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摔跤融入巴渝舞的李斯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将摔跤融入巴渝舞的李斯

那是在秦始皇战胜六国,统一天下之后,他下令丞相李斯要整顿关中地区的民兵,规定了一个月后要进行阅军大典,期间重点检阅民兵的训练成果。

李斯接到命令后非常为难,因为秦始皇当时已经收缴了各国民间的武器,只有秦始皇的正规军队才有正式的武器,而关中地区的民兵也是没有武器可供训练的。

李斯非常着急,他冥思苦想却一筹莫展。后来,李斯在首都咸阳城的街上看到两个大汉正在摔跤,他灵机一动,这才想到用摔跤的方式去训练民兵,然后用摔跤舞的形式通过秦始皇的检阅。

于是,李斯马上下令民兵们日夜苦练摔跤技巧,并且将当时流传很广的《巴渝舞》加以改编,将摔跤这一体育方式融入了《巴渝舞》中,逐渐演绎成一种摔跤舞蹈,他为这种舞蹈取名为《角抵舞》。

一个月后,秦始皇开始进行阅军大典,他看到民兵们互相摔跤搏斗,并跳着一种非常特别的摔跤《巴渝舞》,广场中所有民兵动作一致,人们姿势非常整齐,很是威武雄壮。

秦始皇非常高兴,他重赏了李斯,并且宣布这种《巴渝舞》成为以后的军队大典中重点礼仪。

其实,在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后,虽然秦代的历史非常短暂,但秦始皇却做了一些至关重要的事情,如确立了国家版图,逐步消除了周代分封制度下诸侯贵族和普通民众之间的天壤差距,还建立了“书同文、车同轨”的统一体系,形成了大一统的意识和传统。

秦始皇摒弃了周王朝的乐舞传统,他用非常严厉的手段,废弃了周人制订的礼乐舞蹈,并且把周代的雅乐舞教育机构推翻而建立了“乐府”,专门搜集民间乐舞以自娱。

后来在秦始皇陵墓出土了一件错金的银钮钟,上面刻有“乐府”两字,就是秦代乐舞自有其创建的最好证明。这一切,都对后来古代乐舞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巴渝舞》,是西南少数民族的一种舞蹈。因为他们居住在四川周边的巴渝地区,所以这种舞蹈被命名为《巴渝舞》。

在四川古城阆中,这里曾经是先秦巴国的别都,在这里形成一种具有鲜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成为阆中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巴渝舞》是古巴人在同猛兽、部族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一种集体武舞。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就是由巴人组成的“龙贲”军,他们执着挺仗,前歌后舞,“凌殷人倒戈”,从而取得胜利。

在秦末时期,阆中巴人领袖范目率七姓巴人帮助汉高祖“还定三秦”,他们在冲锋陷阵中非常勇猛。《巴渝舞》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根据后来东晋著名学者常璩在他的《华阳国志·巴志》中记载:

阆中有渝水,民多居水左右,天生劲勇,数为汉前锋陷阵,锐气喜舞,便进入了皇室宫廷。

因此,《巴渝舞》是从西南地区賨人那里传来的舞蹈。汉高祖刘邦在平定三秦时,招募了一批賨人作前锋,賨人勇猛善战,其风俗又善舞,刘邦便命乐工学习和改编了他们的舞蹈,因为賨人生活于巴郡渝水一带,所以就称此种舞蹈为《巴渝舞》。

后来,《巴渝舞》传入宫廷之后,成为宫廷舞蹈,用来在宫廷宴会上表演军旅战斗的场面,歌颂帝王功德,是当时著名舞蹈。

《巴渝舞》在表演时,舞者们自披盔甲,手持矛、弩箭,口中唱着賨人古老的战歌,乐舞交作,边歌边舞,舞者有36人,这是一种群舞。

由于这种舞蹈是武乐舞蹈,据说后来汉代汉哀帝罢乐府后,他对巴渝鼓员36人仍很是留恋,他认为不可罢掉《巴渝舞》,而是将《巴渝舞》交由大乐领属,将它列入雅乐舞蹈的系统。

《巴渝舞》伴奏乐器以铜鼓为主,配合击磬、摇鼗、抚琴,舞曲有《矛渝本歌曲》、《安弩渝本歌曲》、《安台本歌曲》、《行辞本歌曲》等4篇。

《巴渝舞》发展到魏晋时期,已经完全变成庙堂祭祀性质的舞蹈。因此,《巴渝舞》在古代舞蹈艺术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后来,《八仙鼓舞》,其实就是《巴渝舞》历经演变的一种表现形式。“八仙鼓”是长柄双面的兽皮鼓,鼓面绘有八仙或图腾图案,直径略窄,鼓柄较宽。

《八仙鼓舞》多为10人以上的群舞,它适宜在广场中表演。人们在表演八仙鼓时,通常沙锣手先走,然后鼓手随后,人们一面击鼓,一面呐喊,不断变换队形,浩浩荡荡,威武雄壮。

秦代的《巴渝舞》在民间也被称为《渝儿舞》,这名字在后来唐代唐太宗大历年间仍然广为流传。后来唐代诗人韩弘在千山口所写《送巴州杨使君》诗中就留下了《巴渝舞》的踪影,诗道:

万里歌钟相庆时,巴童声节渝儿舞。

其中,诗里面的“万里歌钟”就是指辽阔的巴州,那里的百姓唱歌击锣鼓。这首诗的大意是为杨使君到巴州整饬防务取得成绩后,巴州人民定会载歌载舞为其庆贺,这说明了秦代《巴渝舞》在后来唐代时仍然在巴州广为流传。

秦代的《巴渝舞》后来还逐渐演变成一种新兴的舞蹈,名为《薅草锣鼓舞》,这也是流传于大巴山南麓巴中米仓山区的一种舞蹈,多是当地人们在薅包谷草时演唱的大型连套体山歌,所用锣鼓伴奏源于《巴渝舞》的伴奏乐器锣和鼓。

根据地方志《巴州志·风俗篇》中记载:

春田插秧,选歌郎二人击鼓鸣钲于陇上,曼声而歌,更唱迭合,丽丽可听,使耕者忘其疲,以齐功力。

根据这段记载,《薅草锣鼓舞》确实是秦代巴渝地区人们集体劳作时的歌舞,它的目的与古战舞《巴渝舞》其实是一致。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