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的手套·[挪威]比昂逊》作品提要|作品选录|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挑战的手套·[挪威]比昂逊》作品提要|作品选录|赏析

【作品提要】

李斯家的独生女儿思法伐受过良好的教育,天生具有娴雅的风度,在开办幼儿园的事业上取得了成功和名誉,在此过程中与克利司登生家的儿子阿尔弗产生了恋情,进而订了婚。克利司登生家是全国最有钱有势的家庭之一,因此,双方家长都认为这将会是一个美满的婚姻。然而,订婚后的一天,一个名叫何夫的人来见思法伐,暗示阿尔弗曾经与他妻子玛伦·唐之间有过不正当的关系,思法伐在伤心、气愤之余决定与阿尔弗一刀两断。出于双方利益的考虑,两个家庭的家长都力图挽救这一桩面临危机的婚约,阿尔弗虽然有过不光彩的行为,但此时确实爱着思法伐,试图与思法伐达成和解。为了说服思法伐原谅阿尔弗,克利司登生全家来到李斯家里,和李斯夫妇及诺登医生展开了一场关于婚姻道德性的激烈讨论,思法伐没有说话,却走到阿尔弗面前,把一只手套扔在了他的脸上,这就是“挑战的手套”,表明自己决不妥协的态度,不但将矛盾进一步激化,而且推到了不可化解的宣战状态。后来,思法伐知道了自己的父亲和瑙司太太之间有暧昧关系,在经历了一场痛苦的内心挣扎之后,思法伐决定离开家庭,并因此原谅了阿尔弗,与他达成和解,使陷入危机的婚约有了起死回生的希望。



【作品选录】

第三幕



第一场



……

克利司登生我看求婚的人里头没犯过我儿子这种错误的人就没几个;是的,我可以肯定地说。而且我猜想他们也都有同样倒霉的“遗传倾向”——这是您对我特别友爱而着重强调的一个名词。可是订了婚的女孩子就该为了这个缘故像李斯小姐那么闹吗?——又喊又逃,闹得满城风雨!要都这么吵法,我们连自己说话都听不见了。那才叫开天辟地以来最稀奇的一场大混乱呢!不行,这类谬论根本是违反天理人情的!这都是疯话!如果这还不够,还要把这些谬论当作一种“高级道德法庭”的判决来攻击我们——那,我就要动手了!再见!(站起来要走,但又转回身来)您以为这类“高级道德法庭”的判决打击得最厉害的会是什么人?正是我们的青年人里头最能干、最活跃的那些。难道我们该把他们赶出去,使他们成为孤立的、被人看不起的特殊分子吗?还有,您以为哪些东西会最受到损害?世界上一大部分的文学和艺术;一大部分现代生活中最可爱最迷人的东西;特别是那些拥有好几百万人口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那些世界的奇迹!我老实告诉您吧;那种不十分重视婚姻,或者说放松了婚姻的约束,或者说改变了整个婚姻制度的生活——您当然明白我的意思——那种被指责说用它的时髦风尚、奢华、享乐、文艺、戏院等作为“诱惑的武器”的生活——这种生活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城市的最有力的构成因素,正是这些城市最重要的命脉。凡是亲眼见过的人,不管他多么自作聪明,也没法否认这个。难道我们应该把这一切也都彻底破坏吗?——应该剥夺掉世界上最优秀的青年的社会地位,应该毁灭掉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吗?我觉得人们这也想要道德,那也想要道德,结果做的事倒反会破坏全部道德。

诺登您用这么大力气来对付这场小战斗,可真是杀鸡用牛刀了!

克利司登生亲爱的先生,这不过是健全的常识而已;不过我相信有了常识也就足够了。全城的人都会站在我这边的,这你可以放心!

托玛斯(在屋内门口出现)大夫!

诺登(转过身来)啊,真想不到!(急忙走过去迎接刚在门口出现的李斯太太)

李斯太太我可以……

诺登当然了。请上这儿来好吗?

