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人间词话·虽高意境弱》经典解读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王国维《人间词话·虽高意境弱》经典解读

虽高意境弱

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也。

王国维一直对姜夔是有遗憾的,所以他对姜夔的感情,好像面对一个有天赋却不争气的学生一样,总是时时留恋牵挂。他遗憾的是这个人的词格调虽高,却无意境。也就是说,他的词空有其壳,尽管外表长得好看,却内涵不足,终难成为一流的作品。

文字是窥见一个人心灵的窗口。

读姜夔的词,剥去他的清空,剥去他的灵巧,总觉得他的词后面,是一颗很难直面众人的心。他的心似乎总是压抑着,压抑的是他内心所有的可以值得倾诉的一切情感。

从他的词里面,似乎那些惊心动魄的情感,他从不愿意在词里表达出来,像害怕伤害到自己自尊一样地藏着掖着。

这清高空灵的外表下面是极其敏感而脆弱的灵魂。

不愿意以自己的真面目示人,也不愿意在人前流露自己最真实的喜怒哀乐。如把自己表达得过于直白,就好像是揭了自己的底。姜夔,是一个十分害怕面对自己最真实境遇的人。

也许宋朝里没有比姜夔更无作为的词人。

文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为仕为官,方显男儿作为。

姜夔一生也积极考取功名,但是每次考都是名落孙山。打击是一把沉重的榔头,在它的敲击下,姜夔的信心全都消失了,对于做官,出于自尊,他便彻底地放弃了。

做官无望,文人一生再难施展才能。

放弃了这一样,但是手中还可以握着另外的寄托。

哪怕像“奉旨填词”的柳永,厚着脸皮打着皇帝的旗号,流连于歌妓酒院,即便一生穷困潦倒,也总算是尽显风流。

姜夔是放不开。他从来就放不开自己,蚕茧般包裹着内心,流露在脸上的总是一丝苦楚的清笑。

姜夔是书香门第出身,这是他身上总有贵族气质的原因。而他少年丧父,生活上终身困顿,甚至有时候到了食宿有上顿便无下顿的境况。在他的放不开里,或许还有着骨子里因为贫寒而深深的自卑。

少年丧父,是自卑的开端,若是在仕途上顺利的话,也许还能开拓他的心境若莲花绽开,可是命运于他,是太不公平了。

面对坎坷,他是不能呼号的。他若呼号,便是丧家之犬,会连书香门第最后的一点尊严都消失殆尽。

他习惯了隐忍,顺应于命运的流变。他始终只是满不在乎的表情,以清心寡欲的态度去面对。

这样或许能够保护着仅存的尊严。

轻描淡写始终难掩心头落魄,却也能以清高之品格、清冷之心肠来抵挡。

在他的词里,几乎没有提及自己的情感。他不若苏轼般情深意浓,亡妻十年,还要:“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他的妻子,从来没有出现在他的词中,想必他的婚姻生活也是不如意,难有文人应得的红颜夜伴书灯旁的浪漫生活。

“酒祓清愁,花消英气。”或许更多的是姜夔的一个生活状态,抑郁往回,始终都不能解脱,艰难不如意,已经是他的宿命。

这样的生活状态,已是难有所求,更何况,老天爷从未给予过他些许美好。

于是,三十多岁时,诗人萧德藻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不知道生活上一筹莫展的他,怎会如此轻易地答应了这门亲事,难不成他对这位女子一见钟情吗?那为什么他的词中从来没有妻子存在过的痕迹,也看不出他婚后精神状态的改变?还是仅仅为了感谢朋友的好意呢?不得而知。

读起来轻快的也便是类似于这样的情词:

琵琶仙

姜夔

双浆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歌扇轻约飞花,娥眉正奇绝。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鴂。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

又还是、宫烛分烟,奈愁里匆匆换时节。都把一襟芳思,与空阶榆荚。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

从词的意境来说,想必那是他少年时期最为幸福的事情了——在合肥偶遇两名善弹琵琶的歌妓,两姐妹陪他漫游湖山,何等惬意,但是也很快在人生之漫漫路途分道扬镳。

似乎他人生最难忘的快乐,便是如此。此后他还写过几十首回忆合肥的情词,比如《鹧鸪天》:“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根据词的序言,乃是元旦记梦之作,词中还流露出爱已成空,徒为相思之遗憾。

但是他的遗憾便只是遗憾,姜夔的性格注定了他人生有诸多悲剧色彩。

他没有勇气承担爱的责任,连自己都承担不起的人,只活在清高孤赏的模具里,难能嗅爱之幽香。

而据说他的《暗香》和《疏影》也是写给歌妓小红的。小红曾是范成大家里的歌妓,姜夔造访范成大之时,两人情投意合,范成大便将小红送与姜夔。

当时姜夔带着小红回家的时候,还写了一首《过垂虹》以秀恩爱:“自琢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廿四桥。”

但是最终,姜夔一如既往的贫困生活,还是把他重燃的爱情之火摧毁了。他不愿意小红和他受苦,便把她嫁给有钱人。小红哭喊着不愿意的时候,他便跪地求饶说:“求你了,让我把你卖掉吧,卖了你,我就有银子买米了。”言及至此,伤人之心恐到了哀莫大于心死了吧,小红无语,只得无奈离去。

人穷总是志短,他的意境总难有辛弃疾、苏轼般豪壮开阔,哪怕是学,也只是学到皮肉,难学到骨。辛弃疾曾写《永遇乐·千古江山》,姜夔特地也和了一首《永遇乐·云隔迷楼》。其中:“数骑轻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也。”虽句意开阔,但总是文字流于表面,缺乏武将豪壮之胸襟。

一个人外表清高,却难掩骨子里的软弱无奈。所以在词中,他的低吟浅唱,恰似一首为自己生活境况如此窘迫的辩护词,也是一座为掩饰自己自认为的卑下所竖立的牌坊。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