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纪传体史书的鼻祖——《史记》》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纪传体史书的鼻祖——《史记》

【点睛之笔】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着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编撰。

【经典解读】

《史记》原名《太方正祥隶简体字体不存在!史公书》,作者是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约前145~前90)。《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一般称为《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史书”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司马迁从元封三年(前108)被封为太史令后开始阅读、整理史料,准备写作,到太始四年(前91)基本完成全部写作计划,共经过十六年。《史记》记载了中国三千多年的历史,记事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时期,共三千年左右。全书共130篇,共52万余字,分为十二本纪、八书、十表、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大部分。其中“本纪”12篇,是以各代帝王为中心,记述每一朝代的兴衰和重要政治事件;“表”10篇,有“世表”、“年表”、“月表”,作者用表格的形式,标明错综复杂的史实;“书”8篇,叙述和记载了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制度的源流和变化;“世家”30篇,记述诸侯事迹及其世系;“列传”70篇,大多数写的是人物传记,有单传,也有二人的合传,还有记载了贵族、将相、官吏、策士、政治等各阶层人物活动的类传。

《史记》既是历史的“实录”,也是文学名着。它的艺术性首先表现在运用真实的历史材料成功地塑造出众多的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的人物栩栩如生、生动形象。《史记》的叙事简明生动,尤其是富有戏剧性的场景描写,更增加了作品的吸引力。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着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