李斯太太(克利司登生向她行礼,她向他说。)我其实是来见您的,克利司登生先生。

克利司登生很荣幸。

李斯太太您停住马车下车的时候我正好在窗口看见,所以我决定抓住这个机会 ——因为您知道昨天您威胁我们来着。不是吗?您是向我们宣战来着吧?

克利司登生我记得宣战是宣战了,李斯太太,不过我只是接受了挑战而已。

李斯太太如果允许我问问的话,您的这场战事准备采取什么方针呢?

克利司登生我刚刚向大夫解释了我的立场。我不知道对您这么做是不是失礼。

诺登那么我来解释。战事的矛头将对准您的丈夫。克利司登生先生采取攻势。

李斯太太自然了!——因为您知道您能打击他。不过我来是为了请您再仔细考虑考虑。

克利司登生(笑了一笑)真的吗?

李斯太太有一次——现在说来是很多年以前了——我抱着我的孩子,威胁说要离开我的丈夫。那时候他提出另外一个人的名字来给自己辩护——因为那是一个很出名的名字。他说:“你看那个人的妻子多么宽宏大量。正因为她宽宏大量,她的朋友们也就都对他宽大了,这样结果对他们的孩子会好得多。”这就是他说的话。

克利司登生对呀,要照这些话的道理来看,说得很有理嘛。您一定照这话做啰?

李斯太太在一般人看来,一个离了婚的女人是很丢脸的,这样的女人的女儿处境也好不了多少。这种形势是那领导社会风尚的有钱有势的人制造的。

克利司登生可是这有什么……

李斯太太这是我当初没有勇气离开他的理由。我是为我孩子的前途着想。可是这也是我丈夫干这些事的借口;因为他不过是学别人的榜样罢了。

克利司登生我们谁都这么做,李斯太太。

李斯太太不过立下榜样的多半是那些社会上的领袖人物;而在这个问题上,他们立下了一个很引诱人的榜样。我以为我一向从我丈夫嘴里听到的,其实都是您对这问题的看法,这么说不错吧?要是在这点上我弄错了的话,那么至少在昨天您儿子的话里,我总更清楚地听到了您的看法,对吗?

克利司登生我支持我儿子的每一句话。

李斯太太我猜也是的。您要打的这一仗可真是出色得很!因为在所有的这些事情里,从头到尾,我都看得见您所起的影响。您是整个这场战事的发动者——双方都受您指挥!

诺登克利司登生,在您还没回答之前,我想请李斯太太考虑一下,您是否想把事情闹得彻底破裂?您是想使得这两个年青人再也不可能和解吗?

李斯太太照现在这样,已经不可能了。

诺登为什么?

李斯太太因为一切信任都已经失掉了。

诺登现在比原来更不能信任了吗?

李斯太太是的。我承认在昨天阿尔弗提出他的诺言以前——在他要求大家信任他的诺言以前——我还没有意识到这是我自己的经历的又一次重演。但是这就是我自己的经历,——一点也不差!我们就是这么开的头;谁能保证他们的结局不会跟我们一样呢?

克利司登生我儿子的品格可以保证这一点,李斯太太。

李斯太太品格?一个人从小起就老爱偷偷摸摸,干些不可告人的事,会培养得出什么好品格!这正好会养成不忠实的品格。谁要是想不通为什么高尚的品格这么少见,我看这就是原因。

克利司登生一个人年青时候的行为决不能证明他一辈子就会如何。那得看他的婚姻怎么样。

李斯太太为什么一个人不忠实,结了婚就会改好了呢?您能给我讲讲吗?

