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要掌握规律
尽管世界上的事物纷繁复杂,甚至千差万别,但它们都存在一定的规律。而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永恒性,人们无法改变和创造客观规律。尽管如此,人在规律面前也并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相反,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现或者认识客观规律,并能充分运用这种认识不断地指导实践。
实践表明,做一件事,若是我们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并且有效地运用它们服务于我们的实践,那么,我们便能迅速地掌握某项技术,把事情做好,甚至精益求精。众所周知的庖丁解牛的故事,便是一个很好的正面例证,而揠苗助长的故事,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反面例证。
由此可见,生活中,我们办事要讲求规律。对待一件事情,若是我们能够发现其中的规律,那么我们便能“以小见大”,办事的时候便能得心应手,如鱼得水;相反,若是我们掌握不了规律,或者违背客观规律,我们就难以做好一件事,甚至会把事情搞砸,这也正是没有掌握规律或是违背规律而遭受的惩罚。
事实上,学习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真正会学习的人,并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掌握其中的规律,一以贯之,融会贯通。
南怀瑾先生认为读书,做学问要懂得“一以贯之”。这个“一”就是规律,是错综复杂的事物之间的内在规律,也是共同点,找到这个点了就可以穿针引线,把一连串的东西串联起来,这样就能触类旁通了。人如果由学问而超脱和升华,就可以达到“本源自性”的效果。凡事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勇于创新,敢于想象,学问的进步就是很快的事情。
学习有规律可循我们都是深有体会的。比如,高中学习函数的时候,起初可能总是一头雾水,拿到一个题,根本不知道该从何下手。而死记硬背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也是非常低级的学习方法。只有掌握函数题的解题规律才是唯一最有效的方式。当真正掌握这类题的解题规律之后,什么样的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用南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掌握“一”,进而达到穿针引线、触类旁通的效果。如此一来,便能做到“一以贯之”,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历史上,鲁班因其突出的成就,被后世的建筑工匠们尊称为“祖师”。鲁班之所以能够在建筑等工具上有非凡的成就,正是得益于他对规律的发现、认识和掌握。
据史料记载,鲁班平常很注重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研究,在仔细的观察和反复的研究中,他经常受自然现象的启发,不断创造新的发明。
一次,在攀山的过程中,鲁班的手指被一棵小草划破。这细而有力的一划,触发了鲁班的好奇心。他摘下小草仔细地察看,发现草叶两边全是排列均匀的锯齿。这让鲁班顿时获得灵感,于是他模仿草叶造出了伐木的锯。
还有一次,鲁班应邀给渔民们制造去海上打鱼的工具。鲁班冥思苦想了许久,都没有任何思路。一天,他的妻子脱下鞋,光着脚下河去洗衣服。她把鞋放在河堤上,一阵大风吹来,鞋子被吹进了水里。鞋子并没有立马下沉,而是在水面上,随着水波的起伏而漂浮着。鲁班见妻子的鞋被吹进了水里,便跳进河里去捞鞋子,结果,鞋子在水中来回漂浮着,一会儿飘向这边,一会儿又飘向那边。鲁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鞋子捞上来。于是鲁班拿起鞋子仔细地研究了起来。最后,鲁班模仿鞋的样子造出了木船。
如此看来,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要学会观察,要善于思考。学习亦如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若是我们能摸索出其中的规律,我们便能又好又快地收获知识、学问,取得成就。否则,我们不但难以取得进步,更难以获得良好的成绩,甚至无法取得任何成就。
这也正是南先生提倡学习要一以贯之的缘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论是专心致志的学习,还是要在对生活的观察、学习和领悟中获得对人生智慧的认知和收获,都需要我们用心去观察,更需要我们认真地去发现和认识其中的规律。如此一来,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也只有这样,才能对知识、学问有独到的领悟。最重要的是,学以致用源自对规律的把握。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