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作《伊蕾·伊蕾爱情诗》原文|主题|赏析|概要
作者简介 伊蕾,青年女诗人,原名孙桂贞。1951年8月出生于天津市。初中毕业后下乡到勃海湾盐碱滩。三年后选调入邯郸铁道兵工厂当工人。11年后调入河北省廊坊地区文联。1984年,考入鲁迅文学院,毕业后又考入北京大学作家班。1988年毕业调入天津市。现在《天津文学》编辑部工作。著有诗集《独身女人的卧室》、《伊蕾爱情诗选》等。
内容概要
陌生之间
陌生人,谁能测出你我之间的距离?/这距离或者像欧洲和太平洋,/这距离或者只是不可再分的一层微薄的空间/也许只需擦亮一根火柴,/两个陌生的世界就可以互相看见,/也许面对面一分钟,/然后就可以跨进那个并不存在的门坎,/也许当敏感的手指碰到手指,/两颗心就奏响了一曲无声的和弦,/也许当脚印重复了再重复,/寂寞的行程就会消除韧性的防线/也许一次礼节性的谦让,/却彼此获得了索取一切的特权。/陌生人啊,当一切也许都没有发生,/你我就在交臂之间走过去了,/各走各的经过选择的道路,/直到死,我们没有一句交谈。/那两个辉煌的思想的碰撞是可能的啊! /……/然而,一切都没有发生。/因为陌生,我们不可能恨不相逢,/而这种恨几乎充满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我不需要望夫石
我不需要望夫石/阻隔你的不是道路和天空 你又在吸烟么/生命就这样一截一截地/化为灰烬 把你的手给我/在梦中/吸你的纸烟吧/这是唯一的无罪行动 啊,那颗彗星是你点燃的吗/她划破了封闭的夜空
海潮颂
有谁能阻挡你,海潮/你是一万条江河的汇聚/你是一万座山峰被摔碎后/那滚滚的岩石流/你是一万匹烈马/扬起冲天的鬃毛/黑岛的坚硬的手臂/被你一跃而过/你更无畏于礁石那锐利的牙齿/狂风来了,要捆缚你/却被你的桀骜不驯所征服/化作你的千万面桨/暴雨来了,要打碎你/却被你的牢不可破所感动/成为你汹涌的歌声的伴唱 海鸥叫着你的名字/徘徊着,飞去又飞来/你却头也不回/每前进一步/你开出一重雪白的玫瑰/这是献给大地的爱情/不管严寒还是酷暑/你的花朵永开不败/每前进一步/你都是一个崭新的姿态/你勇敢地否定着自己的过去 你的波浪里/闪着无数颗亮亮的星星/你的坚定、忠实和勇往直前/吸引了天上的生灵/而你的目标只有一个——/要扑向这一片期待的土地
潮
潮,你究竟为了什么,/一次又一次,冲向历史划定的这一条界线?时间的栅栏,宣判了你是永世的囚徒,/而无形的吸引俘获了你的安宁,/世代的压抑随时随地在爆发。/面对躁动的大海和大陆,你无法抗拒造物主为你敲响的生命之钟,/于是每天每天,你要重复你英勇的抗争。/太阳和月亮永恒地照在潮间带上,/夺取了又失去,失去了又夺取! /彩色的水鸟盘旋了一周就飞去了,/沙枣树缄默着,闭上了绿色的眼睛,/——四周的时空,/是生命无法逾越的鸿沟。这汹涌的血之潮,/咸味的泪之潮,/青春永驻的渴望之潮啊,/随涨随消。/这充满情欲的奋不顾身的冲锋,/这企图摆脱囚笼的全力的挣扎,/这瞩目新天地的梦一般的飞腾,/这妄想摧毁界限的叛逆的行动,/被太阳的刚利之剑、月亮的温柔之剑打退了。一边退却一边洗净伤口,/一切教训都成为更大的引诱,/潮,野羊群一样奔跑着又冲上来了!
