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蠡《囚绿记》抒情散文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 陆蠡

【原文】:

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

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的小房间,砖铺的潮湿的地面,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两扇木格子嵌玻璃的窗,窗上有很灵巧的纸卷帘,这在南方是少见的。

窗是朝东的。北方的夏季天亮得快,早晨五点钟左右太阳便照进我的小屋,把可畏的光线射个满室,直到十一点半才退出,令人感到炎热。这公寓里还有几间空房子,我原有选择的自由的,但我终于选定了这朝东房间,我怀着喜悦而满足的心情占有它,那是有一个小小理由。

这房间靠南的墙壁上,有一个小圆窗,直径一尺左右。窗是圆的,却嵌着一块六角形的玻璃,并且左下角是打碎了,留下一个大孔隙,手可以随意伸进伸出。圆窗外面长着常青藤。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当公寓里的伙计替我提了随身小提箱,领我到这房间来的时候,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下来,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安慰,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看水田,我欢喜看草绿。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当我在这小房中安顿下来,我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的面朝墙壁和小窗。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但我并不感到孤独。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我望着这小圆窗,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摺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抑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象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从前我有个时候,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铺的泥土,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绿的芽苗,蕈菌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后来一个友人一边玩一边笑,替我拔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引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

可是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条垂在我的案前。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象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余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我原是打算七月尾就回南去的。我计算着我的归期,计算这“绿囚”出牢的日子。在我离开的时候,便是它恢复自由的时候。

芦沟桥事件发生了。担心我的朋友电催我赶速南归。我不得不变更我的计划,在七月中旬,不说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终于在一天早晨候到了。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么?

【作者简介】:

陆蠡(1909——1942),原名圣泉,浙江天台人,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1933年至1934年在泉州中学教书,同时开始散文写作。1935年起,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担任编辑,业余从事散文创作和翻译。他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被日本侵略者杀害,为祖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从1936年至1940年,先后出版过《海星》、《竹刀》、《囚绿记》三本散文集。

【鉴赏】:

《囚绿记》记述了作者一次奇特的“囚绿”经历,这是一次囚缚生命的经历,也是一次珍爱生命的记载。“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语气舒缓,一下子把读者带到思念的门前。随后作者介绍了他在北平住的那个房间的情况。那个枯涩的季节,苦闷的人生远离了绿色,“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因为绿色“是生命”,“是希望”,“是安慰”,“是快乐”。随后,作者沿着见绿、赏得、囚绿、释绿的途径,为我们展开了他的心灵。作者见到绿色,便毫不犹豫地择“绿”邻,快活地坐在窗前,“天天望着窗口常青藤生长”,和绿叶进行一次又一次默默的对语,不再感到孤独。灵魂在向自然的回归和自然的契合中,悟出了自然的美妙。“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并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

爱之极,便想占为已有。为了“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作者开始了囚绿。是为了“借绿色来比喻葱笼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仰郁的年华。”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但物性难移,绿藤虽被系于案头,“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以抗争自己的命运。执拗地向往阳光,向往窗外。当它获释时,已是细瘦、娇弱,失去了青苍的颜色。作者带着诚挚的祝福和恨疚的心情离开了“绿友”,并寄予深深的思念之情。

作者通过常青藤不屈精神的赞颂,讴歌了绿色的生命,寄寓了作者身陷上海“孤岛”的情思,深沉婉转了地抒发了作者对光明的热爱,同时“绿”已成为一种象征,一种精神源泉,喻示中华民族的生命力的永存不屈,激励人们冲破黑暗的牢笼,奋力奋向光明自由的世界。

文章的构思精巧,抒情深沉婉转,语言优美、清丽。节奏舒缓、沉着而起伏跌宕,显得诗意盎然。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