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小说选》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作者:[俄]契诃夫
类型:小说
背景搜索
本书作品创作于1889年—1899年间。作者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是俄罗斯最著名的中短篇小说家,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世界文学的“短篇小说之王”。契诃夫出身低微,家境贫寒,对俄罗斯中下层人民的生活有着切身体验。靠自我奋斗,他获得了莫斯科大学的医学学位,成了一名医生,文学是其第二职业。写作之初,契诃夫主要是给一些幽默杂志写短篇滑稽故事,但生活的灰暗阴沉逐渐使他的幽默变成讽刺,忧伤和哀愁也渐次弥漫在他的作品中。1890年流放到库页岛的旅程拓宽了作家的视野,也增加了他作品的厚重,《第六病室》则标志着他创作的成熟。1904年,在俄国民主革命的高潮到来前夕,肺结核夺去了他年仅44岁的生命。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汝龙翻译的《契诃夫小说选》是较好的译本。内容精要
这部集子搜集了包括《一个官员的死》《变色龙》《套中人》《第六病室》等在内的共计37篇中短篇小说,以创作时间为序,全面展现了契诃夫不同时期的艺术成就,下面是几个主要篇目的简介。《一个官员的死》:某晚,庶务官切尔维亚科夫坐在戏院看戏,忽然打了个喷嚏。他不慌不忙地擦自己嘴脸的时候,发现前排一个秃头也正用手帕猛擦秃顶和脖子,那是位老将军,切尔维亚科夫吓坏了,连忙赔礼道歉。
“看在上帝面上,原谅我。我……我不是故意的,将军,对不起。”
“不要紧。”
俄罗斯城市风光
“对不起,将军,我……”
“唉,请你坐好吧!让我看戏!”将军有点生气了。
切尔维亚科夫开始惶惶不安,老担心将军要惩罚自己。接连几天,他都去将军家赔不是。最后,将军被折腾烦了,冲来道歉的他说:“滚出去!”
他完全吓坏了,生了一场大病。没几天,死了!
《第六病室》:×医院的第六病室里关着5个疯子。看门人尼基达是个退伍的老兵,脸上有种牧羊犬的神情。“疯子”中有个叫伊凡·德米特里的,出身贵族,学过医,当过法庭的民事执行吏,一次惊吓让他成了“迫害妄想症患者”,被送进了第六病室。新来的医院主持医生拉京,是个刚毕业的年轻人,刚来医院的时候,他认为这里腐败肮脏,对病人恢复极其有害,但因生性软弱,也懒得动手去改变。他讨厌本城庸俗无聊的小市民,平日只和邮政局长喝酒谈天。在一次检查中,拉京医生突然发现伊凡·德米特里不但知识丰富,而且思想敏锐,十分健谈,就对他产生了兴趣。德米特里的自由主义精神让拉京快乐而兴奋,他来探房的次数越来越多。新派来的助理医生霍包托夫早就图谋着主持医生的位子,便趁机造谣说拉京也犯精神病了。
邮政局长受人指使,强迫拉京和他一起去休养,拉京被迫递交了辞呈,去各地疗养、度假。路上,他越来越厌恶庸俗的邮政局长。
重返小城后,拉京的位子已经被霍包托夫侵占。他去找德米特里谈天,德米特里已厌倦了空谈,憎恨拉京的软弱,让他滚开。拉京苦闷异常。霍包托夫断定拉京是疯子,把他关进了第六病室。起初,他满不在乎,但不久就痛苦难耐开始拼命打门,想要出去。尼基达把疯狂敲门的拉京狠狠打了一顿,拉京中了风,第二天就死了。
知名篇章
漫画式的夸张是契诃夫小说艺术的主要特征之一,《套中人》是成功运用这一手法的典型代表。“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布尔金说,“性情孤僻、像寄生蟹或者蜗牛那样极力缩进自己的硬壳里去的人,这世界上有不少呢。也许这是隔代遗传的现象,重又退回从前人类祖先还不是群居的动物而孤零零地住在自己洞穴里的时代的现象吧;要不然,也许这只不过是人的性格的一种变态——谁知道呢?我不是博物学家,这类问题不关我的事;我只不过要说明像玛芙拉那样的人并不是稀有的现象罢了。是啊,不必往远里说,就拿一个姓别里科夫的人来说好了,他是我的同事,希腊语教师,大约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当然,您一定听说过他。他所以出名,是因为他即使在顶晴朗的天气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的雨伞总是用套子包好,表也总是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包好;遇到他拿出小折刀来削铅笔,就连那小折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一个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面。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上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来。总之,在这人身上可以看出一种经常的、难忍难熬的心意,总想用一层壳把自己包起来,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现实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也许为了替自己的胆怯、自己对现实的憎恶辩护吧,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实际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躲避了现实生活。
“‘啊,希腊语多么响亮,多少美!’他说,现出甜蜜蜜的表情;他仿佛要证明这句话似的,眯起眼睛,举起手指头,念道:‘Anthropos!’
