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接受,要么改变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要么接受,要么改变

成功只会垂青那些积极主动的强者,只要你敢于担当,勇于接受来自生活的挑战,那么,任何艰难险阻都会变成坦途。真正的强者,从来不埋怨,他们总是会把那些消极的想法从内心扫除殆尽,让自己的内心充满阳光、充满希望。

乔治从事保险行业,在他居住的那个小城镇,乔治是最受欢迎的保险业务员。但是小城毕竟面积很小,人口也有限,慢慢地,乔治很难开展新业务了。有一次乔治乘火车外出,发现沿线有不少铁路工人家庭定居。他忽然想到:我为什么不可以尝试在这些地方推销保险?这地方虽然荒凉,但在那几百千米的线路上,应该还是保险业务的空白区。乔治想到做到,他立即着手制订计划,做好一切准备。此后,他一直往返于铁路沿线推销保险。人们很喜欢他,有保险方面的需要时首先会想到他。一年过去了,乔治的业绩竟然超过百万美元。

每一个正在社会上打拼的人,相信你一定有自己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你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但要想将理想化为现实,我们还必须有必胜的信念,相信自己能做到,然后潜意识才会接收我们的指令,最后将之实现。其实,无论是企业经营还是开展新的事业或开发新产品,很多人头脑思考的结果首先是没有信心:恐怕不行吧,恐怕做不好吧。但是,如果一味地顺从这个“常识性”判断,那么原本可以做的事情也变得不能做了。如果真正想做一件事情,那么首先要树立坚定的信心,要有强烈的将之做好的愿望,这都是不可或缺的。

同样,如果你正在为一件事努力,那么,如果你能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我一定能成功,我一定能做到,那么,你便能化压力为动力,产生超越自我和他人的欲望,并将潜在的巨大的内驱力释放出来,进而最终获得成功。成功者的标准作风,是拿得起放得下,看准了就行动。

当年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将日本的PVC塑料生产技术引进台湾的时候,曾面临严峻的挑战,台塑首期生产的PVC产量是一年100吨,而当时台湾的年需求量只有20吨,供过于求,产品线上还是不上?王永庆经过深入的分析调查发现了问题,台湾PVC塑料需求量太少的原因是价格太贵,如果扩大生产,增加产量,实行薄利多销,是可以带动起市场需求的。于是他做出一个惊人的决策,明知生产过剩,却大幅度增加产量。事实证明王永庆的想法和做法都是无误的,他缜密而大胆的经营策略让他打了漂亮的一仗。

我们可以肯定,支持王永庆做出这种决断的思想基础,是对市场的深刻了解和对自己判断力的充分信心。如果当时王永庆首先想到的是产品积压、资金周转困难、公司倒闭,那么他的选择肯定就是另一样了,退缩的结果,是世上多了一个庸庸碌碌的生意人,而少了让所有人钦佩的“经营之神”。

占了世界上大多数人口的普通人群中,肯定也有不少智慧出众的人,他们之所以出不了头,不是差在勤奋,而是差在胆识。是的,任何一项新的行动都是有风险的,付出了,你有可能就此闯出一番新天地,也可能败得灰头土脸,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前怕狼后怕虎,你将永远平庸下去出不了头。认真比较一下,还是敢于行动的前景更光明一些。

思想加行动是成功的必要条件,道理我们都很容易理解,但是努力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于是一些意志薄弱的人就开始打起了退堂鼓。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面对生活中的诸多不如意,我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接受,要么改变。抱怨成为接受事实的一个阻碍,我们总是想这件事难度太大了,这样的事情怎么会发生在我的身上呢?我怎么能接受这样的事情呢?于是,在我们产生抗拒心理的时候,我们已经失去改变这件事情的机会。那么,当我们无休止埋怨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比埋怨更好的解决方法呢?

可能天下最无奈的一句话就是:我当时真该大胆地去做。我们生活的周围,也经常有人感叹:“如果我在那时开始那笔生意,早就发财了!”或“我早就料到了,我好后悔当时没有做!”一个好创意,如果只是想想而已并没有被执行的话,真的会叫人叹息不已,感到遗憾;如果真的彻底施行,当然也会带来无限的满足。作为我们自身,要获得期望,他人的激励是一个方面,而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挖掘出隐藏于潜意识背后的自己的力量,这样,你才能获得自信,才能始终拥有向上的热情和奋斗的激情,你才能最终看到成功的曙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