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容·太子村的秘密》原文|主题|赏析|概要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文学名作《谌容·太子村的秘密》原文|主题|赏析|概要

作者简介 (见“人到中年”条)

内容概要 1978年8月初,一封匿名信投寄到清明县委领导的手中,状告太子村党支部书记李万举一贯阳奉阴违,欺上瞒下,是一个“代代红”、“风派人物”,比如“文革”初期热情支持红卫兵“大串连”,结果“别的村打死了地富没人敢埋,而太子村的地富个个活得挺结实”;又比如 “批林批孔”、“批邓”、“批 ‘四人帮’”,每次 “抓革命”都能“促生产”,李得势是因为县委个别人是他的“后台”。新来的县委书记冯振民将这封信批转给长期扶植太子村这个“典型”的县委副书记齐悦斋,意思是可派人下去调查一下。由齐一手提拔的县委办公室主任邱炳章帮助齐分析了写这封匿名信的背景和意图,劝齐多留几个心眼。齐派邱去太子村作调查。邱在太子村开了一天座谈会,背靠背听取干部、社员、党团员、复员军人对李万举的反映,重点调查了“批邓”的问题。三天后邱给县委写了一个书面报告,汇报了关于李万举的作风、“批邓”和“代代红”三个方面的调查结果,弄清了问题,认为李“属于好的或比较好的干部”。可是不久,第二封匿名信于9月初又寄到县委领导手中,信里指责邱主任“打着调查的旗号,实际只走了个过场”、“由于有邱主任的撑腰,李万举气儿愈来愈粗”,并进一步揭发李“阶级路线不清”,“和地富吃喝不分,还给反动地富子弟说媒拉纤喝喜酒,平常派工,给地富子弟派甜活儿”。冯振民拿着这封信找齐悦斋商量此事值不值得查下去?最后冯决定再查一次,并派齐亲自去一趟。齐悦斋到太子村后,日记中记下了9月9日至14日六天中自己活动的情况及感受。大队把齐安排在贫农刘大妈家里住。进村第二天一早,齐闹了一个笑话,他帮村西头一个正往家挑水的老太太把水挑进家,原来老太太是地主李强福的老婆。在村里串门中,齐听社员们一致反映李万举是个好人,“一心为集体”。齐参观了队上的豆腐房,管豆腐房的小伙叫李承德,得知太子村比较富同副业搞得好关系很大。李强福到处放风说齐书记对他怎么好,一进村就去看他,还帮他们家挑水。刘大妈把这个情况通报了李万举等大队干部。老队长吴有贵建议开个四类分子会,给他们训话。李万举说: “开! 阶级斗争不抓是不行!”9月13日,齐着重了解了李万举给地富子弟说亲、到地富家吃喝的问题。通过调查弄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太子村19个到了结婚年龄的地富子弟个个都结了婚。其中李承德初中毕业,心灵手巧,是个能干的小伙子,盖了三间瓦房,不缺钱也不缺粮,就因家庭出身不好,提了几门亲都吹了。最后李万举托鲁二婶给他说了媒,可对方父母担心姑娘来李家因出身不好受人歧视。当女方及其父母来李家相亲那天,李万举跟女方家说半天好话,还陪着吃了一顿饭,那家人才应了这门亲事。李承德终于结了婚,生了儿子。李万举根本不认为这有什么错,还向齐讲出一条条理由,齐承认李讲的还是有一定道理的。9月14日,齐参观了大队果园,了解到果园建成的经过:太子墓周围方圆几十亩地,历来被视为“圣地”,成了禁区。1958年大炼钢铁,这块地上的树几乎被砍光。1960年开始闹灾荒,李万举当选支书,提出把这30亩地建成果园,支部同意,可很多社员由于迷信却反对。后来李万举开了个社员大会,抓了个地富分子说“果园不能建、怕太子怪罪”的破坏话,批了一通,又假说太子给他托了个梦,让建果园。于是1962年果园建成了,年年给社员带来现金收入,成了队上的“摇钱树”。齐悦斋在太子村召开的干部会和社员大会上,都肯定了支部工作的成绩,也提出了一些意见,然后回县城了。10月中旬,县信访组收到第三封匿名信,信中指出齐书记之行仍属失败的范围,已成了李万举的“保护伞”,建议县委再次派人前往,学习宋江三打祝家庄的精神,深入调查,熟悉盘陀路,才能转败为胜。经县委常委会讨论,冯书记决定太子村就不去查了,将第三封匿名信存档。年末,县委花了一个星期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转过年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问题的决定。清明县委常委分片包干,昼夜兼程,贯彻执行中央这一重大决策。冯振民同太子河公社书记周永茂一块到太子村,找大队干部开会讨论摘帽问题。围绕着该不该给李强福摘帽的事,大队干部同周永茂进行了争执。周不同意给李摘帽。冯让周回公社,自己在村里住一宿。冯住刘大妈家,从刘口中了解到李强福的家世和表现。晚上,复员军人顾秋实主动找冯书记反映自己不同意给李强福摘帽的意见,其理由主要是自己曾听李强福讲过李万举抓他说“太子村想建豆腐房,那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句反动话的“新动向”后才建起了豆腐房,唱了一出“周瑜打黄盖”的戏。顾此认为“那过去队上抓阶级斗争就是假的”。李万举一人坐在家里炕上发愣,他回想起1974年“批林批孔”,收自留地,割资本主义尾巴,家家户户穷得叮当响,于是想出建豆腐房的“高招”。李强福在家中同老婆反复琢磨,终于来到李万举家,想问问给自己摘帽的事,被李万举批了一顿,走时,李万举又对他说:“踏实回去睡你的觉!摘帽的事儿,有人作主。”冯书记分别找鲁二婶、李强福、李万举、吴有贵、肖美凤(团支部书记)等人调查了李强福的表现和大队建豆腐房时李万举抓“阶级斗争”的情况。李万举承认自己“抓阶级斗争是假,建豆腐房是真”。当天晚上冯振民回县里。三天后大队张榜公布了县革委批下的太子村地富分子摘帽的名单,其中有李强福和他老婆。摘帽工作完成后,县委开了总结会,冯书记谈到:“看起来,过去我们唱的很多高调,逼着下边的同志造了假。这就造就了一批像李万举这样的干部。他们有真假两手,用来对付我们。而我们呢,常常以假作真。这不能不说是个很深刻的教训。”李万举来县城,冯振民招待他晚餐,齐悦斋和邱炳章奉命作陪。席间,李万举再三推辞,终于还是吐出了“肚子不能糊弄”、“庄稼不能糊弄”、“社员不能糊弄”的“真经”。四天后,匿名者到县委来主动承认自己写三封信是为了引出“太子村的真经”,此人是太子村邻队赖家坟的农民赖家发,他从未见过冯书记。忙完春耕春播,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冯书记让李万举在大会上介绍了“三不糊弄”的“真经”。会后,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的记者们,纷纷缠着要李万举介绍经验,李无话可说。冯书记向记者们问道:“李万举每干一件实事求是的事,都要玩一些弄虚作假的花招,这是为什么?”没有一个能回答。冯提出“一边是 ‘三不糊弄’,一边是 ‘都去糊弄’,这两种完全相反的行为,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达到一种和谐的统一”、“李万举要讲实事求是就得弄虚作假,通过弄虚作假才能实事求是”这样一个“哲理性”的问题请大家思考。

