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内在美”和“外在美”统一
一个人,应该怎样立足于世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君子”?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在《论语》中就给“君子”界定了明确的标准:“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是说:人只有质朴的品格,不注重礼节仪表,就会显得粗野;而只注重礼节仪表,缺乏质朴的品格,人就会显得虚浮。只有将质朴的品格与注重礼节仪表结合起来、相互配合,才算得上是一个“君子”。人不但要有良好的内在品质,还应有良好的礼仪教养和举止风度,做到“内在美”和“外在美”相统一,这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评判一个人是否当得“君子”之称的重要标准。
“君子”应文质彬彬,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是指文化的修养。“质胜文则野”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行为粗俗;“文胜质则史”则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因太过注重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所以,为人要“文质彬彬”,“质”与“文”要配合得当,一个人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能迷失了质朴的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有些人将孔子的“质”和“文”仅仅理解为天生的容貌和外在的服饰,这是一种相当片面的观点。因为,孔子认为,只有以“义”为“质”,依礼节实行它,用谦虚的语言说出它,用诚实的态度完成它,才是真正的“君子”。可见,孔子所说的“质”主要是指道德品格,是“仁义”,而“文”则是行“义”的外在行为表现。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只有良好的品德而没有恰当的表现方式,是得不到好结果的;而一味追求文雅的表现形式,以至于冲淡了内在品质的修养,亦不会得到良好的结果。“文质彬彬”是“君子”应具备的道德标准,也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追求的目标。大诗人屈原在《离骚》中曾表露过自己的这一思想,他说:“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大意是说:我已经具备了内在的美德啊,同时又注重修饰自己的外表。当然,相比之下,孔子认为更重要的还是“内在美”。下面的这个故事就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
春秋时期,卫国有个名叫哀骀的人,他的容貌虽然很丑,可人们都非常喜欢和他交往。他与人相处亲近随和,别人都舍不得离他而去。
哀骀一无权位,二无财产,也没有什么高深的学问和显赫的事迹,可是这位外表粗陋、其貌不扬的“丑人”却受到几乎所有人的喜爱和赞美,这使得鲁哀公惊异不已,于是鲁哀公派人把哀骀从卫国请到鲁国加以考察。
鲁哀公与哀骀相处了不到一个月,就觉得哀骀确有不少过人之处,经过不到一年的考察,鲁哀公就很信任哀骀了。
不久,鲁国宰相的位置出现空缺,鲁哀公便让哀骀担任宰相之职并管理国事,可哀骀却无心做官,他虽在鲁哀公的再三要求下参与了国事,但不久他还是谢绝了高位厚禄,回到自己在卫国的“陋室”中去了。
对此,鲁哀公求教于孔子:“哀骀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人呢?”
孔子借喻道:“我曾经在楚国看见一群小猪在刚死的母猪身上吃奶,一会儿都惊恐地逃开了,因为小猪发现母猪已不像活着时那样亲切了。可见,小猪爱母猪不是爱它的形体,而是爱主宰它形体的精神,爱它内在的品性。哀骀这个人虽然外表不美,但他的品德和才情等内在之美必定已超越一般人很多,所以您和许多人才喜欢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内在美才能长久让人佩服,才值得人们追求和尊崇。虽然人外在的容貌、身材、风采和权位、财产等对他人也很有吸引力,可人内在的品德、学识、才能和真诚、自信等则会让其更有魅力。
孔子本人也是一位内外兼修的君子,他既注重内在品德修养,又注重进退礼节、举止言谈风度。中国古代历来提倡的“儒雅风流”就是对孔子所倡导的“文质彬彬”的“君子”之道的继承和发展。因此,人要做到内外兼修,达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