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语上(召公谏厉王止谤)·《国语》原文注释与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周语上(召公谏厉王止谤) 《国语》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王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也;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注释〕厉王(?—前828):周厉王,周恭王的曾孙,名胡。召(shào)公:周厉王的卿士,名虎,谥号穆公。召又作邵。堪:能忍受;命:政令。卫巫:卫国的巫师。以目:用目光示意。弭(mǐ):制止,消除。障:阻塞。宣:疏通。列士:指上士、中士、下士。士是下层官员。瞽(gǔ):乐官太史。史:史官。师:少师,为三公之副,官位高于卿。箴(zhēn):规劝。瞍(sǒu):没有瞳人的盲人。矇:有瞳人却看不见东西的盲人。百工:犹言百官,古代官的总称。亲戚:指与天子有亲属关系的人。补察:弥补天子的过失,审察天子的施政。耆(qí)艾:老年人。这里指年高有德的老臣。修:劝诫。原:高而平坦的土地。隰(xí):低洼潮湿的土地。衍:低而平坦的土地。沃:有河流灌溉的土地。阜:盛多,丰厚。胡:怎么。与:党羽,同盟者。彘(zhì):地名,在今山西省霍县地区。

(施忠连)

 

〔鉴赏〕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全面、深刻、有力地批判统治者钳制百姓意见的文章,是中国思想史上最早维护人民言论自由的经典性的不朽著作。

厉王是西周后期一个臭名昭著的君王,他贪婪暴戾,重用佞臣荣夷公等人,实行山水财货专利政策,霸占公有的山地江湖,禁止百姓采樵渔猎,断了他们的生计。人民自然非常不满,要谴责厉王的罪行。但是这个无道之君不仅不有所顾忌,有所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派人监视百姓的一举一动,发现有人批评朝廷就加以杀害,一时全国笼罩于恐怖之中,人民在路上都不敢讲话,只能以眼色示意。厉王志得意满,以为人民已经屈服于他的淫威之下。

对于厉王的倒行逆施,召公从六个方面指明了他对百姓意见的压制绝不会得逞,也不合乎事理,从而论证了人民表达自己对政府的不满是他们的正当权利。

第一,人民的愤怒情绪用武力来压服,不仅不会平息,反而会更加激烈。正是出于这种想法,他把不满的人民比为滔天的洪水,而把政府的镇压比为“障”,即阻塞,越是阻塞,积聚的洪水就越多,最后必定会造成“川壅而溃”的后果。在这里召公实际上表达了人民的意志不可违背、人民的力量不可战胜的信念。

第二,召公指出政府的职能就是反映民意,传达民情,而不是相反。他在讲话中具体而详尽地列举了各级政府官员在搜集百姓意见、弥补中央政府施政缺失方面的职责。他提出:“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在他看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就是疏通人民不满、意见的渠道,而周厉王钳制民意完全违背了治国理政的基本准则。

第三,人民对国事发表自己的意见是他们的天然权利,不可剥夺。召公的看法是“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他们心里怎么想,嘴上就怎么说,对政事考虑成熟了就表达出来,这是十分自然的事情,政府没有任何理由加以禁止。

第四,召公从正面论述了人民是国家之本,财用之源,应当加以关心、爱护,不能加以压迫和掠夺。在他看来,听取百姓的意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显然,与人民为敌,就等于自毁根本,自堵财源。

第五,人民的意见是判断政事好坏的标准。老百姓指责统治者表明朝廷施政出了问题,所以召公说:让百姓用嘴发表意见,国家政治的好坏才能比较出来。这样,听取人民的意见就成为清明政治的首要前提,正像召公所说,根据百姓的意见,“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第六,强行压制不同意见,最终将陷入极端孤立的境地。召公警告厉王说,“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就是说还有谁会支持你呢?历史证明了召公的预言,三年后厉王的暴虐统治在人民起义中被推翻,他被流放到彘,后来也就在那里死去。

召公这篇谏言很有逻辑性和说服力。它继承了西周初年形成的敬德保民观念,丰富和发展了民本思想,后世“民可载舟、民可覆舟”的思想与之一脉相承。它为后世反对专制君主压制百姓言论的行为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三百年后郑国子产就是根据召公所说,赞成郑国百姓在乡校中议论政事,甚至把发表不同政见者称为“吾师”(见《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从艺术上说,这篇文章也很精彩。它的语言形象,生动,简练,如作者对周厉王镇压人民的过程没有多费笔墨加以描写,而是抓住最能表现其后果的细节、人们敢怒而不敢言的神态,仅用“道路以目”四个字就把当时镇压人民的残忍、血腥和恐怖真实地描绘出来。在此以后的数千年中这四个字就成了极富表达力、使用率很高的成语。

这篇文章在比喻的使用上也非常成功,尤其是它把谴责厉王的人民比为洪水,人们从中完全可以感受到受到镇压的人民群情激愤的样子,他们当中蕴藏的无穷力量,甚至可以想见这股力量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气势。当然,独夫民贼从中也会感觉到巨大的危险和恐惧。

文章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一个成为中国历史上压制人民意见的暴君典型,一个则是忧国忧民、敢于直言进谏的智者的典范。此外,文章叙事详略得当,结构完整。总之,它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篇杰作范文。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