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炳成《白露过后品秋茶》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白露过后品秋茶

白露过后品秋茶

从陆羽的《茶经》和许多古代诗词当中,我们都会得知,古人是厚春茶而薄秋茶的;现代人同样如此,有“明前春茶贵如金”的说法,对清明前后采摘加工的春茶尤其情有独钟,视为珍品,十分喜爱。在人们的固有意识当中,认为春茶是新茶、嫩茶;秋茶是老茶、粗茶。许多人只知道有春茶,而不知道还有秋茶,对秋茶没有任何认知。

不同的茶,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春茶带着浓郁的春天气息,它是甜美的,鲜嫩的,又是清新的,清爽的,如二八芳华的闺阁女子;秋茶蕴含着秋收的喜悦,如五谷丰登般,能给人满足感,幸福感,它是成熟的、内敛的,如韶华正盛的熟女。春茶的主要表现为闺阁拘束之气;秋茶则表现出田园无羁之势。

虽然春茶和秋茶,从形状、色道、气味、口感等方面都有差异,都有区别,但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茶性不变,只是时间上先来后到,问世于不同的季节罢了。二者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不能硬性地划分孰高孰低、孰优孰劣、孰贵孰贱。秋茶生长期较长,饱经风霜,吸收了更多的阳光雨露,更接地气,比之于春茶的娇嫩孱弱、纤柔清癯,确也别有一番风味。

茶为国饮。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一种事物能够像茶一样,跨越国界和种族隔阂而获得世人青睐。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上的驼队,为西方世界最先带去的就是绿色的茶叶;而与丝绸之路对接的茶马古道,也将茶叶送到了茫茫草原世界屋脊。在开放的唐朝,上流社会流行在茶盏中悠闲度日,后来它像一只酷爱自由的鸟,从皇宫的方寸樊笼飞到民间的广阔乡野,带领我们回到山水田园,找到了生命的本源和生活的朴素。

据说,古代皇室喝的贡茶,是未婚少女用舌尖和门齿一芽一叶采集而来的,只接触唾液而不接触手汗,为的是保持茶叶的天然品质不受破坏,不受浸染。这种采摘方式看似十分奢侈,不可思议,其实也是茶道茶艺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的茶道茶艺,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其中不乏许多与神仙道家相联系的神秘色彩,令人着迷。

茶与少女有许多相通、相似、相同的品质。茶是等待被欣赏被品评被接纳的待字女子,正如空谷里的幽兰,在等待一轮明月的相约一样,茶期盼着能遇见知音,遇见自己心中的白马王子。像林和靖在梅花下与鹤为伴,陶渊明在朦胧的山影下悠然采菊,或者周茂叔在小舟独眠,期望能潜入水中莲花的梦,那样的心灵才配得上与茶的灵魂相逢、相知、相悦。

在春天喝茶的时候,或许有人会想,不知道唐代那个名叫崔护的书生,后来有没有再遇见那位桃树下给他递茶的女子,与她继续昨天的故事。如果那一世没有再遇见她,或许来生还会以一杯茶邂逅于桃林。不管传说有多少个版本,也不论故事是否发生在桃花盛开的季节,笔者都会认定,那位妙龄女子递给崔护的那杯茶肯定是秋茶。那时交通不便,无论是远在江南、还是近在终南山的清明春茶,都还没有到达长安城南,而且也只有那位村姑和如同村姑一般的秋茶,才会如此打动崔护的心,写下那首令我们至今读来依然唏嘘不已的美好诗篇,让我们把一位少女与一杯清茶联系起来,生发出无限的遐思。

在中国,柴、米、油、盐、酱、醋、茶,已经成了国人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元素。传统的中国女人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素养,就是懂得烹茶和礼仪,其次才是烹制美食。茶中的礼仪是其他事物承载不起的,也只有与茶联系起来,才能体现一个古代女子的涵养和优雅。在中国,即使清贫的家庭,待客之礼也是先斟一杯茶,不管那茶叶多么廉价粗鄙,那都是一杯必须付出的人情,一杯主人对待客人的心意,一杯温馨的家庭的味道,甚至是主妇留给客人待人接物的最初印象。