这里是一片焦土
这里是一片焦土/经历过心灵的战争/断壁残垣,寂然无声/你从哪里来?勇士/这样充满信心/在这里刀耕火种 我干枯的眼睛里又有了泪水/感谢上帝啊/给予我如此际遇/不死的生命又开出花来/娇纵我吧/我要疯狂地生长、生长/然后让你劫掠一空
只因为你的一个暗示
只因为你的一个暗示/我就仓惶而来/不只由于你的神秘微笑/不只由于我畸零无侣/从薄暮时分到晨星辉映/从树荫苍郁到大雪残年/我忘记了时间/闺中的乐土一定长满了草荒吧/我从此失去了最后的领地/与你相伴/直到地老天荒/如果你是一座冰山/终要弃我而去/我是多么悲伤/不过,亲爱的,我只要/只要一个暗示
红色的诱惑
红色躺在女人的嘴唇上微笑/红裙子像石榴花一样舞蹈着/瞟着媚眼。火狐一样追逐旋转的红皮鞋/在太阳下光芒闪闪/红灯明灭中有千姿百态/若活泼的魔鬼,放荡的天仙/有红指甲在悄然摘下一朵红花/插在灰色的记忆上
作品鉴赏 伊蕾在她的一本诗集扉页上有这样的题辞:“失去了爱的自由,/就失去了整个自由。”对于理解伊蕾爱情诗的真实价值的读者来说,这话并不见得怎么偏颇。在当代诗坛上,伊蕾的爱情诗堪称独步,真挚大胆、强烈、深刻,她可以说是专心致志地集中精力写爱情诗,她的诗让人真正认识到爱情是无尽的矿藏,仿佛是愈开采愈觉其丰厚。一些平常的事物和形象,在伊蕾的笔下都变得有特殊的魅力,这里的原因就是伊蕾内心世界里所埋藏的那份真情。每一题目她都能写得特别有意味,给人以震撼,就是因为她对此体验很深。可以说她是用生命在写诗。她的诗显得那么真实,每一行好像都在直抒胸臆,然而仔细一看又没有粗糙质直的毛病。诗集里有些诗是比较长的,如《流浪的恒星》、《被围困者》、《叛逆的手》等,但没有一句是索然无味的,也没有一句是多余的和落空的,这真正是“儿女情长”了。读过伊蕾的爱情诗掩卷沉思,仿佛过去读过的不少爱情诗都有些大同小异,而伊蕾的爱情诗与那些众多的爱情诗却判然有别。伊蕾说她的爱情诗是属于未来的,往往不为当代读者所理解。其实我听好些读者,甚至年纪很大的女诗人在私下里都认可伊蕾的情诗,包括那几首有些争议的诗。有如说她的情诗是挑战性的和冲击性的,不如说她只是比别人更有勇气吐露真实的心态而已。她的这种情况,有些如“五四”时期的郁达夫和丁玲,惊世骇俗并非她的初衷。她只是要发出内心的声音,她相信这有利于历史的进步和人的发展,她在这个创作过程中实现自己。伊蕾说她的诗是情绪型的,一当情绪饱满时她就提笔写作,这可以说是她创作的一个秘密。的确,像伊蕾所写的这样的诗,如果没有饱满的情绪是一首也拿不下来的。然而她的诗又绝不是直截了当的,或直线发展的,或一望见底的,或缺乏结构的。恰恰相反,她的诗有结构,有层次,而且往往是最后几行很有冲击力,意蕴深化了,也把自己的内心蕴藏挖出来了。《我不需要望夫石》指明爱的阻力不是空间,并以有“罪”来暗示出社会的原因,然而“不需要望夫石”的女性,仍然打破了封闭。短短几行诗,构思新颖,意味无穷。海潮是人们屡见不鲜的,早已见惯不惊了,也许只有伊蕾才能写出这样的诗句: 海潮之所以不可阻挡,是因为它只有一个目标:要扑向这一片期待的土地。海潮为什么不顾失败,一次又一次冲向历史划定的界线,那是因为一切教训都成为更大的引诱。从伊蕾的海潮诗,可以感觉到她诗里的哲学深度。《陌生人之间》也是一首有哲学意蕴的好诗,甚至可以说这诗陈述了由于过重的古老传统文化的重荷,使得我们的年轻的女性一再失去了相爱的机会,作为大龄女青年的伊蕾想必对此体验尤深。伊蕾在很多女性身上一再看到了这“韧性的防线”。但是应该指出,伊蕾在这里强调了两个陌生心灵的互相照见,因此她的诗读起来是美的,她并没有抛弃真、善、美。伊蕾诗里的哲学意识,犹如美国当代诗里的哲学意识,已经不再是艾略特那种学院气的观察世界的框架,而是一种直觉和体验,是隐藏在日常事物之后的普通感受。伊蕾对此有明确的意识,因而她的哲学意识得以摆脱理性而进入感觉。伊蕾的爱情诗创造了一个整体的氛围,这个氛围真实得让人透不过气,有人说她诗中的感情好像是压抑了几个世纪的感情,这正道出了伊蕾诗一个重要特征:很深地发掘了历来妇女的压抑和苦闷,她倾诉了一代人的悲剧感和渴望,以这些特征为基础,再加上她的勇气,她的艺术技巧,她的语言,因此有批评家说伊蕾是当今中国引人注目的女权主义诗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