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谬数卷十四》译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谬数卷十四

谬数卷十四

【原文】

似石而玉,以镈为刃。去其昭昭,用其冥冥。仲父有言,事可以隐。集《谬数》。

【译文】

宝玉有时看上去像石头,戈戟的柄套有时也能作为兵刃。去掉明显可见的一面,运用幽深隐秘的一面。管仲曾经说过:成事要有所隐蔽。因此集《谬数》卷。

周武王假设戍名

【原文】

武王立重泉之戍,令曰:“民有百鼓①之粟者不行。”民举所最聚也。粟以避重泉之戍,而国谷二十倍。见《管子》。

【译文】

周武王征调百姓赴重泉戍守,并下令说:“凡百姓中有人捐谷一百鼓的,可以免征调。”百姓为免征调,纷纷捐出家中所有积谷来避免去重泉防守,一时国库的米粮暴增二十倍。事见《管子》一书。

【注释】

①鼓:约为先秦的量器。

【梦龙评】

假设戍名,欲人惮役而竟收粟,倘亦权宜之术,而或谓圣王不应为术以愚民,固矣!至若《韩非子》谓,汤放桀欲自立,而恐人议其贪也,让于务光,又虞其受,使人谓光曰:“汤弑其君,而欲以恶名予子。”光因自投于河;文王资费仲而游于纣之旁,令之间纣以乱其心,此则孟氏所谓“好事者为之”。非其例也。

【解评】

武王假借征调百姓戍守远地为名,想借百姓恐惧离乡的心理,征收谷粟充实国库,这只是一时权宜的做法。可见有时隐藏自己的目的,用另一种方法来达到目的,也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

东方朔喻上罢方士

【原文】

武帝好方士,使求神仙、不死之药。东方朔乃进曰:“陛下所使取者,皆天下之药,不能使人不死;唯天上药,能使人不死。”上曰:“天何可上?”朔对曰:“臣能上天。”上知其谩诧,欲极其语,即使朔上天取药。朔既辞去,出殿门,复还曰:“今臣上天似谩诧者,愿得一人为信。”上即遣方士与俱,期三十日而返。朔既行,日过诸侯传饮,期且尽,无上天意,方士屡趋之,朔曰:“神鬼之事难豫言,当有神来迎我。”于是方士昼寝,良久,朔遽觉之曰:“呼君极久不应,我今者属从天上来。”方士大惊,具以闻,上以为面欺,诏下朔狱,朔啼曰:“朔顷几死者再。”上曰:“何也?”朔对曰:“天帝问臣:‘下方人何衣?’臣朔曰:‘衣虫。’‘虫何若?’臣朔曰:“虫喙髯髯类马,色邠邠类虎。’天公大怒,以臣为谩言,使使下问,还报曰:‘有之,厥名蚕。’天公乃出臣。今陛下苛以臣为诈,愿使人上天问之。’上大笑曰:“善。齐人多诈,欲以喻我止方士也。”由是罢诸方士不用。

【译文】

汉武帝喜好长生不老之术,派遣方士到各地访求长生不老药。东方朔于是上奏道:“陛下派人访求的仙药,其实都是人间之药,不能使人不死。只有天上的药才能使人不死。”武帝说:“天怎么能上得去?”东方朔说:“臣能上天。”武帝知道东方朔在胡说吹牛,想借机让他出丑难堪,于是下令命东方朔上天取药。东方朔领命拜辞离宫,刚走出殿门又返回宫说:“现在臣要上天取药,皇上一定会认为臣胡说吹牛,所以希望皇上能派一个人随臣同往,作为人证。”武帝就派一名方士与东方朔一起上天取药,并约好三十天后返回。东方朔离宫后,日日与大臣们赌博饮酒。眼看三十天的期限就要到了,他还没有上天的意思,随行的方士就多次催促他。东方朔说:“神鬼行事凡人难以预料,神会派使者迎我上天的。”方士无可奈何,只好白天睡大觉。过了很久,东方朔猛然将他摇醒,说:“我叫你很长时间你都不醒,我刚从天上返回。”方士一听大吃一惊,立即进宫上奏武帝。武帝认为东方朔一派胡言,犯欺君之罪,下诏将东方朔下狱。东方朔哭着说:“臣两度徘徊在生死关口险些丧命。”武帝问:“怎么回事?”东方朔回答说:“天帝问臣:‘老百姓穿的是什么衣服?’臣回答说:‘虫皮。’又问:‘虫长得什么样子?’臣说:‘虫嘴长有像马鬃般的触须,身上有虎皮般彩色斑纹。’天帝听了大为生气,认为臣胡言欺骗他,派使者下凡界探问。使者回来报告说:‘确有此事,虫子名叫蚕。’这时天帝才释放臣返回凡间。现在陛下如果认为臣欺骗皇上,请派人上天查问。”武帝听了大笑:“好了。齐人生性狡诈,你不过是想用譬喻的方法劝朕不要再听信方士之言罢了。”从此武帝罢免诸方士,不再重用他们。

