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赋文·双石并引》原文与赏析
苏 轼
至扬州,获二石: 其一绿色,冈峦迤逦,有穴达于背;其一玉白可鉴。渍以盆水,置几案间。忽忆在颍州日,梦人请住一官府,榜曰“仇池”。觉而诵杜子美诗曰:“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乃戏作小诗,为僚友一笑。
梦时良是觉时非,汲水埋盆故自痴。
但见玉峰横太白,便从鸟道绝峨眉。
秋风与作云烟意,晓日令涵草木姿。
一点空明是何处?老人真欲住仇池。
苏轼嗜石。元祐七年 (1092) 六月,苏轼以龙图阁学士知扬州,表弟程之元自岭南解官还,赠予他两方“海中柏石”,东坡十分珍惜,名之曰 “仇池石”,写此诗咏之。后又接二连三地与友人唱酬赠答。在十来篇诗文中记述过奇异的仇池石的不平遭遇。实际是抒发人生如梦的感慨,渴望摆脱 “元祐党争”带来的烦恼,寻求超凡脱俗的理想化的境界。此诗内容主旨与后来写给王晋卿的《仆所藏仇池石希代之宝也……》大致相同,二诗可互相参照。
诗前小引先交代 “双石”特点。这来自珠浦的海石,其一“秀色如蛾绿”,其一莹白可照人。奇形怪状的双石,峰峦起伏,洞穴穿背,在诗人的想像中,它们宛如神话中巨灵河神劈成的二华山,犹如传说中腹中空虚别有洞天的三茅山。诗人“得之喜无寐”,以铜盆清水供养之,置于几案间,只觉 “幽光冷气”,胜如珍宝,遂与双石 “下交不渎”(参见 《苏轼诗集》)。
诗引又说明双石命名“仇池”的缘由。作者见海石 “宛转陵峦足”,“有穴达于背”,忽而忆起半年前知颍州 (治所在今安徽阜阳)时,梦游仇池洞府事,联想到杜甫 《秦州杂诗》 (其十四) 中的佳句: “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神鱼今不见,福地语真传。近接西南境,长怀十九泉。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这是杜甫为躲避朝廷党争于乾元二年(759)飘泊到秦州时写的悲时事而欲藏身之诗。仇池是“万灵所都”的昆仑山的门户,唐、宋两位伟大诗人均有仕途失意的感伤和对仇池福地的神往,因而能 “心有灵犀一点通”。
《双石》首句即从颍州之梦引起,提出了梦是觉非的观点。《圆觉经》有云: “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作者沉醉于题额“仇池” 的梦中官府,看到洞穴贯穿山脊的异石,浮想联翩,竟疑此石乃仇池幻化,愈加宝贵。“汲水埋盆”句本于韩愈《盆池五首》(其一): “老翁真个似童儿,汲水埋盆作小池。”据作者《仆所藏仇池石》诗云:“盛以高丽盆,藉以文登玉。” 自注:“仆以高丽所饷大铜盆贮之,又以登州海石如碎玉者附其足。”表示格外珍惜。
诗人对双石的痴情诱使读者也想探其壶奥,因而诗的中间两联专门咏石,带领读者和诗人一起细心观赏双石。颔联写白石的“玉峰”如冈峦积雪,横亘在太白山上;绿石的险峻似乎只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语见李白 《蜀道难》)。这两句描摹双石的形态奇异。颈联从铜盆清水养于几案间的双石,引出心旷神怡的快感和遐想: 秋风送爽,捎来云雾缭绕; 旭日东升,涵育草木葱郁。这两句咏物传情,写双石带给人的感受,以上写出奇异的双石产生奇妙作用。
最后两句照应首联,是诗人面对 “连娟二华顶,空洞三茅腹” 的双石发出的遐想。“一点空明是何处”,这是因“有穴达于背”的异石,联想到道藏十大洞天的典故:“第二委羽山洞,周回万里,号曰大有空明之天……青童君治之。”(见《云笈七签》卷二七) “老人真欲住仇池”乃诗人自况,他真心向往神秘莫测的仇池幻境,梦寐以求到洞天福地去居住,以避开乱世俗情的干扰。这是 “题外生意”,写作技巧很高。
按仇池山实有其地,在今甘肃成县西北。古白马氐族旧居于此。《秦州纪》 曰:“仇池山,本名仇维山,形似覆壶,上广百顷,下周数十里,高二十余里,壁立千仞。”辛氏《三秦记》云:“仇池山上有百顷平地如砥,其南北有山路,东西绝壁百仞。上有数万家,一人守道,万夫莫向,山势自然有楼橹却敌之状。东西二门,盘道可七里,上有冈阜泉源。”(引自《太平御览》卷四四)苏轼平生足迹未达仇池,他对仇池的认识,得诸文献记载与民间传说。但他驰骋想像,认定那是曲径通幽的仙境,和平安乐的净土。元祜间洛蜀党争,朔党插手,互相倾轧。诗人感到厌倦,于是自请外任,又总飘泊不定。他预感到扬州亦非久留之地,动荡的时局随时可把他席卷到五湖四海。他曾心神不安地叹息:“老人生如寄,茅舍久未卜。”当听说仇池“可以避世如桃源”时,难免受道家洞天福地的诱惑,于是用这首新奇的咏古小诗,去编织理想的梦境,以寄托满腔的忧怨。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