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那斯派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一八六六年在巴黎成立的法国人团体。因其创办诗刊《当代巴那斯》而得名。巴那斯是古希腊神话中阿波罗和缪斯诸神居住的仙山。巴那斯派文学主张的中心是反对一切功利艺术。他们认为艺术是美的,而其用途则只服务于美,别无他用,并由此引出他们的著名的美学原则:“为艺术而艺术”。《当代巴那斯》就是宣扬这一理论观点的阵地。他们的理论与浪漫主义划清了界线,与真实、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的现实主义相敌对,跟极度仇视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二帝国官方文学也是相互对立互不调和的。巴那斯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波德莱尔、勒贡特·德·列尔、戈蒂叶等。波德莱尔在一八四八年革命前揭露资产阶级丑行、同情劳动人民,但革命后对前途感到渺茫,第一个发出反功利的艺术主张,认为艺术除了自身之外,什么也不为。他在诗集《恶之花》中,歌咏死亡,流露悲观厌世情绪,他认为“丑”达到极端也带有诗意;他成了颓废派的先驱。列尔在革命前是共和主义者,接近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但一八四八年革命后,在丑恶现实面前他的信念崩溃了,从此放弃政治斗争,在诗歌中也与革命思想永诀了,他认为纯粹艺术才是他的理想。戈蒂叶在他的浪漫主义小说《莫班小姐》的序言中,已道出反功利主义思想。在诗集《珐琅和雕玉》中,除了宣扬反功利主张外,还有艺术至上的观念,他认为艺术高于生活,美丽的雕像比人存在得更长久。总而言之,他们主张诗歌应不问政治,脱离社会斗争,强调“为艺术而艺术”。之所以产生这一流派,是因为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完全暴露,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美好幻想完全破灭,便产生了悲观主义和怀疑主义。他们感到丑恶现实无法改变,便去追求“纯粹”的艺术。因此,巴那斯派是资产阶级走向反动时期的产物,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危机与混乱。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