【解评】

有人评价汉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是说汉武帝内心中有很多想要的东西,但满嘴又是仁义道德。汉武帝想长生不老,被东方朔这么一番戏弄也起了作用,不再迷信方术。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克制。

傅珪巧遏赐田

【原文】

康陵好佛,自称“大庆法王”。外廷闻之,无征以谏。俄内批礼部番僧请腴田千亩,为大庆法王下院,乃书“大庆法王与圣旨”。傅尚书珪佯不知,执奏:“孰为大庆法王者,敢并至尊书,亵天子、坏祖宗法,大不敬!”诏勿问,田亦竟止。

【译文】

明朝宪宗笃信佛法,自称“大庆法王”。官员们虽有耳闻,却无法证实而加以劝谏。不久,礼部接到宫中传来的圣旨,说西番和尚请求赏赐良田千亩,作为大庆法王专用的寺院,署名为“大庆法王的圣旨”。尚书傅珪故意假装不知谁是大庆法王,上书启奏:“有人自称大庆法王,竟敢与皇上并列下圣旨,亵渎天子,破坏祖宗国法,大大不敬。”宪宗看了傅珪的奏章,下令不可再追问此事,而赐良田事也无人再提起。

【解评】

傅珪不动声色,遏制了赐田之事,这与他隐蔽的智慧是分不开的。他巧妙地运用隐藏的智慧达到目的,在某种程度上说,就如同棋手一样,每一盘总有输赢,输赢的关键就在于你隐藏得深不深。

老胥为妓免死

【原文】

洪武中,驸马都尉欧阳某偶挟四妓饮酒。事发,官逮妓急。妓分必死,欲毁其貌以觊万一之免。一老胥闻之,往谓之曰:“若予我千金,吾能免尔死矣。”妓立予五百金。胥曰:“上位神圣,岂不知若辈平日之侈,慎不可欺,当如常貌哀鸣,或蒙天宥耳。”妓曰:“何如?”胥曰:“若须沐浴极洁,仍以脂粉香泽治面与身,令香远彻,而肌理妍艳之极。首饰衣服,须以金宝锦锈,虽私服衣裙,不可以寸素间之。务尽天下之丽,能夺目荡志则可。”问其词,曰:“一味哀呼而已。”妓从之。比见上,叱令自陈,妓无一言。上顾左右曰:“榜起杀了。”群妓解衣就缚,自外及内,备极华烂,缯采珍具,堆积满地,照耀左右,至裸体,装束不减,而肤肉如玉,香闻远近,上曰:“这小妮子,使我见也当惑了,那厮可知。”遂叱放之。

