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作《张笑天·前市委书记的白昼与夜晚》原文|主题|赏析|概要
作者简介 笔名纪延华、纪华、严东华。祖籍山东昌邑,1939年11月13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延寿县黑龙宫镇。祖父做过民国的督学,父亲设馆从教,因此从小受到较好的文学熏陶。13岁时,在《中国少年报》发表第一篇小说《新衣》。1961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因所谓“白专”问题被分配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县任中学教师九年,后调入县文化局、宣传部等部门工作,长期的基层工作经验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准备了丰富的素材。1975年调到长春电影制片厂任专业编辑。现任长影厂副厂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吉林分会副主席、吉林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张笑天的创作盛期在1978年以后,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七部:《雁鸣湖畔》、《严峻的历程》、《归来吧,罗兰》、《爱的葬礼》、《中正剑之梦》、《永宁碑》、《死岛情仇》。中篇小说40多部。创作集有《张笑天短篇小说选》、《张笑天中篇小说选》、《家务清官》、《她微笑着走向牢门》、《追花人》、《黑十字架》、《春眠不觉晓》等。共发表20余部电影文学剧本,有12部拍摄成影片,其中《佩剑将军》、《家务清官》、《她从雾中来》、《末代皇后》受到好评。张笑天的作品着重反映当前社会生活,探索人们的思想、情操、道德、信仰、法制、人性等问题。他的作品故事性强,富于抒情色彩。其中篇小说《公开的“内参”》、《离离原上草》曾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内容概要 秋天的一个早晨,前市委书记李赞醒来后蜷缩在毛巾被里,不想马上起床。他望着墙上挂着的妻子的遗像,那是她当年还是战地文工团小队员时的照片,一双笑吟吟的眸子永远那么深情地凝视着他。在家里,妻子是唯一真正理解和体贴他的人,可是两年前她去世了。因为挂出这张照片,儿子、媳妇们曾暗地里嗤笑他有失老年人的庄重,但他喜欢在这种恬淡温存的爱的目光下生活。小保姆金鹿来敲门催他起床,打断了他对妻子的思念。李赞开始并不喜欢金鹿,倒不是因为这个人,而是对雇保姆这件事,他不想让人产生退休后就成了废物,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的感觉。李赞走到院中,听到二儿子克俭、二儿媳卢金珠背后议论他患了“老年幼稚病”,“离休后都不会生活了”。的确,那种哄孙子、钓鱼、养花、喂鸟、喋喋不休重复往事、骂“世风日下”、言必称“我们那个时候”的日子,李赞实在过不来,他觉得似乎应该有更为重要的事情去干,一种焦躁的情绪深深地影响着他。在外地当医生的大儿子克勤说:“如果不尽快使爸爸有所寄托,他会精神失常……”后来,克勤果然为父亲请来一位精神病医生,气得李赞拂袖而去。李赞独自沿着黄河路散步,在尽头的农贸市场,他碰到了柴油机厂工人高在榜。文革期间,李赞夫妇被关了起来,两个孩子被赶出家门,多亏这位素无交往的老高头收养才没成为乞儿。老高头很理解李赞此时的心境,这使李赞大为感动。在家里,儿女与他存在代沟,感情隔膜,儿女们不想也不愿去理解他,他承受着老年人最为可怕的孤独和寂寞。