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称呼恰当,显得有礼貌
人事主管告诉她,本来根据她那天的表现,不准备录用她,但就是因为她对经理那句礼貌的称呼,让人事部门对她的印象有所改观,觉得她也许能胜任行政客服工作,所以给了她这份工作。
那位男士离开时从秦小姐身边经过,给了她一个善意鼓励的眼神,秦小姐忙起身,毕恭毕敬地对他说:“经理您好,您慢走!”后来,秦小姐顺利地得到了这份工作。
秦小姐是电脑城的一个小职员,去年刚刚毕业。应聘时,由于她在考官面前太过紧张,有点发挥失常。但是就在她从考官眼中看出拒绝的意思而心灰意冷时,一位中年男士走进了办公室,跟考官耳语了几句,在他离开时,她听到人事主管小声说了句“经理慢走”。
称呼,不只是简单地叫别人的名字,它是指人们在日常交往应酬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谓语。在人际交往中,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反映了一个人的教养和对对方尊敬的程度,甚至体现着双方关系发展的程度和某种社会风尚,因此对称呼不能随便乱用。
人在职场,同事和上司是职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职场称呼,可以反映出职场中人际关系的亲疏、职场环境的优劣,从中甚至可以大致了解一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和人际关系状况。
怎样称呼同事和上司,很多职场中人都琢磨过。称呼的妥帖,不仅可以处理好与同事、上司之间的关系,还可以为自己赢得不少印象分,为职场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反之,则可能使别人产生不快,为人际关系平添障碍。
关于称呼,不同的企业可能有不同的习惯,在这个企业可以这么称呼,在另外一个企业也许就不行了。同事之间的称呼,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外在体现,一个企业以什么类型的称呼为主,跟企业管理者的风格、个性有关系。因此,职场新人在上班之前,应该对企业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把握准企业文化,称呼就不容易弄错了。
有些企业注重自由和宽松的环境,比如在欧美企业中,无论是同事之间还是上下级之间,一般都互相叫对方的名字,即使是对上级,甚至对老板也是如此,如果用职务称呼别人,反而会让人觉得别扭。在这样的公司工作,你不妨也取个英文名字,和大家保持一致。
比较注重传统的企业,企业文化比较正规、严肃,比如中国的国有企业,在这样的单位,大家可能会根据习惯彼此以“老师”称呼。这个称呼还适用于文化气氛浓厚的单位,比如出版社、报社、电视台、文艺团体、文化馆等,这个称呼能表达出对学识、能力的认可和尊重,因此受到文化单位职业人的青睐。这样的称呼适用性很广,很多人在实在拿不定主意怎样称呼对方的时候,都可以叫“老师”,一般来说,对方不会因为你叫他“老师”而生气。
有的企业注重团队精神,淡化等级观念,比较少以行政职务相称,而是互称姓名。而有些企业,比如私营企业,最好以行政职务相称,如张经理、陈总等,以表示对对方的敬重。等级观念较重的韩资、日资企业,一般也采用这类称呼。
称呼一方面要符合企业文化的要求,另外,新人刚到单位,正确称呼别人还要注意三个原则:
◆如果不知道怎样称呼,可以问问别人。新人刚到单位,要先问问同事,或者留心听听别人怎么称呼,不要冒失、想当然地称呼对方。如果实在不清楚该怎么称呼,可以客气地问对方:“先生/女士,我是新来的,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您?”一般对方会把同事的习惯称呼告诉你。
◆为了加强记忆,可以把他人的信息记在纸上。进入单位的第一天,和本部门的同事认识后,一般还会去其他部门见同事,仅仅凭脑袋,不可能一下子记住所有人的名字、职位,那么日后就容易搞错。这样无疑是不礼貌的。不妨随身携带一个小记事本,大体记下同事的姓名,并在后面加上长相特征、所负责的工作的注解。
◆称呼别人时,别忽略了表情和语气。准确称呼别人,除了根据对方的职位、工作单位性质、场合、年龄、性别等,把握好分寸、感情色彩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称呼地位比较高的人时,眼神、表情、语音的高低及腔调等都需要注意。如果声音比较低沉、语气比较平静,对方以及在场的人士要么觉得你没礼貌,不懂得尊重别人,要么觉得你性格内向,表现拘谨,不够大方。因此称呼任何人时,要注意自己的表情和声音,要让大家觉得你既热情大方,又不卑不亢。
过来人的点拨
称呼看似简单,但是能够直接给人好感或恶感。合适的称呼,表现了对对方的态度,微妙地折射出你的为人处世。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