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是没有止境的,每个人都期待自己能够得到更多更好的东西,期待生活能够满足他们不断膨胀的虚荣心。你想要得到越多的东西,背负的东西就越多,所以,只要欲望漫无目的地扩张下去,烦恼也就永远没有尽头。
李尔从小就开始学习弹钢琴,他最喜欢的音乐家是贝多芬,颇有天赋的他一直认为自己拥有贝多芬的才华,立誓要做贝多芬第二。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李尔被发现有弱听,但他不顾家人的劝阻,还是坚持要学习钢琴,并且坚信自己就是贝多芬转世。所有人都为李尔的刻苦和创作才华感到由衷的钦佩,然而李尔却越来越不满足,听力有缺陷的他要付出比别人更加艰辛的努力,他也越来越清楚地感觉到自己和贝多芬之间的差距,于是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其实李尔已经做得很好了,遇到任何困难都从不气馁,他的努力和才华受到了周围人的一致肯定。然而,对自己过高的期待却成了李尔痛苦的源泉。曾经,这个期待激励着他前进,然而,越来越强烈的期待成了一种对自我的折磨。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做得不够好,而是我们的期待太高。我们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我们总认为自己拥有非凡的才华,总觉得我们应该比现在得到的更多,我们应该比现在站得更高,永远不懂得满足,于是我们越来越痛苦,越来越对自己失望,仿佛无论如何努力都达不到目标,仿佛自己所有的能力都被否定了。
欲望总是轻易地让人迷失,因为它能破坏掉生活的既定规则和既定模式。我们妄图造出一番新气象、新天地,而事实上,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张适合自己发展的生活图纸,而不是那些看似非常华美的设计。一旦心中产生了妄想,我们便注定会失望。
据说,蜈蚣原本像蛇一样在地上爬行,而且动作敏捷,不过当它看到其他长脚的动物可以飞快地在地上奔驰的时候,它无比羡慕,于是就请求上帝尽可能地给它安上更多的脚,上帝答应了蜈蚣的请求,此后蜈蚣身上便长满了脚。不过当蜈蚣兴高采烈准备快速奔跑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很难统一协调好所有的脚,速度竟然比原先还慢了许多,于是懊悔不已。
当我们千方百计得到之前觊觎的东西时,不妨回过头细看一下人生,自己是否得到了更多的幸福,自己又是不是如想象中的那样幸福?我们常常身在福中不知福,等到失去了才要检讨自己做出的错误决定,可为什么当时就不能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自己的妄想和奢望是否真的正确。人生并非总是可以重来,人生也没有多少次失去可以承受,当你漠视并主动抛弃自己的幸福时,生活往往不会再给你留下幸福的空间。
“幸福太瘦,指缝太宽”,当我们试图张开大手去攫取更多的幸福时,幸福总是从手中稍纵即逝。妄想得到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忽视自己已经得到了的东西,结果最终一无所有。与其这样,为何不紧紧抓住自己原有的那一份幸福呢?每个人都应该在分内所得中寻找幸福,并树立幸福的标准,每个人都应该坚守自己的那一份所得,而这其实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妄图得到更多,必定会失去更多。当我们面对各种名利诱惑时,不妨给自己一个断绝念想的理由:生活已经给了我想要的东西。
哈佛大学博士、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了一个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所谓“效用”就是指你的个人能力给自己带来的可支配物质的多少,而欲望则是指你对个人生活的要求。每个人的个人能力在短期内都不可能有太大的提高,也就是说个人在短期内所能支配的物质财富不会有很大的改观,而获得幸福感则主要靠把欲望缩小。所以,每个人都要上一堂如何获得幸福的课程,不让欲望迷失了心智,便能够开心幸福地生活下去。
哈佛人生箴言
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吉尔伯认为:人们想象中的未来会与实际情况发生一些偏差,期望过高,必然会影响你的幸福感。对万事万物存有期待,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总是把期望值抬高,那么生活中一定不乏落差,也会因为这些落差而备受打击,使原本在别人看来值得庆贺的事,也不能让你感觉到有明显的幸福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