克利司登生因为结了婚他爱他的妻子呀。

李斯太太因为他爱他的妻子?那么您是说,他以前没爱过别人啰?你们男人真能欺骗自己哪!——不,没有意志力,爱情决不会持久的。情形正是这样,——男人的那种独身生活败坏了他们的意志力。

克利司登生可是我见过很多好色的男人,意志还是很坚强嘛。

李斯太太我说的不是意志的坚强,我说的是意志的纯洁、忠实和高尚。

克利司登生算了,要是我儿子得由这种莫名其妙的标准来裁判的话,那谢天谢地他总算及时逃出来了。——我确实觉得侥幸得很!咱们不用再废话了。(准备走)

李斯太太至于说您的儿子……(转向诺登)大夫,回答我这个问题——好让他父亲走以前听一听。您那时候不肯去参加订婚典礼,是不是已经听到阿尔弗·克利司登生的什么事情了?是不是您听到的那些事情使得您觉得您不能信任他?

诺登(想了一想)当然也不完全这样。

李斯太太(向克利司登生)您听见了吧!——可是请允许我问一声,大夫;您当时为什么不这么说呢?天哪,您当时为什么不声不响呢?

诺登听我说,李斯太太。要是两个青年人,不管怎么说,彼此很配称——因为他们是挺配称的,不是吗?

克利司登生配称倒是配称,我承认。

诺登要是他们一下子疯狂地恋爱上了,你该怎么办呢?

克利司登生是啊,应该挑剔是非,夸大事实——闹个满城风雨啰!

诺登的确,我得承认——其实我早就说过——我对这方面不完全合理的现象已经看惯了。我看这对年青人的婚约也跟我看别人的婚约——多数人的婚约一样,也就是说,把它看做买彩票。结果也可能好,也可能很糟。

李斯太太对您这么喜欢的一个孩子——因为我知道您很喜欢我的女儿——您居然肯让她冒险去买这样的彩票!有什么比这个更能说明事情的真相呢?

诺登有,当然有!您自己,李斯太太——您是怎么做的呢?

李斯太太我?

克利司登生好哇!

诺登您知道了何夫说的那些事——而且还不止那些。(克利司登生低声笑。)然而您还是帮着您的丈夫,就算不是劝思法伐别看重这件事,至少是努力把事情缓和下去。

克利司登生好哇!

诺登您还找我帮忙,劝她多用点时间想一想。

克利司登生我发现在这类问题上,母亲们在理论和实践之间保留着相当的距离。

诺登一直等到我看到这件事对思法伐的打击有多么重——她对这事有多么厌恶——我才明白过来。我愈听她谈,就愈同情她;因为我自己也年轻过——也恋爱过。不过那是这么多年以前的事——我已经疲于……

李斯太太(在小桌旁坐下)我的天!

诺登是的,李斯太太。我坦白地告诉你吧——并不是别人,正是这些母亲们使得我慢慢地变麻木了。母亲们自己对这整个的事情看得这么冷淡。其实一般说来她们心里都有底。

克利司登生她们心里有底的,这些亲爱的好人!而且李斯太太也不例外。亲爱的夫人,您不能不承认,您自己也曾经尽全力来抓住一个有过不少风流史的年轻人吧?何况那个年轻人当时社会地位还很不错——这我只是顺便提到啰。

诺登正是这些母亲们一到打算给女儿结一门所谓“好亲事”的时候,就马上把自己受过的痛苦都忘了。

李斯太太可是我们怎么会知道结果他们的情况准会跟我们的一样呢?

诺登您不知道?

李斯太太不知道。我告诉您,我原先真没有料到!我们相信我们女儿的未婚夫比我们的丈夫好得多。我们相信他们的情况比我们的更有保证——相信环境也完全不同。真是这样!我们被一种幻觉所蒙蔽了。

克利司登生在有希望结一门好亲事的时候——是这样的!李斯太太,这是头一回我完全同意您的话。再说,我看事情还有另一面。男人嘛总归是男人,也可能女人们实际上并不为这个事实感到很痛苦吧?是不是呀?我猜想这种痛苦虽然厉害,倒不见得严重——有点像晕船;事情过去了——也就过去了。所以等轮到女儿上船的时候,这些亲爱的妈妈们就想:“嗨,她们也会熬过去的!要紧的是打发她们动身!”因为妈妈们都急着想把女儿打发出门,这是实情吧?