作品鉴赏 《太子村的秘密》通过对太子村支部书记李万举以“糊弄”极左领导来实现对群众“三不糊弄”的生动描写,反映了不正常年代里正常的人们以不正常的手段求得生存的苦涩现实。作品以状告李万举的三封匿名信促使县委领导三次去太子村调查为线索,采用“座谈会记录”、“调查报告”、“日记”等多种表现形式,穿插一些人物小故事,一步步引出太子村“三不糊弄”的“真经”,生动刻画了李万举、刘大妈、鲁二婶等人物形象。小说将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期20余年间广阔的社会生活,放在“太子墓”传说的悠久的历史背景上,又浓缩在1978年8月至1979年春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集中而又深刻地表现了中国当代历史上极左错误在猖獗时遭抵制到逐渐被纠正的生动历程。这种独特的结构方式,较好地适应了作品所表现的独特的生活内容。“要讲实事求是就得弄虚作假,通过弄虚作假才能实事求是”这个被扭曲的时代生活所蕴含的“哲理”,被作家敏锐的艺术眼力所发掘,并从一个独特的角度生动地艺术地表现了出来,使这部中篇成为新时期文学园地上的一朵奇葩。作家为了更好地表现被自己发现的这个富有特殊哲理性的独特生活角度,采用了许多独特的艺术手法。作品开篇以一封匿名信树起悬念,接着出现第二封、第三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波澜跌宕,扣人心弦。小说中选取若干典型细节,如李万举支持红卫兵“大串连”、送鲁二婶住医院、开辟果园、建豆腐房、为李承德说亲、给李强福摘帽等等,通过信告、调查、人物谈话或对话等种种方式,反复交待,层层剥笋,一件件逐步清晰起来。多种表现手法交织使用,使小说富于变化,摇曳生姿,增强了艺术吸引力。作品里前面写齐悦斋因匿名信而背思想包袱,邱炳章疑神疑鬼,后面写匿名者来访,露出了底牌,首尾照映,不点自明,艺术构思缜密而细腻。小说中大量采用北方农民熟悉的语言及群众的口语,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匿名信中那故作姿态、正话反说、反话正说、自我表白或旁敲侧击的语言,极富幽默感。为了将李万举这个人物形象塑造得丰满而扎实,作家通过匿名者、县至大队的各级干部、普通社员、地富子女乃至地主分子等各色人物的视角和语言,从不用侧面来加以描绘,使人物呼之欲出,生动传神,表现出一种特殊的生活智慧。作家是带着深沉的挚爱之情来描写李万举等人物形象的。谌容在她的反映农村生活的中、短篇小说集《太子村的秘密》一书的《序》中说:“我的儿童时代,我的青年时代,一直到我进入中年之后,都曾有很长的时间生活在农村。我喜欢那些朴实、善良,有时候看起来似乎愚蠢,有时候却又绝顶聪明的农民;我同情他们常常是非常坎坷的命运,真正清贫的生活和对于幸福的不舍的追求;我更钦佩他们在生活的激流中面对灭顶的恶浪,时而一闪身躲了过去,时而一个跃起扑上前去的勇气和机智。”此言切切,透露出作家为什么能创造出李万举这样一些深蕴时代内涵和生活哲理的人物形象的真正因由。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