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多·雨果(法国)
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是雨果的代表作,也是雨果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艺术精品。全书情节波折起伏,场面庞大宏伟,把历史与现实融为一炉,展现了19世纪法兰西社会的现实生活。作品人物繁多,上百个形象个性鲜明生动,艺术情感丰富深厚。1862年,为了询问和答复《悲惨世界》的出版情况,雨果和他的出版商之间进行了世界上史无前例的最短通信,全文如下:
“?”——维克多·雨果
“!”——编辑室
1815年10月初,一个潦倒、疲惫不堪的人在暮色中来到狄涅城。尽管他有钱,柯尔巴十字架旅馆还是厌恶地把他赶了出来,他在街尽头的一个破酒店也遭到了同样待遇。监狱不收留他,狗把他从狗窝里咬了出来。万念俱灰,悲惨凄凉的他累倒在石凳上,经人指点,他敲响了卞福汝主教家的门。主教热情地接待了他。这个人就是冉阿让,一个刚被释放的苦役犯,标志着身份的黄色护照使他离开了监狱后仍背负着罪名,因而备受屈辱。
冉阿让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很早就失去了父母,姐姐把他抚养成人。后来姐姐孀居,拖着7个孩子,生活非常穷困。一年冬天,他失了业,7个孩子的饥饿声促使他去面包铺里偷了一片面包,谁知却被判了5年苦役。法律的残忍与回响在耳边的孩子的饥饿声使他4次越狱没想到,得到的不是自由,却是19年的苦役。冉阿让进去的时候,活力充沛,年轻英俊;出来的时候,老气横秋,一脸沧桑。苦役生涯使他的灵魂一面上升,一面堕落。主教收留了他,他却偷走了主教的银器。10岁的穷苦小孩小瑞尔威的银币也被他抢去。警察逮住了他,把他连同被偷的银器一起送到了主教面前。主教仁慈宽厚地笑着,一点也没有责备他,反而说银器是送给他的,还外加了一对银烛台:“我的兄弟,您现在已经不是恶方向的人了,您是在善的一面了,我赎的是您的灵魂。”这不寻常的宽厚和惊人的慈爱,使冉阿让受到巨大的震撼,19年来他第一次流下了眼泪。小瑞尔威的哭声回响在他的耳边,这哭声撕心裂肺,赶走了冉阿让身上的恶。囚犯冉阿让消逝了。
芳汀是工厂的一个女工,她真心爱上了一位大学生,并对他许以终身。谁知大学生却欺骗她,弃她而去。芳汀生下了女儿珂赛特,因生下私生子影响了正常工作,她被厂长马德雷开除。为了抚养年幼的孩子,她走投无路,被逼沦为娼妓。
那个工厂的厂长就是冉阿让,他改名换姓定居在了法国北部的蒙特尔。因为振兴了当地的工业,扶助弱者和穷人,他被任命为市长。冉阿让自知犯有前科,行事特别小心翼翼。不久,他知道了芳汀的情况,对自己当初的轻率决定感到十分内疚。
一次,一个过路的绅士仗势欺辱了芳汀,芳汀奋起反抗,却遭到警察沙威的逮捕,被判坐六个月的监牢。冉阿让以市长的身份,命令沙威释放芳汀,并妥善照顾了她的一切。这引起了沙威的怀疑,他觉得这个市长太像罪犯冉阿让了。于是他就开始搜集大量确凿的证据,最终得出结论:这个所谓的马德雷市长就是曾经的罪犯冉阿让。随后,他向巴黎市警局提出了检举。
但巧的是,此时正好有一位无辜的老人容马迪被误认为就是冉阿让,从而被捕。而老人也承认自己就是冉阿让。可是,冉阿让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还是抛弃了一切财产和辛辛苦苦换来的社会地位,到法庭去自首。容马迪被救了,冉阿让被捕了。他放心不下病重的芳汀,就越狱出逃,带着珂赛特来到她的身边。可是一切都已经太晚了,芳汀已经病入膏肓,她将女儿托付给冉阿让后便咽了气。沙威随后追来,冉阿让只好逃进了修道院。后来,他带着珂赛特来到巴黎,过起了隐姓埋名的生活。珂赛特渐渐长成了一个美丽动人的女孩子。冉阿让得到了珂赛特的喜爱和信任,珂赛特现在是他精神上的唯一支柱。
马留斯的父亲是共和党人,受父亲的影响他长大后也加入了共和党。在一次散步时,珂赛特巧遇马留斯,两人一见钟情。马留斯设法找到了珂赛特的住处,向她倾诉衷情,两人经常幽会。马留斯的外祖父不同意这桩婚事,马留斯不惜与外祖父决裂坚定地选择了珂赛特。冉阿让得知此事后,因为嫉妒而烦恼不已。
1832年6月,共和党人发动了起义,马留斯也参加了起义。冉阿让得知此事,随即参加了战地救护工作。碰巧沙威被当作是间谍逮捕,冉阿让没计前怨找机会放走了他。
战斗非常惨烈,许多起义者都牺牲了,马留斯也身负重伤。虽然冉阿让因为马留斯夺走了珂赛特,心里不免有些怨恨,但还是把他从地下水沟中救了出来。就在地下水沟的出口处,他再次遇见了沙威。沙威羞愧不已,他突然发现,原来被自己追捕多年的苦役犯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他的“人性”开始复苏,他的良心与他要遵守的法律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他无法解脱,便跳进塞纳河自杀了。
1833年2月,马留斯与珂赛特缔结良缘,冉阿让把58万法郎的存款给了珂赛特,自己只留下500法郎。周围一切都是那样美好而使人欢乐,但唯有冉阿让感觉不到,陪伴他的是他对往事回忆中的凄厉悲切的哭声。第二天,冉阿让把他的全部身世告诉了马留斯。孤寂的生活使他的身体很快地衰弱下去。
一天,德纳第化名来见马留斯,从他口中,马留斯知道从战争中救自己的恩人原来就是冉阿让。他非常吃惊,也很内疚,和珂赛特立刻赶去看望冉阿让。但冉阿让躺在床上,已经奄奄一息了。他看到了两个终于理解了他的年轻人,看着那对保存已久的银烛台,注视着墙上的十字架,安详地离开了人间。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