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莱尔斯,菲利浦作品分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生卒】:1936—

【介绍】:

法国当代著名作家,原样派*文学代表人物。生于法国波尔多市附近的一个富裕的企业家家庭。中学毕业后在凡尔赛耶稣会、巴黎经济与商业学校学习过。50年代中期开始创作,在法国诗人让·凯罗尔主编的《写作》专辑中发表处女作《挑战》(1957),成为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青年作家。1960年春,索莱尔斯*与让-勒内·干格南、雅克·库多尔、布瓦鲁费莱、雷诺·马蒂翁等一些青年作家创办《原样》季刊,他为编委之一,不久出任总编。1961年他以小说《公园》(1961)获得梅迪西文学奖,从此转入新手法的探索。

索莱尔斯创作的第一个时期是50年代中期到1960年创办《原样》之前。主要采用的是以往的心理描写和自然主义的创作手法,并以他卓越的天质,跃上文坛便大受青睐。安德烈·布兰库尔主编的《二十世纪作家》中评论说:“他在同龄作家中是出类拔萃的。”此期作品主要是短篇小说《挑战》,曾获费纳翁文学奖;第1部长篇小说《奇异的孤独》(1958)博得作家弗朗索瓦·莫里亚克、路易·阿拉贡*的赞誉。第二个时期是1960-1963年。此时他的思想发生剧烈变化,倾向于“新小说”派*而采用“新小说”的手法进行创作。此期作品主要有小说《公园》(1961)。1963年发表论文集《媒介》,进入第三个时期创作,倾向于结构主义。此期作品主要有《正剧》(1965)、《逻辑》(1968)、《数》(1968)等。作者把这一时期的作品看做是自己的真正作品,他完全抛弃了传统小说艺术手段。1968年以后,是索莱尔斯创作的第四个时期。一方面继续搞“原样”派文学,追求新奇手法,作品主要有《规则》(1972)、《H》(1973)、《极乐世界》(1974、1981),谈话录《拯救》(1973)和《纽约的幻觉》(1981),而另一方面,索莱尔斯注意研究我国的政治,著有论毛泽东思想的论文《论唯物主义》(1974),还译过毛泽东的词。

索莱尔斯小说表现出强烈的孤独感、幻灭感和绝望感,就连爱情也是如此,仅仅是消遣而已。他在作品中写道:“幸福是一道很快就会被人吃光的菜肴”,“任何事物都不足以使我喜欢,也不足以使我这种甘愿孤独的愿望有所减弱”。“我看到当初自己以为凛然不可冒犯的东西在四面八方纷纷塌陷,而那些为我喜爱的、曾经被我视为永葆青春的事物也纷纷腐烂变质,好象人们都联合起来跟我作对似的。”这种孤独感、幻灭感与绝望感产生了“既渴望做成什么事儿但又讨厌实际行动的矛盾心理。无法解答,自相矛盾”的思想,“人是无所适从的”思想反映出当代西方世界普遍存在着的精神空虚的时代症状,也一直左右着索莱尔斯的文学创作。这种“无所适从”也常常使索莱尔斯在写作上的不断创新,而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来。著名作家雅克莉娜·皮亚蒂埃评论索莱尔斯的作品时说,他的书“不是那种娱乐性的供大众消遣的书。我在其中听到了几个世纪纷纷攘攘的喧哗声。所有的文学描写手法都在书中有所表现,史诗的、抒情诗的、戏剧的、梦幻般的、超感觉的、滑稽可笑的……我认为在讽刺和嘲笑的运用方面,这本书象《启示录》和《人间喜剧》一样,是一份宝贵的财富”。索莱尔斯否定以往文学的体裁,抛弃以往文学的人物和情节,在行文中常加入一些评论、名人格言、自传片断、历史轶事、粗话、文字游戏等。他的描写富于喜剧色彩。他的作品甚至取消了标点符号,作品亦不分段落、章节。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