老高头蹲在地上,香甜地喝起豆腐脑,李赞心有所动,老高头看出他的心思,主动为他要了一碗。正当李赞就要蹲下吃时,他突然发现市委办公室的几个熟人,他像干了什么丑事一样,匆匆挤出了人群,他害怕这事一旦传开去会变得满城风雨。在回家的路上,他不满城建局的一个小头目对群众的粗暴态度,可对方很快看出他是退职人员,用不屑的眼光看着他,辱骂他狗捉耗子多管闲事。李赞伤心地退出人群,忽然感到:自己以前的人格是存在于官的甲胄中的,他的官阶就是他的甲胄。他茫然地盯着路边老头们的棋盘出神,他觉得自己就像那困在米字格方框里的老帅,那四四方方的框子就是他的高墙和不可逾越的城池。一阵警车声传来,随后,李赞看到了运送防汛物资的卡车急驶而去。洪峰就要来了。李赞是历年防汛总指挥,他曾成功地组织抵御了56年的特大洪峰。今年雨水较大,李赞决定到防汛指挥部去。临到动身,他却发现自己这位前市委书记并不熟悉市内交通,以至一个男孩问他是否是从外地来的。在一位交通警的帮助下,李赞搭车来到了防汛指挥部。他成了这里最受尊重的座上客,人们对他问长问短、客客气气,可他也是这里唯一没用的人,没有人问他什么,没有任何工作需要他插手,他自感是个多余的人,悄悄地溜出了指挥部。回到家时,已是八点多了,院子空旷得像座废弃了的古庙,只有金鹿陪他说话。他感到很疲倦,想休息一下。在位时,他想:将来离休了,一定要拉上窗帘睡个够,可现在却怎么也睡不着,心中总觉失落了什么。他记起回家路上的事,于是挂通了城建局长的电话。城建局长敷衍着,劝他保重身体,少操心、少惹闲气……没等听完,李赞就有气无力地挂上了电话。电话对他已没有多大用了,却几乎成了儿女们的专利,他曾想撤掉电话,人们却误解了他的意思,秘书长田光亲自登门哄孩子般劝他不要生气。他还想过退掉这座大房子,这不但招惹起儿女们的反对,现任市委书记也以免“犯众怒”为由劝他慎重。李赞百无聊赖中想帮着金鹿洗洗衣服,金鹿则劝他“屋里歇着”。李赞不能明白:难道一杯茶、一张报,吃了睡、睡了吃,这就是离休后市委书记的形象?时间终于到了十一点半,厨房里却还没飘出往日的香味。李赞听到金鹿在院子里与一个男人谈话。男的劝金鹿回家和他结婚,金鹿可怜李赞在家无人照料让男友再等一等。午饭时,李赞执意要吃金鹿的男友带来的烤苞米和细鳞鱼,这是他离休后胃口最好的一顿饭,他与金鹿谈得很投机。为了给妈妈治病,金鹿卖掉了自己的手表,李赞把妻子生前的那块欧密加手表送给了她。下午,市委行政科长卢绍德来访,他是李赞的儿女亲家,李赞瞧不起他身上的那种契诃夫笔下小公务员的鄙俗气,虽然卢绍德当了二十多年科长,李赞仍没有提拔他。卢绍德当年瞒着岁数提前参加了革命,这次他想回原籍开证明以便搭上调级的最后一次末班车,李赞劝他不要伸手要官。看着卢绍德离去的背影,李赞忽然觉得可怜起他来,却又弄不清到底可怜他什么。这时,天开始下起大雨。克俭夫妇回来了,他们借故大声责骂和撕扯金鹿,李赞怒不可遏,喝令他们从家里滚出去。他半躺在沙发上,两行老泪流了下来。他决定把金鹿送回乡下,心中又很难过,那样一来身边连一个关心冷暖的人也没有了。他忽然想起一个新名词“太空垃圾”,他觉得这正是他的境遇。夜里,江堤出现险情,报警的锣声震荡在潇潇雨声中。李赞避开金鹿从后门翻墙而出,爬上了前去江堤的卡车。在抢险现场,熟悉的生活和激情再次复活了,他加入抢险大军中。由于年老体弱,他摔入激流,高在榜老头救起了他,他也认出高在榜就是抗联时救过他命的父子中的少年。在一个简陋的工棚里,李赞与高在榜等几个老头相濡以沫,他好像找到了丢失了的自我,心中快乐极了,真想大叫一声。
