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一部总结先秦哲学思想的重要著作。这部著作并不都是荀子自己所作,有些可能是荀子弟子关于荀子言行杂记。《汉书·艺文志》著录“《孙卿子》三十三篇。”三十三篇应是三十二篇。刘向的《孙卿新书》叙录说:“所校仇讎孙卿书,凡三百二十二篇,以相校,除复重二百九十篇,定著三十二篇。”原有三百二十二篇,去掉重复,实际有三十二篇,现存《荀子》三十二篇。唐朝杨倞为《荀子》作注,并把三十二篇的次序作了一些变动。今本《荀子》就是经过杨倞重新编排的。《荀子》注释本有:杨倞的《荀子注》、清王先谦的《荀子集解》、梁启雄的《荀子简释》等。

《荀子》产生于战国末期,这时封建制度已确立,全国统一的政权即将形成,封建割据的局面即将结束,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科学都有了新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正处在上升时期,对于发展生产,改造社会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在思想上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个学派都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荀子》一书反映了这一时代的思想潮流。荀子站在儒家学派的立场上,批判总结了诸子百家之学,提出他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荀子》的重要篇章有《天论》、《解蔽》、《正名》、《王制》、《富国》、《王霸》、《成相》、《性恶》、《劝学》、《礼论》、《非十二子》等。它总结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在自然观上,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认为天就是自然界,而自然界有它自己的运动规律。因而主张“明于天人之分”,把天(自然界)和人(人类社会)区别开来。“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肯定宇宙运行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天不因为人怕冷就取消了冬季,地不因为人们厌恶辽远就缩小了面积。自然界的变化没有意志,没有目的,也不受人的意识所决定。指出天地合而产生万物,阴阳交互作用而引起事物变化,这是自然界自身的运动,“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为天职。”它从根本上否定了上帝的存在。同时还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强调人定胜天,“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认为人可以征服自然界,利用自然界,“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认为贫富全在人为,“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这就是说,“天能生物”,“地能载人”,这是自然界的事情,人能“辨物”,“治人”,这是人类社会的事情。天与人各有所能,又各有所不能。指出要做到“制天命而用之”,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造福,就要“明于天人之分”,只有“明于天人之分”,才能“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矣,则天地官而万物役矣”。但又说“天地始者,今日是也”,认为天地开始时的情况和今天是一样的,“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具有循环论的倾向。在认识论上肯定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说“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认为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强调认识必须依靠于人的感觉器官,“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认为认识客观事物,只有通过感觉器官与外界事物相接触,才能产生感性认识。还主张认识要用“心”进行思维,“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为天君。”指出“心”对于感觉器官有统帅和支配的作用。要通过“心”的“征知”的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进行验证。“心”必须“虚壹而静”,才能有正确认识。思维依赖于感觉,感觉是获得知识的出发点。同时认为单凭感觉也会造成错觉,如鬼神观念就是人的错觉造成的。人在“感忽之间,疑玄之时”,将一些假象错觉当作真实存在了。因而主张“凡观物有疑,中心不定,则外物不清;吾虑不清,则未可定然否也。”就是说,在思想不清的时候,不要轻易下判断。但又错误地夸大“心”的作用,把“心”看作“出令而无所受令”,可以离开感觉经验,不受外界条件的制约,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主张“性恶论”,反对“性善论”。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认为人性“好利”,“疾恶”,所以要以“师法之化,礼义之道”进行教化,才可以为善。反对先天的道德观念论。指出“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重视教育和环境对人的影响。在逻辑思想方面,强调名实相符,同异有别。不能用名以乱名,用实以乱名,用名以乱实。在政治上提出“礼治”和“法治”相结合的思想。在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开源节流。实行“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省商贾之数,罕兴力役”的轻徭薄赋政策。

《荀子》总结和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概括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成果,正确解决了天人关系,提出人定胜天的光辉思想,以及“制名以实”的思想,对于逻辑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