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不忘责己之过,而时时忘记施人之恩,记住自己做错的事,可以避免在原地再度摔跟头,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
“感他人之恩,责自身之过”,这是为人处世的真理。然而,生活中,人们往往会记住自己对别人的恩惠,而并不感激别人给予自己的恩惠,他们把这看做是别人应该做的,没有什么可以铭记的,甚至,有的人得到别人的帮助不知道应该回报,或者过段时间就将其遗忘了;有的人甚至是非颠倒,恩将仇报。
每个人身上都难免有优点和缺点。我们总是强调克服缺点,扬长避短,来实现自己的进步。可实际情况却是,我们总是把别人的缺点放大,而把自己的缺点缩小甚至忽略。要想真正做到感他人之恩,责自身之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看完下面这个故事,你或许会有所感悟。
阿里、吉伯、马沙三个好友一同外出探险。他们在途经一段陡峭的山崖时,马沙没站稳,失足栽倒,向着悬崖边滚去,形势万分危急。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吉伯奋力抓住马沙的衣襟,拼尽全力将马沙拉了上来。为了记住这一恩德,马沙在路边一块山石上刻下一行字:“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
三个人继续向前赶路。在海边,因为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吉伯和马沙大吵了一架。吉伯一时冲动,扬手打了马沙一个耳光。但是,马沙没有还手,而是跑到沙滩上,在沙子上留下一行字:“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个耳光。”
旅行结束后,阿里问马沙:“为什么你把吉伯救你的事刻在石头上,却把他打你的事写到沙滩上呢?”
马沙回答说:“因为对于吉伯的救命之恩,我要永远铭记。至于他打我的事,我希望在海水的冲刷和海风的吹拂下,很快便被遗忘得一干二净。”
马沙是个非常睿智的人,因为他对待恩情和仇恨的态度非常理性,因此他获得了快乐和友情。有句谚语说得很好:“你帮别人快忘记,别人帮你要牢记。”对于正在职场中打拼的人,更应将其奉为座右铭。牢记别人给予你的帮助,用一颗感恩之心去回报别人,用宽广的胸襟去包容别人,是一种利人利己、有益于社会的行为。
经济学家孙冶方和舞蹈家资华筠都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因为工作原因他们经常碰面。一天,孙冶方得知资华筠是著名学者陈翰笙的学生,于是非常高兴地说:“你的恩师也是我的引路人啊。我也是在他的指引下,才参加革命并且对经济问题产生兴趣的,我能有今天离不开他的帮助。”
后来,资华筠将这件事转告给导师陈翰笙,陈老却说已经记不清楚了。资华筠认为老人上年纪了,脑子不好使,嗔怪着说:“人家大经济学家把您看做引路人,您自己倒忘记了?!”
这时,陈老十分认真地说:“我只用心去记那些自己做错的事。至于做对的事情,那就是应该做的事,哪儿会记得那么多。孙冶方能有今天的成就,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我怎么能算得上引路人?”
一个始终不忘自己的引路人,对别人的恩情念念不忘;一个却不记得自己做过的好事,只是用心记住自己所做的错事。陈翰笙先生把自己施人之恩看做是自己应该做的事,不期望任何回报。这种宽广的胸襟,可谓一种人生境界。
随时不忘责己之过,而时时忘记施人之恩,记住自己做错的事,可以避免在原地再度摔跟头,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一个人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就必须谨记这一点。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