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顾志华
《文献通考》三百四十八卷,元马端临著。这是继《通典》、《通志》二十略之后又一部专门论述历代典章制度的著作,记载自上古起至南宋宁宗嘉定末年为止。全书以杜佑《通典》为蓝本,唐玄宗天宝以前,在《通典》原有的基础上加以增补,天宝至南宋宁宗嘉定末年,则广泛搜集材料编纂而成。其中以宋代制度最为详细。这书所以名为《文献通考》,是指明他所依据的材料,不外两个来源:一为书本的记载,即是“文”也;一为学士名流的议论,即是“献”也。《文献通考》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是我们了解宋以前的历代典章制度的重要工具书,直到今天,仍具有较大的价值。
马端临,字贵与,江西乐平人。生于1254年(宋理宗宝祐二年),卒于1322年(元英宗至治二年),一说卒于1324年(元泰定帝泰定元年),年七十左右。其父马廷鸾南宋末年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后因与贾似道不合,遂辞官还家。他是一个学问很渊博的人,晚年专心从事著述,著有《读史旬编》、《六经集传》、《语孟会编》、《楚辞补记》等书。马端临从小在他父亲的督促下用功读书,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为他后来撰写《文献通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马端临十九岁便以荫授承仕郎,二十岁时漕试得第一。1276年,元军攻陷南宋国都临安,他才二十三岁。南宋亡后,他一直在家隐居,只有很短的时间出任慈湖书院和柯山书院的山长。马端临的著作主要有《文献通考》、《义根守墨》、《大学集传》、《多识录》等几种。影响最大,价值最高的即是《文献通考》。马端临开始编写此书,大约是在1285年(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前后,到1307年(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全书才完成,整整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
《文献通考》分类详细,条理清晰,全书共分为二十四考:《田赋考》七卷、《钱币考》二卷、《户口考》二卷、《职役考》二卷、《征榷考》六卷、《市籴考》二卷、《土贡考》一卷、《国用考》五卷、《选举考》十二卷、《学校考》七卷、《职官考》二十一卷、《郊社考》二十三卷、《宗庙考》十五卷、《王礼考》二十二卷、《乐考》二十一卷、《兵考》十三卷、《刑考》十二卷、《经籍考》七十六卷、《帝系考》十卷、《封建考》十八卷、《象纬考》十七卷、《物异考》二十卷、《舆地考》九卷、《四裔考》二十五卷,合计三百四十八卷。其中十九考是参照《通典》而作的,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八考系从《食货典》析出;选举、学校二考系从《选举典》析出;郊社、宗庙、王礼三考系从《礼典》析出;兵、刑二考系从《兵刑典》析出;舆地考是《州郡典》改称;四裔考是《边防典》改称;职官、乐二考是《通典》所原有的。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五考为《通典》“未有专论,而采摭诸书以成之者也”(《文献通考·自序》)。《经籍考》采录历代各种书目;《帝系考》叙历代帝王姓氏出处及其统治时期;《封建考》叙历代封爵建国事略;《象纬考》叙历代天象情况;《物异考》叙历代各项事物灾异变化。每一考都按时代排比,前有小序,说明著述的成规,考订的新意;后附按语,阐发自己的见解。马端临是很看重按语写作的,由于他能够贯穿古今,进行归纳,结论往往比较精当。《文献通考》材料比《通典》详备,内容比《通典》丰富,它包括了宋宁宗以前历代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各方面的情况,给后代学者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所以明清以来的史学家对《文献通考》都比较重视。