李斯太太(站起身,走向前来)好吧,就算是这样,也不是什么值得嘲笑的事!这只能说明了一个女人跟一个男人共同生活久了会变得多么没出息。

克利司登生一点不错!

李斯太太是的——因为妇女们一代比一代更向往一种纯洁的生活。这是由母性的本能造成的,目的是为了要保护那些没有自卫能力的孩子。即便是一个不足取的母亲也有这种本能。如果说她们尽管这样还是屈服了,而结了婚的妇女都一代又一代地变得像您说的那样没出息,那是什么造成的呢?只可能有一个答案,那就是男人所享有的特权,这种特权是从小就教给他们的。

克利司登生什么特权?

李斯太太男人们在婚前可以随心所欲地生活,等他们想结婚了,别人还得相信他们提出的诺言。只要妇女一天没有力量取消这种可怕的特权,或是不能脱离这种特权的束缚而独立生活,那么世界上的一半人还得继续为了另外一半人的缘故被牺牲——为了另外一半人缺乏自制的缘故被牺牲。这种特权结果压倒了世界上一切争取自由的努力。这可不是件好笑的事。

克利司登生李斯太太,您这是梦想世界会翻个个儿,人性也会变个样儿。请恕我说,对您的话,这么答复就尽够了。

李斯太太那好,你们公开这么答复好了!你们为什么不公开承认这就是你们的观点呢?

克利司登生我们没有承认吗?

李斯太太没有,——至少在我们国家里,你们不是这么做的。相反,你们表面上都站在我们的旗帜底下,而暗地里你们却一直在背叛。你们为什么没有勇气打起你们自己的旗帜呢?索性把你们那种独身的生活方式定作完全合法好了——那我们就可以和你们争论一番了。这样,那些天真无知的新娘也好明白自己将要遇到的是什么——而且该怎么准备应付。

诺登那简直就会是不折不扣地废除婚姻了。

李斯太太那不倒也更老老实实吗?因为现在也不过是在败坏婚姻,而且还远在结婚之前就先败坏了。

克利司登生啊,当然一切都是男人的错啰!这种说法现在很时髦——这也是“为自由而斗争”的一部分。打倒男权,当然啰!

李斯太太那种男人的独身生活造成的男权就是该打倒!

诺登哈,哈!

李斯太太我们不要用空洞的词句来掩盖问题的实质。我们不如谈谈诗人所描写的那种“凄凉的家庭”吧。这就是指的建立在破坏了的基础之上的婚姻;但这是怎么造成的呢?日常生活中那种冷淡可怕的老一套——纵欲,懒散,野蛮,这是怎么形成的呢?我还能把这种生活描写得更生动,不过我不想这么做的。例如遗传性疾病的问题,我也不准备提出来谈了。把这个问题公开拿出来彻底讨论一下吧!这样也许才会点起一个火种——也才会打动我们的良心!必须使这个问题成为每个家庭里最重大的问题。现在需要的就是这个!

克利司登生咱们的谈话真是愈谈愈崇高了,我要是说我现在得到一个“更崇高的地方”去,真像是泼冷水似的,——不过我还是必须告退了。

……

第二场



景——同第一幕第二幕。思法伐慢步走进房来,回顾一下;然后走到门口向外四望,然后又走回房间里来。她转身时,看见诺登站在门口。

思法伐您!——哦,诺登叔叔!(啜泣)

诺登我的孩子!我亲爱的孩子!平静一下!

思法伐你没瞧见妈妈么?她说她到马路对面找您去了。

诺登是的,她这就来。不过听着,——咱们俩一块儿好好地去散个步,先不跟你母亲或是任何人谈话,怎么样?好好地安安静静地散个步,好不好?