【译文】

明太祖洪武年间,有个姓欧阳的驸马都尉,偶尔有一次召了四名妓女陪酒,不料消息外泄,官府奉命搜捕陪酒的妓女。由于官府搜捕很急,妓女们料想自己必死无疑,就想毁容,希望能侥幸保住一命。有一个官府的老文书听说妓女们的遭遇,就对她们说:“只要肯给我一千两银子,我就能免你们不死。”妓女们立即先付了五百两银子。老文书说:“当今圣上英明,哪会不清楚干你们这行的人平日奢侈挥霍的情形,所以千万不可欺瞒。你们的言行打扮应和平常一样,见了皇上,只要哭泣,或许可得到皇上的宽恕。”妓女们问:“具体怎么做呢?”老文书说:“先彻底洗净全身,再用香水脂粉调理颜面和身体,让远近的人都能闻到你们身上的香味,使全身的肌肤散发出动人艳丽的光泽。身上所穿戴的衣物首饰,更是非绫罗绸缎、金玉珠宝不可,即使是贴身的内衣,也丝毫马虎不得。务必要极尽华丽,让男人见了无不心荡神驰。”妓女们问应该说什么,老文书说:“只是一味低头哭泣就行了。”妓女们都按照他的计划来做。等见了皇上,皇上叱令妓女自陈罪状,妓女没有一个说话的。皇上对左右侍卫说:“把她们绑起来杀了。”妓女们听了宽衣就缚,只见她们从外服到贴身衣裤,无不华丽至极,身上所佩戴的饰物更是堆了一地,光彩夺目,等到快脱光衣服时,装扮仍然华丽,而肌肤如玉,阵阵香气袭人。皇上说:“这些女子,即使是朕见了都不免被迷惑,欧阳驸马也就可想而知了。”于是下令释放了那四名妓女。

【解评】

老文书可谓深沉老练,他偏重于行为方式及特点,即看待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和价值取向,因此能够从中洞察他人的心理,其智可谓高也。

王振造佛之计

【原文】

北京功德寺后宫像极工丽。僧云,正统时,张太后常幸此,三宿而返。英庙尚幼,从之游。宫殿别寝皆具。太监王振以为,后妃游幸佛寺,非盛典也,乃密造此佛。既成,请英庙进言于太后曰:“母后大德,子无以报,已命装佛一堂,请致功德寺后宫,以酬厚德。”太后大喜,许之,命中书舍人写金字藏经置东西房。自是太后以佛、经在,不可就寝,不复出幸。

【译文】

北京城的功德寺,后宫供奉着一座极其巍峨华丽的佛像。和尚说,明英宗正统年间,张太后常游幸功德寺。有一次曾在寺中住了三夜才回宫。当时英宗年纪还小,常随太后游寺,寺内宫殿中的住宿用品全都有。太监王振认为后妃常游幸佛寺不合朝廷礼制,于是暗中命人打造佛像。佛像完成后,王振请英宗呈给太后,说:“母后大德,儿臣无以为报,特命人打造一尊佛像,请母后恩准将佛像安置于功德寺后宫,以酬谢母后的深厚恩德。”太后听了非常高兴,立即答应,并命中书舍人用金字抄写经书放在东西两侧厢房。从此太后因厢房供有佛经,不适合住宿,就不再游幸功德寺。

【梦龙评】

君子之智,亦有一短。小人之智,亦有一长。小人每拾君子之短,所以为小人;君子不弃小人之长,所以为君子。

【解评】

即便是被尊称为君子,他们的大智中难免会有短处,而那些受人唾弃的小人,他们的小智中也会有长处。所以,我们不要片面去看待一个人或一件事。

苏秦激将显才华

【原文】

苏秦、张仪尝同学,俱事鬼谷先生。苏秦既以合纵显于诸侯,然恐秦之攻诸侯败其约,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使人微感张仪,劝之谒苏秦以求通。仪于是之赵,求见秦。秦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以子才能,乃自令困辱如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去之。仪大失望,怒甚,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苏秦言于赵王,使其舍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舍人乃辞去,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苏秦也。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今君已用,请归报。”张仪曰:“嗟乎!此吾在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我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自是终苏秦之世,不敢谋赵。

