淮南子·寓言篇·舜耕历山
〔原道训〕昔舜耕于历山,期年而田者争处墝埆①,以封壤肥饶相让②。钓于河滨,期年而渔者争处湍濑③,以曲隈深潭相予④。当此之时,口不设言,手不指麾⑤,执玄德于心而化驰若神。使舜无其志,虽口辩而户说之,不能化一人。是故不道之道,莽乎大哉!夫能理三苗⑥,朝羽民,徙裸国,纳肃慎⑦,未发号施令而移风易俗者,其唯心行者乎!
〔注释〕 ① 墝埆: 土地贫瘠。 ② 封壤: 本作封畔,指界域。 ③ 湍濑: 水流浅急处。 ④ 曲隈: 水湾。 ⑤ 麾: 古代指挥用的旗子,意为指挥。 ⑥ 三苗: 古代部落名,本在江淮、荆州一带,后作乱,被迁往西部。 ⑦ 肃慎: 古氏族名。
【鉴赏】舜耕于历山的典故,在先秦两汉的文献中有着较为广泛的记载。如《韩非子·难一》云:“历山之农者侵畔,舜往耕焉,期年,甽亩正;河滨之渔者争坻,舜往渔焉,期年,而让长。”《管子·版法解》云:“凡所谓能以所不利利人者,舜是也,舜耕历山,陶河滨,渔雷泽,不取其利,以教百姓,百姓举利之。”此外,如《墨子》、《尸子》、《吕氏春秋》等文献对于舜耕的事迹也都有或详或略的记载。并且,这则典故在华夏各地也有较为广泛的传颂,现在国内称为历山或舜耕山,并以舜耕之圣地相标榜的,已有近二十处之多。
结合各种文献的记载,舜耕历山的完整故事大致如下: 舜在历山开荒种地,为人谦和礼让,常常把自己开垦好的肥沃熟地让给无力耕种的鳏寡孤独者,把自己的粮食送给缺衣少穿的穷苦人。舜的所作所为深深地打动了周围的人。以前,人们常常因为田界划分的问题而相互争斗,但在舜的感召下,人们不仅对于田界问题不再斤斤计较了,而且还都争着要耕种贫瘠的土地而把肥沃的土地让给他人。
舜耕历山的典故在中国之所以能够如此深入人心,最核心的一点在于,这则典故蕴涵着一种极其高尚的政治精神——“让”。我们这里所说的“政治”一词,是在其最为普遍的意义上来讲的,它所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公共事务中的关系。社会共同体是人生存的基本情境,人天生就必然存在着与自己亲属的伦理关系,以及与他人的政治关系。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政治学》)。特别是在资源有限的境况下,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发生各种利益冲突,此时,就需要有一种恰当的政治原则来解决这种纠纷,而舜“以所不利利人”的做法即是中国先哲所主张的一条基本原则,即主动放弃自己的利益,谦让于别人,这样人人相让而不争,社会便会呈现出一派自然和谐、生机勃发的景象。
中国先哲所提倡的“让”的政治原则有其非常宝贵的价值,在与西方政治学的比较中,也许我们能够更贴切地体会这一点。在近现代西方政治学中,每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利和欲望而互相争斗也被设想为社会的自然状态,在这种情境下,人们为了摆脱相互敌对、人人自危的困境,便相互约定,把他们的自然权利转让出去,交付给一个人或由一些人组成的会议,把大家的意志变成一个“公意”,这也就是所谓的契约政治或议会政治(张志伟《西方哲学史》)。显然,西方政治学的倡议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是,如果人们仅仅是遵循“契约”而相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是过于机械、过于缺乏人情味了呢?与此相反,“让”的政治原则则要求人们有一种内在德性的提升,以每个人的道德和生命实践来达至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其乐融融的美好秩序。
总而言之,舜耕历山,谦和礼让,不是靠着“口辩而户说之”或者为人们订立某种规范,而是凭依着自己的生命实践,也即“不道(言)之道(行走在至善之道上)”,感化着周围的每一个人,移风易俗,善莫大焉。在现时代,受西方政治观念的影响,人们却都习惯于在契约(法律)之下各谋其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冰凉,甚至于邻居之间也互不相识。生活于这样的情境之下,我们是否应该更为用心地体味舜耕历山的典故,对于我们的先哲遗留给我们的高超的政治智慧善加玩味,并更好地加以继承呢?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