思法伐我不能。

诺登为什么?

思法伐因为我非得把这一切告个段落不可。

诺登你是什么意思?

思法伐(没回答他的问题)叔叔……

诺登什么?

思法伐阿尔弗知道这件事吗?——他原先就知道吗?

诺登知道。

思法伐当然了,人人都知道,除了我。哦,我真想躲起来,再不见人!我也一定这么做。我现在第一次看清了事情的真相。我就像个孩子,想要用自己的双手推倒一座大山——他们当然一直都站在一旁笑我啰。不过,让我跟阿尔弗谈谈!

诺登跟阿尔弗?

思法伐我昨天做得太不对了。我根本不该进屋去见他们——可是您来找我,不许我不去。我差不多是不自觉地跟着您走进了屋子。

诺登是不是因为你一心在考虑你父亲的事情——我告诉你的关于他的那件事情——才使得你……

思法伐我开头没立刻全懂。可是等到只剩下我一个人之后,我忽然一下子全恍然大悟了——妈妈那种奇怪的担心——爸爸说要出国去的威胁话——各式各样的神情,迹象——还有许许多多我一向不懂,连想都没去想过的事情!我把这些念头赶走,可是它们自己又回来——一次又一次地回来!这件事使得我好像麻痹了。所以当您来搀住我的胳臂,跟我说:“你现在一定得进去见他们!”——那时候我连想一想的力气都没有了。我眼前像是在天旋地转。

……

思法伐父亲,您是……

李斯太太别,思法伐!

李斯嗐,让她把心里话说出来!这倒是新鲜事,一个有教养的姑娘用手套打未婚夫的耳光,完了又用种种指责打父亲的耳光!而且这还都是用道德的名义干的呢!

思法伐少谈道德吧!要谈就去跟瑙司太太谈!

李斯瑙……瑙……她跟这有什么……

思法伐别说了!我全都清楚!您……

李斯太太思法伐!

思法伐好吧——为了妈妈,我不说下去了。不过昨天我扔那只大受非议的手套的时候,我已经知道这件事了。我就是为了这个才扔的!这是一个抗议,是对所有这类事情,对这种事情的发生和继续,对他也对您所提出的抗议!我这才懂得了您在这件事情上那种真诚的热心,以及那种装出来的正义的愤慨,妈妈在旁边看着,也不在乎!

李斯太太思法伐!

思法伐我现在才第一次懂得您对妈妈的那种关心和礼貌——我常常佩服的那种关心和礼貌——都是什么意思!您的笑话,您的脾气,您的爱好修饰!——哦,我永远不能再相信任何东西了!这真可怕,可怕!

李斯太太思法伐,亲爱的!

思法伐对我说来,好像整个生活都变得不干净了。我最亲近、最珍爱的一切东西都变脏了,涂满了污泥!所以我从昨天起一直感觉像一个无家可归的人;我也的确是无家可归——被我所珍重和尊敬的那一切所遗弃了——而这并不是由于我的丝毫过错。虽然如此,我感受得最深的还不是痛苦,而是羞愧,耻辱。我过去常说的那些话现在听起来一定都像是空话——我过去所做的那些事现在看来一定都像是毫无价值的——而这都不是由于我的过错,因为这是您的错!我本来自以为对生活也懂得一点;其实我该学的东西还很多呢!我现在看出来您想叫我退让到那样的地步,其结果使我最后不得不默认一切。我现在才第一次理解了您那些教训的含义——还有那些您叫妈妈、叫老天爷作证的种种理论。可是这都没有用了!我可以告诉您,要想或我昨天——昨夜——今天所想的这些事情,也就到了一个人忍耐力的极限了。不过,这次也就一了百了了,从此以后,任何事情都再也不能使我震惊了。真不懂居然有人忍心让自己的孩子尝到这样的滋味!

