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连致误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 周新凤 【本书体例】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孝宗隆兴初(1163),赐进士出身,历官隆兴(府治即江西南昌)、夔州(治所在四川奉节)通判等。光宗(1190一1194)时,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等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其《老学庵笔记》十卷,多记遗闻轶事、民间传说,也考订评论诗文。

绍圣元符之间,有马从一者,监南京排岸司。适漕使至,随众迎谒。漕一见怒甚,即叱曰:“闻汝不职,正欲按汝,何以不亟去?尚敢来见我耶?”从一皇恐,自陈湖湘人,迎亲窃禄,求哀不已。漕察其语,南音也,乃稍霁威。云:“湖南亦有司马氏乎?”从一答曰:“某姓马,监排岸司耳。”漕乃微笑曰:“然则勉力职司可也。”初盖误认为温公族人,故欲害之。自是从一刺谒,但称“监南京排岸”而已。传者皆以为笑。

(选自《老学庵笔记》)

宋哲宗绍圣至元符年间,有一个叫马从一的人,任南京(今河南商丘)排岸司督察。正赶上转运使来到南京,马从一随同众官员前去迎接拜见。转运使一看见他,十分恼怒,就喝叱道:“听说你不称职,正打算检举弹劾你,为什么不赶紧辞职?还敢前来见我?”马从一惶恐不安,自己陈述说他是湖南人,为奉养父母而出来做官,叨扰些俸禄。祈求哀告不止。转运使辨别他的语音,是南方人,就稍稍息怒。问道:“湖南也有姓司马的吗?”马从一回答说:“我姓马,任排岸司一职罢了。”转运使微笑着说:“既然如此,以后勤勉效职就行了。”起初,大概是将马从一误认成温国公司马光一族的人,所以想加害于他。从此以后,马从一投递名帖进见上司时,只写着“任南京排岸”而已。谈起这件事的人都认为好笑。

变法与反变法,是北宋政坛持续时间最长、也最为激烈的斗争。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积极推行新法,遭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哲宗即位之初,保守派的领袖司马光执政,尽废新法,恢复旧制。到了哲宗绍圣、元符年间,执政的章惇、蔡京又打出了变法的旗帜,贬抑旧党人物。尽管此时司马光已死十年左右,但新党对他依然切齿痛恨。《株连致误》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

对“监南京排岸司”的马从一,作品并没有写他政绩如何,他只是作为众多官员中的一位来“迎谒”漕使的。不料,这位漕使一见他就“怒甚,即叱曰:‘闻汝不职,正欲按汝,何以不亟去,尚敢来见我耶?’”乍一看,读者以为漕使一定是抓住了马从一“不职”的把柄。谁知当马从一“求哀不已”,漕使听出其口音是南方人时,便“稍霁威”,待弄明白马从一是姓马之后,更是“微笑曰:‘然则勉力职司可也。’”到此我们才弄明白,原来这位漕使把马从一的姓氏搞错了,以为他是司马光的族人,“故欲害之”。

作者陆游写这件事,决不仅仅是为了嘲讽这位昏官,试想,一个人姓马还是姓司马,本无关大局,但在那种特殊的政治环境中,便可由此而受到株连,进而可以此决定升迁罢黜,这种荒唐的“株连”暴露了党派斗争的尖锐。

由政治上的株连说开去,我们可以看到株连可称是封建社会的特产。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获罪,株连九族。这种现象、这种法规正暴露了封建时代社会制度的落后。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