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文——第一个移动“原子”的人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朱棣文——第一个移动“原子”的人

朱棣文简介

诺贝尔得奖者小简介

姓名:朱棣文(StevenChu)

出生年代:1948年-

职称:物理科学家

国家:美国

个人情况:朱棣文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他的父母是江苏太仓人,20世纪40年代来到美国。朱棣文排行老二。

朱棣文197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78年,朱棣文进入美国贝尔实验室任研究员;1983年他加入美国著名的电话、电报公司贝尔实验室,担任量子电子学研究部主任。1987年开始,他在史丹福大学任教物理和应用物理,成为该校首位华人教授,1990至1993年他还担任了该校物理系第一位华人主任。

朱棣文是第一个可以控制和移动一颗原子的人。这成就使他在1987年获得美国物理学会在激光光谱领域的布洛依达奖;1993年他更获得费塞尔国王国际科学奖;1997年12月10日是他一生最光辉的一天,他步进殿堂,领取了举世瞩目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朱棣文是第五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再一次为中国历史写上了辉煌的一页。他得奖是因为他研究出新的方法,用激光把原子冷冻至超低温。他一直醉心于原子物理和激光物理的研究,发展出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技术。这些技术不但可以用来制造先进的医学仪器,还可用来设计更精确的原子钟,以改善太空航行和定位的问题。

朱棣文成功故事——不骄不躁

一旦选择了科学研究的目标,就要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最有价值的东西是发现。

——朱棣文

朱棣文小时候喜欢动手做一些组合、操作的事情,从而造就了他一双灵巧的手。

他从小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和培养,从父母那里学会了刻苦、勤劳和谦逊的精神和品德并不宽裕的生活环境也造就了他不骄不躁、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

中学毕业,他进入美国知名学府、也是华裔较多的加州伯克利大学深造,1970年又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78年,朱棣文进入美国贝尔实验室任研究员;1987年起斯坦福大学教授至今。他工作生活十分繁忙,但精力充沛,他带着8个博士生,指导两个博士后,每年还给硕士研究生开两门课,还要从事自己的原子物理学研究。

他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喜欢烹饪,烧得一手好中国菜,在研究工作之余,下厨做菜,他甚至将实验也称为做菜。“在有限的资源中求变”是做菜和做实验的相通之处,也是他突破科学研究瓶颈,创造科学奇迹的秘诀之一。他爱好打网球、游泳和骑自行车。他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他的博士生金政说“我觉得朱教授活得并不累,因为他太爱物理学了”!

他认为要成为一个成功的物理学家,首先必须要有好奇心,不论对自然还是对普通事物都要有好奇心;而最重要的是要有恒心和毅力。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辛而漫长的工作,在整个过程中,要不断努力和学习,不骄不躁,锲而不舍,直到研究出新的结果。

在1993年5月就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的朱棣文平时很少提及自己的研究成就,甚至在父母面前也从不提起。他的母亲说:“以前他每次得奖从不告诉我们,都是我的朋友看到报道后,剪下来寄给我的。像1996年获左根汉研究奖;1993年获第一个国际大奖;1987年获美国物理学会艺术奖等,他都没有表示出特别的兴奋。”

当有人告诉朱棣文他获诺贝尔奖时,他的第一反应是:“别开玩笑!”当有人问他怎么处理奖金时,他说打算买辆山地自行车。

1997年10月15日凌晨,朱棣文还在睡觉,却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了。他睡眼惺忪地拿起电话,听到他的一个学生激动地说:“朱教授,恭喜你获得诺贝尔奖了!”经常爱跟学生逗笑的朱棣文认为这肯定是他的学生在搞恶作剧,所以他满不在乎的说了一句“别开玩笑!”然后就挂上了电话,打算接着睡。可是亲友同事学生们的电话却接二连三地打进来,对他获奖表示祝贺,但他仍不相信。

后来他又接到媒体打来的电话,这时他还有点半信半疑,但还是打电话向斯坦福大学新闻社求证,新闻社答复确有其事,朱棣文才确信这不是玩笑。此刻他家里已炸了窝,媒体记者、摄像机一涌而入,把他的家闹翻了天。但正好那天他还有课,他可不想因此耽误了教学,所以仍和往常一样去上课。媒体记者们也跟着涌进教室。他的学生们已知道了消息,当他走进教室时,全体起立热烈鼓掌祝贺,紧接着就是七嘴八舌地提问:“嗨,你为什么获奖?”“你做了什么事?”“以前怎么没听你讲过?”朱棣文只好向学生们简单介绍说明了一下,才得以继续上课。课后,斯坦福大学特意为他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同时,包括中国科学院在内的各方发出的贺信贺电雪片般向他飞来,世界各大媒体也对此进行了大篇幅报道。

朱棣文获得了诺贝尔奖后,他仍然表示:“我还是我,跟昨天没有什么两样。”在谈到所获诺贝尔奖金时,他以幽默的口吻说:“我只是运气比较好。”他只得到100万美元中的1/3,“山姆大叔”还要拿走一半,真正到手的只有十几万美元。他要用这些钱还一些家庭贷款,给孩子们的教育投点资,至于他自己,只想买一辆山地自行车,如此而已。

朱棣文为人谦虚,得奖后他向记者表示自己并不聪明,但常有危机感:担心自己会思维枯竭。就是因为他抱有这样的心态,才会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不让别人超越自己。由此我们可知,正是因为朱棣文不骄不躁,锲而不舍的信念从而成就了他的人生!

教育启迪

朱棣文教授告诉我们:学习和工作中重要的是不骄不躁、不屈不挠、锲而不舍的努力。他对青年人的影响是:一个人要能够专注于一件事,而这件事可以是任何事,超过个人的舒适、意愿,有一股源源不绝的热情推动、探索,但却不是打发时间式的专注于某些事情。特别是青年学子最好要有一个梦想,然后努力追求,对于在乎的事情,尽力达到。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