【译文】

苏秦与张仪两人曾一同求学,而且都是鬼谷先生门下的学生。苏秦虽以说动六国君王同意缔结合纵盟约来抗秦而扬名于诸侯国,但仍担心秦国会抢先攻打诸侯,使盟约在还没有缔结前就遭破坏。考虑到没有可派遣去阻止秦国发动战事的人,苏秦就暗中派人指引张仪,劝他拜谒苏秦,以求显达。于是张仪来到赵国求见苏秦。苏秦一面命门客不许为张仪引见,一面又暗中想尽各种法子使张仪不能离开赵国。几天后,苏秦终于答应接见张仪,见了面却让他坐在堂下,赐他与仆妾同样的食物,接着责备他说:“以你的才能,竟让自己落得如此穷困潦倒的地步!凭我今天的地位,难道不能向赵王推荐你,使你富贵显达吗?只是你实在不值得我收留在赵国罢了!”说完命张仪离开。张仪大失所望,非常愤怒,他心想各诸侯中没有一个值得他投效效力的,只有秦国能羞辱赵国,于是就去投靠秦国。苏秦一面向赵王禀告张仪入秦之事,一面派家人暗中尾随张仪,和他投宿同一客栈,慢慢接近他,并供给他车辆、马匹及金钱。张仪才得以见到秦惠王。秦惠王奉张仪为客卿,与他商议如何攻打诸侯之事。这时那位帮助张仪的友人却向他辞别。张仪说:“靠您的帮助,我才得以显贵,现在正是我报答您的时候,您为什么要离去呢?”友人说:“我并不是您的知己,您的知己是苏秦。苏秦担心秦国攻打赵国会破坏合纵的盟约,认为非您不能掌握秦国政权,所以故意激起你奋发的心志,派我暗中资助您。现在你已得到秦王重用,请让我回去向苏秦报告。”张仪听完友人的这番话,说:“唉,这都是我们一起学过的谋术,现在苏先生应用在我身上,而我竟然一直没有领悟到,我实在不如苏先生聪明啊!现在我刚被任用,怎么会图谋攻打赵国呢?请您替我谢谢苏先生,只要苏先生在,我怎敢奢谈攻打赵国,又怎么有能力和他作对呢?”果真,苏秦在世时,张仪不敢图谋攻打赵国。

【梦龙评】

绍兴中,杨和王存中为殿帅。有代北人卫校尉,曩在行伍中与杨结义。首往投谒,杨一见甚欢,事以兄礼,且令夫人出拜,款曲殷勤。两日后忽疏之,来则见于外室,卫以杨方得路,志在一官,故间关赴之,至是大失望。过半年,疑为人所谮,乃告辞。又不得通,或教使伺其入朝回,遮道陈状,杨亦略不与语,但判云:“执就常州于本府某庄内支钱一百贯。”卫愈不乐,然无可奈何,倘得钱,尚可治归装,而不识杨庄所在,正彷徨旅邸,遇一客,自云:“程副将,便道往常、润,陪君往取之。”既得钱,相从累日,情好无间,密语之曰:“吾实欲游中原,君能引我偕往否?”卫欣然许之,迤逦至代郡,倩卫买田:“我欲作一窟于此。”卫为经营,得膏腴千亩,居久之,乃言曰:“吾本无意于斯,此尽出杨相公处分,初虑公贪小利,轻舍乡里,当今兵革不用,非展奋功名之秋,故遣我追随,为办生计。”悉取券相授,约直万缗,黯然而别。此与苏秦事相类。

按苏从张衡,原无定局。苏初说秦王不用,转而之赵,计不得不出于从。张既事秦,不言衡不为功,其势然也。独谓苏既识张才,何不贵显之于六国间,作自己一帮手,而激之入秦,授以翻局之资,非失算乎?不知张之狡谲,十倍于苏,其志必不屑居苏下,则其说必不肯袭苏套,厚嫁之于秦,犹可食其数年之报;而并峙于六国,且不能享一日之安。季子料之审矣。若杨和王还故人于代北,为之谋生,或豢之以待万一之用也。英雄作事,岂泛泛哉!