李斯太太思法伐——看看你的爸爸!

思法伐是的——如果您认为我现在说的话太无情,那么想一想在我没听说这种事情之前我对您说的那些话吧——那只不过是昨天早晨的事。您就会知道我原来有多么相信您,爸爸,——也才会懂得我现在的感觉!哦!……

李斯思法伐!

思法伐您把我的家毁了!我在家里过的每一个钟头都被玷污了——这样下去我受不了。

李斯和李斯太太(同时)可是,思法伐——!

思法伐不,我受不了!我对您的信任已经破坏了——因此我再也不能觉得这是一个家了。我觉得我跟你们住在一起好像是个寄宿的人——从昨天开始,我在这所房子里仅仅是个寄宿的人了。

李斯别这么说!我的孩子!

思法伐是的,我是您的孩子。只差您来说这句话了,好使我感觉得更痛苦。想到我们两人在一起的全部生活——我们一同旅行,一同玩的全部快乐的日子——再想到我永远不能再回想这一切,永远不能再过这种生活了!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我不能再在这儿呆下去了。

(吴世良译)



【赏析】

《挑战的手套》写成于1883年,是比昂逊社会问题剧的代表作之一。在对这部作品的理解上,存在着一种普遍一致的看法:一般认为作品在前两幕中体现了对社会俗见的挑战而集中了全剧的思想意义,而最后一幕则由于女主人公思法伐的妥协使得斗争的社会意义被削弱而被看成是全剧的败笔。由于以上原因,在我国1929年印行的《戏剧》杂志上,编者为了发挥剧本的战斗性,在发表本剧时只发表了剧本的前几幕,而把最后一幕取消了。尽管《戏剧》杂志编者的行为有时代的原因,这种理解方式却不只是中国特定时代的产物,19世纪末的挪威读者同样不能接受这样的结尾,他们认为思法伐对不道德婚姻的妥协最终代表了比昂逊对于这一社会问题的立场,进而向作者表示不满。比昂逊感觉到这其中存在着严重的误解,因而不得不在1886年重写了《挑战的手套》,对原剧的结局做了改动:在新剧本中,思法伐毫不退让,坚决要求未婚夫必须保持贞洁。

比昂逊不但通过修改过的剧本向读者表明他的立场,在现实生活中,他一直是一个充满正义感的革命者和社会活动家。为了维护挪威的尊严和主权完整,他长年累月地演讲和写报道唤醒国人,并几度同瑞典当局发生冲突。《挑战的手套》一剧演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纵欲派青年和保守势力纷纷表示不满,连名作家布兰德斯和斯特林堡也撰文对之大加挞伐;在重重压力之下,剧作家没有示弱,为了表明自己的战斗姿态,他前往挪威北部作了以《一夫一妻制与一夫多妻制》为题的演说,结果非常轰动。我们可以看出,剧作家本人的态度与思法伐妥协的态度完全相反。然而,为什么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忽略作家现实生活的行为,将女主人公的妥协加在作家头上呢?在我看来,这种理解方式来自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自觉地将主人公与作者对号入座的心理暗示。在一部作品中,一旦主人公部分地体现了作家的意志,读者便极容易将整部作品看成是作家表达个人意志的工具,因此,既然在前两幕中思法伐的挑战代表了比昂逊的道德诉求,人们认为思法伐在最后一幕的妥协与作家的主观愿望分不开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他们仅仅从满足自己的道德愿望出发,把思法伐的妥协误解为剧作家的软弱,却没有从艺术反映现实的真实性上去发现剧作家这一安排的良苦用心。

