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杨晦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杨晦

,原名杨兴栋,号慧修。辽宁辽阳人。文艺理论家、作家、教育家。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他积极投身于五四运动,进一步激发了爱国热情。

1925年秋,杨晦与冯至、陈炜谟、陈翔鹤等在北京组成文学团体沉钟社,创办文学刊物《沉钟》周刊,从第二年夏起改出《沉钟》半月刊,并编印过《沉钟丛刊》多种,前后持续九年之久。鲁迅曾称赞这个社团“确是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杨晦这时期的文学活动,主要是创作和翻译戏剧。他擅长用象征手法,创造一种浓重的气氛,烘托出中国封建礼教“吃人”的景象,代表作《除夕》。戏剧集《除夕及其他》1929年出版。他第一个将希腊悲剧《被幽囚的普罗米修士》译成中文。

“九一八”以后,杨晦家乡沦陷,在愤激中创作了五幕历史剧《楚灵王》。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在西北大学、西北联合大学、重庆中央大学等校任教授,开始接受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认真学习毛泽东文艺思想,致力于文艺理论的研究。他写的《曹禺论》有广泛影响。 《论文艺运动与社会运动》力图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论述文艺与社会的关系,他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比喻文艺既有自身的规律。又有受社会发展制约的规律。1949年,论文集《文艺与社会》出版。

杨晦从1949年起历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文系主任兼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曾兼任北京大学副教务长、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三届理事。他在《关于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问题论纲》、 《关于现实主义问题》等文中,摒弃了认为中国文学史是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斗争的历史的提法,主张结合文学发展的实际深入研究现实主义理论。他一方面注意引进国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另一方面又强调指出,中国文艺学不应该离开中国文学的传统和中国文艺理论的传统,应该具有中国的特点。于是,他致力于中国文艺思想史的研究。《杨晦文学论集》 (1986年)汇集了他在文艺理论方面的主要著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