杨和王有所亲爱吏卒,平居赐予无算,一旦无故怒而逐之,吏莫知其罪,泣拜而去,杨曰:“无事莫来见我。”吏悟其意,归以厚赀俾其子入台中为吏,居无何,御吏欲论杨干没军中粪钱十余万,其子闻之,告其父,父奔告杨。即县札奏,言军中有粪钱若干,桩管某处,惟朝廷所用。不数日,御失疏上,高宗出存中札子示之,坐妄言被黜,而杨眷日隆。其还故人于代北,亦或此意。

【解评】

一个人的发展过于顺利,那么他的才能就不易显露出来。只有让他在曲折中发展,才能够激发他的斗志,展现他的才能。

王忠嗣应付安禄山

【原文】

王忠嗣,唐名将也。安禄山城雄武,扼飞狐塞,谋为乱,请忠嗣助役,欲留其兵。忠嗣先期至,不见禄山而还。

【译文】

王忠嗣是唐朝名将。当初安禄山筑雄武城,扼守飞狐要塞,预谋反叛,他希望王忠嗣助他早日完工,并想征调王忠嗣的兵力来增加自己的兵力。王忠嗣不便直接拒绝,只好比两人约定见面的日期早到,事后再宣称因碰不到安禄山,只好率军而回。

【解评】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事让你不便直接拒绝,你不妨学学王忠嗣的方法,既不违背承诺,也不会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

王守仁大度明智

【原文】

逆濠反,张忠、朱泰诱上亲征,而守仁擒濠报至。群奸大失望,肆为飞语中公,又令北军肆坐慢骂,或故冲导以起衅。公一不为动,务待以礼,预令巡捕官谕市人移家于乡,而以老羸应门。始欲犒赏北军,泰等预禁之,令勿受。守仁乃传谕百姓:北军离家苦楚,居民当敦主客礼。每出遇北军丧,必停车问故,厚与之榇,嗟叹乃去。久之,北军咸服。会冬至节近,预令城市举奠。时新经濠乱,哭亡酹酒者,声闻不绝。〔边批:好一曲楚歌。〕北军无不思家,泣下求归。

【译文】

明朝时,朱宸濠谋叛,张忠、朱泰极力劝诱武帝亲征,而这时王守仁擒获朱宸濠的捷报已传抵京城。奸臣们不免大失所望,一面大肆在朝中散播流言中伤王守仁,一面又纵容北军肆意谩骂,甚至故意冲撞王守仁的仪仗,想挑起事端。王守仁面对这种情况不为所动,反而更加以礼相待。他先命巡捕官通知城中百姓搬迁到乡下暂住,而派老弱体衰的人看守屋舍。继而犒赏前来的北军,但朱泰等人事先已训令北军,不得接受王守仁的犒赏。于是王守仁便下达指示告诉百姓:北军远离家乡,生活艰苦,百姓应尽地主之礼仪,厚待北军。王守仁每次外出遇北军有丧亡时,一定停车问明缘故,并给钱厚葬,长声叹息后才离去。经过一段日子,北军都被王守仁的盛情所感动。当时冬至将到,王守仁命百姓在城中举行祭奠,哀悼亡灵。当时因刚经历朱宸濠兵变的战乱,因此以酒祭拜死者的哀泣声不绝于耳。北军听了,没有不想念家乡的,纷纷流着泪要求返乡。

【解评】

北军的到来,本来气势汹汹,但王阳明用人之常情来感化他们,使得他们无心再待在南方。所以,事情有时候要用手段来解决,有时候却要用人情来感化。

田成子负囊随子皮

【原文】

鸱夷子皮①事田成子。田成子去齐,走而之燕。鸱夷子皮负传而从,至望邑。子皮曰:“子独不闻涸泽之蛇乎?涸泽,蛇将徙,有小蛇谓大蛇曰:‘子行而我随之,人以为蛇之行者耳,必有杀子,不如相衔负我以行,人必以我为神君也。’今子美而我恶,以子为我上客,千乘之君也;以子为我使者,万乘之卿也。子不如为我舍人。”田成子故负传而随之,至逆旅,逆旅之君待之甚敬,因献酒肉。

【译文】

鸱夷子皮侍奉田成子时,一天,田成子离开齐国前往燕国。鸱夷子皮背着行囊一路随行,来到望邑。子皮说:“您没有听说过涸泽之蛇的故事吗?干涸的沼泽,蛇将要迁移,有一条小蛇对大蛇说:‘你在前走,我跟随在后,人们见了只会认为我们是逃难的,一定会抓来杀了你;不如你背着我走,那么人们一定会以为我是神君,就不敢随意冒犯我们了。’今天您体面我卑微,如果您是我的上客,那么别人就会认为我是一位千乘之国的君主;如果您是我的使者,别人就会以为我是万乘之君的公卿。所以您不如充当我的门客吧。”于是田成子背着行囊跟随在子皮之后一路前行,两人来到一家旅店,旅店老板见这随从仪表不凡,对他们非常恭敬,并立即拿出酒肉殷勤招待。