陇南广大农村,山民们都有熬茶喝的生活习惯,俗称“罐罐茶”,包括清茶和油茶两种,早点、闲暇、解乏,尤其是待客,都要饮用。在陇南康县阳坝、文县碧口、武都裕河三大产茶区,春茶多为机器加工,因其产量少,工价高,品质好,牌子亮,包装精美,价格昂贵,是被茶农用来卖钱的;而秋茶多为手工制作,产量高,茶质粗,没名气,多为散装,价格低廉,大都被茶农自用,或用麻袋散装了在农村集市上交易。从口感上来讲,春茶味淡、略苦、清香;秋茶味浓、苦重、香烈。陇南山民对于茶叶的喜好,恰恰在于秋茶的苦烈。他们认为,饮用春茶不仅淡而无味,是一种奢侈;而且还觉得花了数倍甚至数十倍高于秋茶价格的钱,却换不来对茶的尽情享受,实在是划不来。因此,就对秋茶格外青睐。

一九九六年,笔者在“两挑”的农村老家过年,他老家家家户户都熬煮油茶,作为中老年人的早点或每日必喝的饮品,并以此待客。“两挑”的大嫂二嫂,每天清早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熬了油茶,争相请笔者去喝。熬油茶使用腰部突出的专用茶罐,俗称“大肚子”茶罐,根据个人喜好,用上等纯白色的猪板油或清油,熟透后,将葱根、花椒在油里炝一下,再放入茶叶炒熟,加水,加盐,煨在火盆边,煮开后倒入茶盅即饮。这种饮用法,的确是名副其实的油茶,头一两盅简直就是喝油;到了第三盅以后,茶叶的香味才会显现——所以陇南有谚语说:头杯垢甲二杯茶,三杯才是顶呱呱。除了油香、调料的香味,最浓烈的还是茶香。茶叶炒熟之后,不仅减弱了苦烈,还提升了香味;熬制之后,茶叶恢复了本来的形状,就能看出是价格低廉,加工粗糙,有的甚至还带着枝茎的大叶秋茶,大叶秋茶最具茶叶的本味,强烈刺激味蕾,使人食欲大增,感到痛快淋漓,余香满口,回味无穷,给人以十分深刻的印象。

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对茶的描写十分突出。作者将茶的知识、茶的功用、茶的情趣,全部熔铸于《红楼梦》中,其描写茶文化,内容之广博,着墨之精妙,情节之细微,作用之巨大,蕴意之深远,文采之斑斓,远远超乎中国所有古典小说之上,为中国小说史上所罕见。以致有人说:“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然而不仅仅如此,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饮茶、对茶的认识、对茶的态度,描写了世俗社会中不同的人,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情感,不同的禀性,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命运。

从古到今,茶,与诗,与禅,与礼仪、与音乐,与美人,与经济,与贸易,与风俗,与交际等等,结下了不解之缘;尤其是在诗人心目中,有着与酒同等的地位。诗人们对茶的褒扬多姿多彩,极其丰富。诗人们用春风之笔蘸着鲜艳的茶露,吟唱的每一个音符,都是发自肺腑的美好感受,都是对这一奇特饮品的真挚热爱。

然而,古代诗人描写春茶的诗词,以及对春茶的赞美,比比皆是,随手可查。譬如,梅尧臣就把春茶与黄金相媲美,他在《答建州沈屯田寄新茶》的诗中说道:“春茶研白膏,夜火焙紫饼。价与黄金齐,包开青箬整。碾为玉色尘,远及芦底井。一啜同醉翁,思君聊引领。”而描写秋茶的诗词,所能读到的就寥寥无几了。不得不说,这是非常遗憾的。

秋茶大都是中低档茶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粗茶。春茶取其精美,秋茶食其苦香。人活在世上,酸甜苦辣咸,人间百味都得尝到。粗茶淡饭,有益健康。知足常乐,既健康又快活,夫复何求?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