马端临的史学思想是进步的,他继承了杜佑、郑樵的史学传统,并有所发展。杜佑《通典》首列食货典,说明了对社会经济的重视。马端临继承了杜佑的重农思想,进一步把食货典分为八考,占全书类目的三分之一,他以田赋为首,钱币、户口、职役等次之,共计二十七卷,内容上更为详细,篇幅上有了增加。社会经济对国家的统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马端临认识到这一点,表明他是有政治眼光的。《通典》中礼典占了全书篇幅的二分之一,马端临虽把礼典分为三考,但篇幅上削减了不少,只占全书的六分之一。这一方面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马端临对封建礼制的看法。马端临与杜佑、郑樵一样,反对充满迷信色彩的五行学说。杜佑在《通典》中去掉了五行志,郑樵斥阴阳五行学说为“妖学”,马端临则客观地进行了分析,他不同意过去所谓“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的迷信说法,认为这不过是事物的反常现象,给它以正名,“不曰妖,不曰祥,而总名之曰物异”(《文献通考·自序》),他用反常现象来解释物异,并以物异来代替灾祥,把一切灾祥都归之于不常见的自然存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马端临还发展了郑樵的“会通”观点,他不只把“会通”运用于历史编纂学,仅仅强调历史记载的时代相续,历史资料的融汇贯通,而且把它运用到历史问题的研究上。他注意历代典章制度发展变化的相互关系,“如汉之朝仪官制,本秦规也,唐之府卫租庸,本周制也”(《文献通考·自序》);他重视文献资料的甄别选择,要求从可靠的文献资料中得出恰当的结论。他指出:“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其载诸史传之记录而可疑,稽诸先儒之论辩而未当者,研精覃思,悠然有得,则窃著己意,附期后焉。”(《文献通考·自序》)如果说郑樵的“会通”仅仅是一种处理史书的方法,那么马端临的“会通”则发展成了一种研究历史的方法,这是一个进步,也是马端临对史学发展的一个贡献。
马端临是一个具有爱国思想的史学家。他生活在宋元之际,亲身经历了王朝的变更,对南宋的灭亡,是有着切肤之痛的。元朝建立后,他始终不仕,有很高的气节。他认识到南宋的灭亡,主要是由于统治阶级的腐败和无能造成的,他特别痛恨南宋统治者的荒淫无耻,因此在他的著作里充分暴露了宋代的黑暗统治,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故国山河的怀念和对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热爱。《文献通考》的写作,清楚地表明了他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思想,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他努力探索宋代社会制度的得失,希图找出南宋灭亡的原因,所以详细地记载了宋代的各种典章制度,并认真作了评价,这些材料有不少是《宋史》和当时其他著作所没有的,这使得《文献通考》对于我们研究宋代政治经济制度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马端临的治学态度很踏实,他几十年如一日,认真读书,刻苦著述,他认为记载在书里的每一条材料都应该是真实可靠的,决不能凭空臆造,“虽圣人亦不能臆为之说也”(《文献通考·自序》)。他虽然引用了很多前人的著作,但并不迷信古人,死抄书本,他善于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是很可贵的。当然,马端临毕竟是一个封建时代的学者,他的著作要受到他立场、观点的制约。他撰写《文献通考》,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归根结蒂,其目的仍是为了使封建统治能更久远地持续下去。马端临以一人之力,完成了《文献通考》这部巨著,这是很不容易的。但由于全书规模宏大,门类繁多,失误和遗漏之处,在所难免。如田赋考载唐代租庸调法,漏掉了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后其法屡变的情况,《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举出了不少这样的例子。另外,有的部分也缺乏独创性,如职官考几乎照录《通典》之文,舆地考完全本于欧阳忞的《舆地广记》等。
《文献通考》于1322年(元英宗至治二年)在饶州路首先刊行。当时马端临还在世,他亲自前往进行了校勘。现在流传下来的最早的本子是元英宗泰定年间西湖书院刻的元明递修本。明清两代,《文献通考》的刊本很多,比较著名的有1521年(明武宗正德十六年)建阳刘洪慎独斋的校正本、1524年(明世宗嘉靖三年)的司礼监刊本、1747年(清高宗乾隆十二年)的武英殿刊本和1859年(清文宗咸丰九年)的崇仁谢氏刊本。目前最通行的版本是1935年至1937年上海商务印务馆万有文库二集的《十通》合刊本。《文献通考》影印精装两册,后附有考证三卷。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