【注释】

①鸱夷子皮:春秋越国名臣范蠡的自号。

【解评】

这是用反常之举来暗示自己的身份不同寻常,其根本在于摸透了人们的惯性思维,因而才会取得成功。

唐太宗调和之智

【原文】

薛万彻尚丹阳公主。太宗尝谓人曰:“薛驸马村气。”主羞之,不与同席数月。帝闻而大笑,置酒召对握槊,赌所佩刀。帝佯不胜,解刀以佩之。罢酒,主悦甚,薛未及就马,遽召同载而还,重之逾于旧。

【译文】

唐朝人薛万彻娶丹阳公主为妻。有次唐太宗李世民对人说:“薛驸马有些土气。”公主听后觉得很羞愧,竟然几个月都不和驸马一起吃饭。太宗听说这事不由大笑,一日设宴召驸马与公主前来饮酒。宴中,太宗与驸马比矛,并以身上所戴佩刀为赌注。太宗故意输了比赛,解下身上佩刀挂在薛万彻身上。酒宴结束后,公主非常高兴,驸马还没有来得及骑上坐骑,公主就召驸马与她同车回府,从此两人重归于好,感情更胜往日。

【梦龙评】

省却多少调和力气。

【解评】

太宗此举,省却了很多调节的力气。

狄青宽宏大量

【原文】

陕西豪士刘易多游边,喜谈兵。韩魏公厚遇之。狄青每宴设,易喜食苦马菜,不得,即叫怒无礼。边地无之,狄为求于内郡。后每燕集,终日唯以此菜啖之。易不能堪,方设常馔。

【译文】

陕西豪士刘易常游边境,喜欢谈论兵事,深得韩魏公的厚爱。狄青也经常设宴款待他。刘易喜欢吃苦马菜,如果席中没有这道菜,就会大声叫骂,甚是无礼。可是边境一带没有苦马菜,于是狄青派人专程到内地寻找。后来,每次请刘易吃饭,餐餐都只有这道苦马菜。直到刘易不能忍受,狄青才下令菜色恢复正常。

【解评】

这正是狄青为人处世的智慧之处。他如果与刘易斤斤计较,在刘易大闹军营时处治他,不仅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还会影响自己负责的边防事业。他现在这样做,不仅收服了刘易,而且收服了其他将领、士兵。

王安石还藤床

【原文】

王舒王越国吴夫人①性好洁成疾,王任真率,每不相合。自江宁乞骸归第,有官藤床,吴假用未还,郡吏来索,左右莫敢言。王一旦跣而登床,偃仰良久。吴望见,即命送还。

【译文】

王安石的妇人吴夫人有洁癖,王安石则任其自然,不加修饰,常常与她合不来。王安石自江宁辞官回到故居旧宅居住。他家有张官府的藤床,吴夫人借来后就一直没有归还,郡吏多次前来索讨都空手而回,左右侍从之人没有一个敢说话。有一天,王安石光着脚跳上床,并在上面躺了很久,吴夫人见了,立即命人将床送还。

【注释】

①王舒王越国吴夫人:宋徽宗崇宁间,追封王安石为舒王。其妻吴氏封越国夫人。

【解评】

夫人占着江宁府衙的藤床不肯还,这时,如果王安石硬和她要的话,一定会吵起来。可是王安石利用夫人有洁癖这一点,光脚踩藤床,还把藤床搞得乱七八糟,使夫人一看就恶心。这样,夫人果然把藤床还了回去。因此,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情时,用普通的方法办不到的事情,就可以采用像王安石一样活的方法,不必一条路走到黑,一种办法不成,就换另一种,一题多解嘛!对待不同的人要针对他们不同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唯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轻松解决问题。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