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惠能
简介
惠能(公元638年~713年),亦作慧能,俗姓卢氏,河北燕山(今涿州)人,生于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佛教禅宗祖师,禅宗第六祖,世称禅宗六祖。唐中宗李显追谥大鉴禅师,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佛教髙僧之一。
人物小记
惠能3岁丧父,母亲李氏含辛茹苦将其养大。惠能24岁那年,一天去集市上卖柴,忽然听到有人诵读佛经,便上前询问那人读的是什么书。那人告诉他,读的是《金刚经》。慧能又问对方:“从何处来?如何得到此经?”客人回答说,在蕲州黄梅县东山寺有一位弘忍大师在主持传法,门徒有1000多人,自己在那里听受此经。
惠能一听,心生羡慕,萌发了去黄梅县跟从弘忍大师学习佛法的念头。那人本是一位热心的信徒,见惠能对佛法如此虔诚,便赠送他十两纹银,让他回去安置好老母亲的衣食生活,再到黄梅县去参见弘忍法师。
可是,当惠能的舅舅得知此事后,不让他去。见惠能意志如此坚定,舅舅便指着门前一块大石说:“你若能把大石拜开,我就让你出家,否则在家里好好侍奉母亲,别再提出家学佛之事。”惠能听后,向着大石磕头,其真诚之心感动了大石,最终大石被拜开了。舅舅无奈,只好答应惠能的请求,允许其北上到黄梅县弘忍大师处出家求法。后来,那块石头被后人称之为“别母石”。
主要思想
惠能佛教学说的哲学基础是性净自悟,要旨有四:
一、一切众性皆有佛性。慧能认为人人皆可成佛,因为人人都具有佛性。佛性的“性”原为“界”,不是“质”,而是“因”的意思,即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性或根据。
二、无念为宗。《坛经》提出“世人性净”,人人都具有清净的佛性。但由于有妄念浮云遮盖,清净的佛性显现不出来。所以要下一番工夫把妄念浮云吹散,使清净的佛性显现出来。而要吹散妄念浮云,并非难事,只要“无念”即可,“无念法者,见一切法,不著一切法”。
三、顿悟成佛。佛的境界是需要经过长期修行才可达到,还是当下觉悟就可达到?即所谓渐悟还是顿悟?慧能主张顿悟。“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只要一念与教义一致,就可成佛。
四、行住坐卧皆是坐禅。慧能以前的禅宗都把坐禅当成修行成佛的重要方法。慧能则反对坐禅,认为坐禅不但不能使人成佛,反而会使人离佛更远。他还对禅定做出新的解说:“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外离相就是不执取外境,内不乱就是无妄念。不于外著境和“无妄念都是“无念”,只要做到“无念”,就体现了禅定功夫。这是对禅学理论的重大发展。
慧能的佛教理论比三论宗、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的学说都更为明快简易,从而吸引了更多的信徒,流行也更为久远。他的禅学思想对中唐以后的佛教及宋明理学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