“别里科夫把他的思想也极力藏在一个套子里。只有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其中写着禁止什么事情,他才觉得一清二楚。看到有个告示禁止中学生在晚上九点钟以后到街上去,或者看到一篇文章否定性爱,他就觉得又清楚又明白:这种事是禁止的,这就行了。他觉着在官方的批准或者默许里面,老是包藏着使人起疑的成分,包藏着隐隐约约、还没说透的成分。每逢经当局批准,城里成立了一个戏剧小组,或者阅览室,或者茶馆,他总要摇摇头,低声说:
“‘当然,行是行的,这固然很好,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啊’。”
(选自《契诃夫小说选》,汝龙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阅读指导
严肃的文学教材,把契诃夫的小说分为三类:
一是早期的幽默滑稽类,如《变色龙》;
二是中期的民生疾苦类,如《万卡》;
三是后期的抗议控诉类,如《第六病室》。从契诃夫思想发展的情况来看,其文学风格确有一个由单纯的滑稽向坚决的控诉的转变。但也有一个不变的基本点:幽默和讽刺。从深层讲,幽默是一种艺术天才,人正是靠着幽默获得对庸俗的精神超越的。而讽刺则是道德批判的利刃,能迅速解除一切丑恶的伪装。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幽默讽刺的大师可上溯至果戈理,而契诃夫小说也确有果戈理的遗风。稍有不同的是,契诃夫出身寒微而自强、自尊、自重,他的幽默、滑稽和讽刺,形成于他对周遭小市民环境的警惕和批判。他关注更多的是一些小人物的鄙俗,而不是果戈理笔下的地主、贵族、官吏的庸俗腐败。如《变色龙》嘲讽、挖苦一些小人物身上的十足奴性;《跳来跳去的女人》讽刺女性市侩身上虚假的浪漫主义,等等。高尔基说:“我在他的每一个幽默短篇小说中都听见一颗纯真的心所发出的平静而深沉的叹息,这是一个对那些不善于尊重自己人格的人们寄于满怀同情的人所表露的失望和叹息。”这种对庸俗的嘲讽、批判,即使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契诃夫小说《脖子上的安娜》电影剧照
夸张、漫画化是契诃夫小说取得幽默讽刺效果的主要艺术手段。夸张包括言语夸张,情节夸张;漫画化则通过肖像描写、道具配置、典型场景和特色言行来实现。因为一个喷嚏惊恐而死的事情(《一个官员的死》)也许不会有,但官僚制度的阴森恐怖却因这种夸张而凸现;见风使舵,看人下菜的人到处都有,《变色龙》则为我们夸张出了一个典型;思想保守、顽固者也大有人在,契诃夫却让他晴天雨天都打上雨伞,戴着眼镜,竖起领子,带上套子,钻进帐子,成为一个漫画式的“套中人”。这种夸张的漫画式的手法,加上对俄罗斯民间故事讲述方法的借鉴,使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取得了强烈鲜明的艺术效果,使“内容比文字多得多”。
另外,浓郁的抒情风格也是契诃夫短篇小说的一大创造,如《万卡》等开了短篇抒情小说的先河。
阅读建议
喜欢写作艺术者,可仔细阅读领会契诃夫长话短说的本领。其夸张、漫画式的幽默讽刺艺术,应特别注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