作品鉴赏 张笑天是位勤奋多产的作家,他善于在变动发展的现实生活中以极强的艺术感悟力迅速捕捉和发掘出有意义的题材和人物,《前市委书记的白昼与夜晚》通过李赞一天一夜的生活,把大批老干部离休后所面临的生活和精神上的巨大困惑与不适应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花开花落、潮涨潮汐,大自然遵循新陈代谢、吐故纳新的规律恒动不息;现实中的人同样存在一条无法回避的人生发展曲线,人不可能永远处在辉煌的顶峰时期。当人们不得不离开奋斗了大半生的熟悉的工作和事业,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衰老了时,他要经历怎样的情感的折磨和心灵的波动啊。李赞响应中央的号召,主动提出离休。在工作忙的时候,他真心地羡慕“无官一身轻”的境界,真的无官了,他的心情反倒比肩上压着重担时更要难过,最为可怕的是,连他自己都觉得,离休后,他都不会生活了。在集市上吃豆腐脑、提笼溜鸟、街头对弈,这种市俗的生活他无法接受;大多数离休干部的那种写写回忆录、喋喋不休重复往事、言必称“我们那个时候”的生活他又本能地拒绝。他总觉有更为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可又自叹自己已是太空中飘浮的垃圾,生活中已失去了自身的位置。小说的成功之处无疑正在于把李赞这种矛盾复杂的心境细致入微地表现出来。李赞有一种强烈的失落感,一方面原因是他久居领导者位置浸润而形成的一种独特心理定势的突然终止,他能听出周围各位同僚汽车响声的细微差别,他习惯了对别人发号施令,但离休后他才发现: 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只是存在于“官的甲胄”里,他就像棋盘中困在米字框中的老帅一样困在官阶的“甲胄”里;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李赞作为一个普通的老龄人所体会到的被遗弃感和自我不信感。妻子过早地离开了他,儿女只是把他当成一个可资利用的“遗老”,只有小保姆金鹿还真正关心他的冷暖。作为前市委书记,他还感到熟悉的事业也正在弃他而去。他费尽周折,辛辛苦苦跑到防汛指挥部,却发现他已成了个“多余的人”,没有人问他什么,没有任何工作需要他干,他想帮着印抗汛小报,滚筒却很快被别人抢回去。他害怕别人认为他已无用了,所以开始时他并不喜欢金鹿,他不想让人觉得他一离休连生活都不能自理了。可他的确常在怀疑自己的能力,一种老人特有的凄清孤寂的心境时时折磨着他的意志,他觉得自己的生命正像当时的节气一样,已进入了秋天。自然,李赞毕竟是位受党长期教育,富有崇高理想和信念的老干部,他的苦闷很多是来自过早地脱离了火热的工作一线,失去了发挥余热的机会。离休后,他在茫然若失中一直苦苦寻找那失落的极宝贵的东西。防汛抢险现场熟悉的场景,又激起他生活的激情,他不顾年老体弱自觉融入了集体大军中,从中他找回了失落的自我——一位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共产党人的形象。在这里,应该指出的是,作者以为笔下的离休老干部在轰轰烈烈的场面里找到了余生的价值,其实不自觉地陷入了长期困顿当代文学的创造英雄人物的观念模式。因为防洪救险一类事件毕竟是偶发的。对于离休干部说来,主要还是日常的平凡生活。怎样在平常生活中找到自己正确的人生位置和价值呢?作品并没有最后解答这个问题,但它毕竟将这新出现的社会问题敏感而尖锐地提出来了,启发人们思考。在这部中篇小说里,张笑天表现出高超的心理刻画本领,他往往选取一个典型化的细节展示人物间的关系和人物心理的变化。例如街头喝豆腐脑一细节把李赞欲尝又止的困窘心态活脱脱地画出来; 李赞素不喜欢一身小公务员气的卢绍德,可望着怀着卑微的愿望而来的卢绍德,他由卢的苍老联想到自己的境遇,不觉心弦拨动,有点可怜起卢绍德。这段描写极微妙真实地刻画出李赞在瞬间的心理波动。《前市委书记的白昼与夜晚》以其崭新的艺术视角在同类题材的作品中开掘出新意,荣获1985—1986年全国中篇小说奖。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