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为政用典名句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

——《在新疆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习近平同志多次表示,他很喜欢苏轼的这一句话。历史上有很多类似教训:唐代开元盛世,玄宗却丧失进取心,骄傲怠惰、沉溺享乐,终致“安史之乱”;清朝康乾盛世,朝野却扬扬得意于文治武功,奢靡腐化、放松吏治,转而走向嘉道中落。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组织,生存和发展最主要的威胁,往往不是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与变故,而恰恰是那些不易察觉、缓慢积累起来的倦怠与松懈。正因此,习近平同志才不断提醒各级领导干部,要“智者见于未萌”,深谋远虑、治于未病。经略将来,如何做到?也就像习近平同志所说,“对已经看得清的方面,要深入研判、早做谋划、从容应对;对暂时难以看清的方面,要密切跟踪、未雨绸缪、灵活应对。”

■原典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唯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者之所能也。

——﹝北宋﹞苏轼《晁错论》

■释义

《晁错论》是苏轼写的一篇人物评传,评论的是西汉初年景帝时期的政治改革家晁错削藩这一历史事件,并分析了晁错被杀的根本原因。

上面这段话为《晁错论》的首段,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天下的祸患,最难以解决的,莫过于表面上平安无事,实际上却存在着难以预料的隐患。这句话暗指汉景帝时期,表面上虽然国泰民安,却潜藏着藩王坐大、威胁中央的危机。接着,作者围绕“患”字,从“坐”“起”两方面进行分说。坐观其变却不想办法解决,那么祸乱就会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地步;“起而强为之”而不等待时机,那么恐怕天下的人由于习惯了太平安逸,就不会相信并支持我们。狃(niǔ):习以为常而不加重视。实际上就是指晁错削藩动手过快,下手过猛,直接导致“七国之乱”。文章又以“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与晁错进行对比,提出真正的仁人君子、豪杰之士应“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的主张,点出了晁错改革失败的真正原因:由于缺乏坚强的意志和临危不惧的精神,挑起“大难”却又不愿为天下人抵挡“大难”,只想保全自身,可谓自取其祸。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