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由宋教仁在民国初年组成的中国资产阶级政党。孙中山让位后,主张放弃权力之争,从兴建铁路人手,振兴实业,发展社会经济,以巩固中华民国。而宋教仁等一些同盟会领导人却主张依靠《临时约法》钳制袁世凯,推行资产阶级议会政治,使中国走上民主宪政的轨道。为了在未来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取得胜利,宋教仁积极进行同盟会的政治活动。1912年7月16日,同盟会本部在宋教仁的主持下召开全体大会,讨论同盟会改组问题,决定吸收几个小党,改组同盟会,以国民党作为新党的名称,并通过了五条政纲:(1)保持政治统一;(2)发展地方自治;(3)厉行种族同化;(4)采用民生政策;(5)维持国际和平。8月25日,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国民公党而组成的国民党,在北京湖广会馆举行成立大会。孙中山参加了大会,被推为理事长,黄兴、宋教仁等八人为理事,党务工作实际由宋教仁主持。国民党比起同盟会来,组织上是扩大了,但革命精神已大为减色,它抛弃了同盟会秘密活动时期“平均地权”的纲领,取消了同盟会公开以后“男女平权”的主张,把“力谋国际平等”改为“维持国际和平”,失去了积极斗争的意义。其成员除同盟会员外,又引入不少官僚、政客,使党的成分更加复杂,与原来的革命相比确是一个大倒退。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它坚持民主政治,要把中国引向宪政的轨道,是抵制袁世凯独裁专制的唯一大党。在第一届国会大选中,国民党获多数席位,宋教仁因此遭袁世凯嫉恨遇刺身亡。宋案发生后,国民党在袁世凯的进攻下被迫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黄兴等人再度逃亡国外。国会中的国民党议员在帮同进步党选举袁世凯为大总统之后,袁世凯目的已达,即于11月4日下令解散国民党。此后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召集部分党员组成中华革命党,部分支部仍沿用国民党名称,至1919年10月统一改名为中国国民党。可参看朱建华等:《中国近现代政党史》。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