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的伞》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匈牙利】 米克沙特
米克沙特
米克沙特·卡尔曼(1847—1910),匈牙利作家。大学毕业后做过小官吏和报纸编辑,曾被选为国会议员和科学院院士。他是一个多产作家,全集达64卷。作品题材广泛,多方面地反映了匈牙利当时的社会生活,对封建制度和种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揭露和抨击。具有文字简练、幽默、诙谐的特点。代表作品是《圣彼得的伞》、《奇婚记》、《年轻的诺斯蒂和托特·玛丽亚的故事》。
《圣彼得的伞》(1895年)通过几个人寻找一把藏有巨额支票的旧红伞的故事,揭露和批判了对金钱的贪婪,同时,讴歌了纯洁美好的爱情。小说较好地体现了作者善于从民间文学汲取营养,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的艺术风格。
维伦卡刚满2岁时,她就成了孤儿。人们只好把她送到在格洛柯瓦村当牧师的哥哥那里。格洛柯瓦是一个贫穷的山村,贝里依·亚诺什牧师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怎么还能养她呢?所以,他顾不上把放着妹妹的篮子提进屋,就进了教堂做祷告,请求耶稣的帮助。等他从虔诚的祷告中清醒过来时,才发现外面下起了暴雨。他狂奔回家,看见一把张开的旧红伞遮着篮子,妹妹没有受到一点伤害。这个村谁也没有伞,因而,关于它的来历就有了两种说法: 有人说它是从天而降的;有人说它是一个犹太老头放在那儿的,这老头就是圣彼得。消息传开后,小姑娘受到了大家的关心。在这场暴雨中,一个财主的妻子被淹死了。葬礼是在雨中进行的,牧师打着那把旧伞主持了葬礼。第二天,另一个财主暴死在床上。他的妻子非要牧师打着伞主持葬礼。在去坟地的路上,抬棺材的一个人不小心,把棺材摔破了,巨大的震动把“死”人从酣睡中惊醒。人们把他的死而复生归功于那把伞。从此,这把具有神奇力量的旧伞的名声越传越广,它给牧师带来了幸福、金钱、财富。格洛柯瓦村也成了人们竞相前来朝拜圣物的圣地。
许多年以前,在贝斯特勒策巴纳有一个叫格利柯里茨·巴勒的人。他从母亲那儿继承了很大的一笔遗产。但是,不管他做什么事,都不讨众人的喜欢,人们总是有理由在背后说东道西的,大家都叫他缺德的格利柯里茨。他长大了以后,不论是年轻姑娘、老处女,还是少妇,他都得不到手。自由战争时,他当了一名间谍,执行任务时,总是挟着一个伞把是空心的红伞。战争结束后,他和厨娘维柏拉·安娜生了一个私生子,取名维柏拉·卓利。为了防止自己的异母哥哥和姐姐加害于孩子,他一直不敢正式收养孩子,但他秘密地把房产变卖掉,换成了现金支票。这一年的夏天,他死了。在遗嘱里他没说给异母哥哥、姐姐任何遗产,也没有给安娜和卓利。他的异母哥哥、姐姐通过各种途径,千方百计地想探问到那笔巨款的下落。后来,两个哥哥听说格利柯里茨临死前曾在留给卓利的小屋里埋了一口大锅,于是不惜花钱买下了小屋,但他们得到的只是废铁和钉子。不久,那个姐姐也知道了这件事。这样,就开始了一场长达10年之久的官司。这场官司把三个人弄得一无所有,先后死于贫困,而那一大笔财产依然毫无线索。
卓利长大后成了本城的一名律师。对于那笔失踪的财产,人们众说纷纭,这使他失去了欢乐与安定,他真希望从来没有过这笔财产。后来,市长临死前向卓利提到了那把旧红伞。卓利终于明白了,那张支票就在伞把的空洞里。经过查找,他知道那把伞在父亲死后的拍卖中,被犹太人梅茨·亚诺什买去了。他追踪到了在巴波斯克开杂货铺的梅茨太太那儿,但那把伞已不见了。经回忆,梅茨太太想起丈夫最后一次出门带的就是那把伞,她让卓利去找她的儿子莫里茨了解详情。莫里茨告诉卓利,那把伞极有可能让他父亲留在格洛柯瓦村给一个小孩遮雨了。正当卓利想继续追寻那把伞时,他在集市上捡到了一个耳坠,在送回耳坠时,他认识了维伦卡。她已成为一个模样动人的大姑娘了。当晚,他们应邀到市长家吃饭。在餐桌上,卓利知道了那把伞现在归维伦卡所有。晚上,他躺在床上,心中老想着那把伞和可爱的维伦卡。后来他做了一个梦,圣彼得在梦中告诉他,只要与维伦卡结婚,就可得到伞。第二天,他们坐着卓利的马车一起回格洛柯瓦村。半路上,卓利救了掉进深渊里的牧师,并向牧师提出把维伦卡嫁给他的要求,牧师十分高兴地答应了,两人当场订了婚。到家后,卓利马上给自己的监护人写了一封信,把一切告诉了他。第二天,他的监护人斯托拉里克先生来了。他把卓利拉到一边问他,如果没有那把伞,他是否还会向维伦卡求婚,卓利说他做梦都没想过。斯托拉里克先生之所以说这番话,是因为他才知道,去年人们把伞柄换成银的了。卓利一听这话,顿时惊呆了,他找到了牧师,见到了那把圣伞。至于伞把,已让厨娘给烧了。吃午饭时,维伦卡不见了,原来她听到了卓利和监护人的谈话。当大家全出去寻找她时,卓利终于下定决心即使没有伞,也要娶维伦卡。他找到了躲起来的维伦卡,把一切的一切都告诉了她,维伦卡终于原谅了他。三星期后他们举行了婚礼。
关于那笔财产,至今仍没有任何踪迹;关于圣彼得的伞的传说,现在仍在格洛柯瓦一带流传着。不管怎么说,那把伞给卓利和每一个人都带来了幸福。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