通常情况下,真正的艺术家不是通过作品用自己的声音向读者说话,而是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品,用它自己的语言向读者说话。《挑战的手套》一剧所蕴涵的意义不是一个挑战的姿态就可以完全概括得了的。它不是一部单纯表达作者意愿的口号或标语式的作品,而在反映社会现实的真实性和深刻性上有着更为重要的价值。思法伐的妥协是严酷的社会现实压迫下的必然结果。剧作家通过思法伐斗争的失败,表现了由于个人力量的弱小,道德理想在现实的压迫下趋于毁灭的过程,虽然有违作家和读者的道德期望,却恰恰是这部作品的深刻之处。

思法伐的态度由斗争向妥协的转变始于她对自己的父亲和家庭的重新认识。在第一幕里,思法伐认为,父亲李斯是她见过的最纯洁最高尚的男人;到了第二幕,她心目中的父亲也还是善良而诚实,生活得既高尚又优美;然而在第三幕中,思法伐却看到了事情的真相:父母亲的婚姻并非她所想象的那么纯洁和高尚,父亲直到现在还有外遇,而母亲为了家庭则一直委曲求全。这样的现实让她无法接受,她仿佛觉得自己全部的生活都变脏了,并且不愿相信任何东西。这时,她才明白曾用最纯洁的道德观念教育过她的母亲却要求她向非道德的婚姻让步的原因:所有的道德在不涉及到任何利益的情况下谈论都是冠冕堂皇的,而一旦与切身利益发生冲突便成了一句句的空话。父亲高尚形象的坍塌是对她整个道德观和价值观最致命的冲击,如果说在此之前诺登医生和李斯太太背叛他们所宣扬的道德理想对思法伐的信念只是有所动摇的话,那么父亲的堕落对她来说,则等于是将她的理想之树连根拔起,以至于她认为自己需要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在看清整个社会普遍存在的不道德婚姻之后,她感到和整个黑暗的势力相比,自己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个人要反对不道德的婚姻就等于是想要用自己的双手推倒一座大山。

道德理想破灭之后,思法伐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既然连曾经作为自己道德理想的化身的父亲都不能让她相信,她就更不可能对婚前就有不道德行为的阿尔弗抱有任何希望。当父亲劝她宽恕阿尔弗时,她打定了主意不再跟他来往。在阿尔弗的父亲克利司登生为儿子说情时,对儿子的品格所做的保证也仅仅是意志的坚强,而不是道德的纯洁、忠实和高尚。从光明的理想世界中突然坠入黑暗的现实世界的思法伐既然无法改变不道德的现实,就只有屈从于它的要求,走上了所有如母亲一样的前辈妇女们所走过的将不道德婚姻接受下来的老路。比昂逊通过李斯太太之口,提出导致妇女接受这种不道德婚姻的根本原因在于男性在男权社会中所享有的特权,这样的特权压倒了一切妇女争取自由的努力。剧作家希望通过剧本能够唤起人们对婚姻中不合理的“男性特权”的关注,并提出只有取消这样的特权,妇女在婚姻中才能取得与丈夫同等的地位。

虽然剧本以思法伐理想的破灭结束,却不能说比昂逊是个悲观主义者。在创作上,他要让自己的作品保有艺术的真实,就必须让它与现实世界的真实情况保持一致。从而引起人们对妇女在婚姻中不平等的地位的关注,激发人们起来为维护妇女权利而斗争。当时的现实社会的道德状况确实不容乐观,像克利司登生所说的那样,要是想让男人们也受到对女人那样的道德观的束缚,那就等同于是“梦想世界会翻个个儿,人性也会变个样儿”。要是作者完全不顾社会现实,让思法伐以挑战胜利的姿态收场,将她在现实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人为减轻,思法伐挑战的姿态就会失去现实性的依托而显得如宣言般僵硬,作品也就丧失了在反映现实上的真实性和艺术上的深刻性。

比昂逊作为一个杰出的戏剧家,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尽到了自己担当时代重任、在精神上引导人们前进的职责。我们对他的理解应该从文本出发,而不应该用自己的主观臆测对他形成不必要的曲解。

(谭丽娴)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