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简析|介绍|赏析|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荒原》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英国诗人艾略特(1888—1965)的代表作,被誉为现代主义诗歌的里程碑。它以古代寻找“圣杯”和渔王患病的传说为骨架,中间大量穿插描写现代社会生活,构成一幅色彩斑驳的,历史与现实交错、重叠的拼贴画;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一些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和“感情的瘫痪”,整个西方世界就是一片荒原。全诗434行,共分5章。第一章“死者葬仪”。写四月维系死亡与复活的丁香,冬日的雪,夏日的雨,引出一个老年贵妇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然后写伦敦桥上鱼贯穿过的行人,联想到地狱中桥下走过的幽灵。教堂响起阴沉的钟声,有人问:死尸是否会发芽。第一章点出了死与生的主题。第二章“对弈”,写贵妇人的奢侈生活,下等小酒店里两人的对话,一个退伍士兵与妻子没有感情的生活,妻子吃打胎药。结尾引用《哈姆莱特》中奥菲利娅死前的话:太太们,明天见。这一章描写了醉生梦死的世俗生活,女人“不育”,生命的枯萎。第三章“火诫”,棕黄色的大地,泰晤士河轻轻地流。女打字员被人侮辱,但她感情已麻木,人与人的关系不圣洁,都被玷辱了。两个人奋力划船,要“重新做人”,在燃烧的火中求主救助。这一章火象征净化,表达了重生的欲望。第四章“水里的死亡”,是一个插曲,写腓尼基人死了,水洗净了罪恶,从死亡中求得重生。呼应第一章生与死的主题。第五章“雷霆的话”。雷霆是权威的象征。岩石中没有水,城楼上敲着引起回忆的钟,一只公鸡在教堂上啼,唤来了闪电和雨,人们听到监狱门上钥匙的转动声。欢快的船划动双桨。雷霆的话是:要舍己为人,同情,克制,才能得到平安。这是全诗的总结,呼吁人们皈依上帝,在宗教信仰中求得解脱。艾略特在《荒原》中充分表达了生与死互相转换,以及希望获得重生的主题思想。《荒原》运用象征,隐喻,时空错位,自由联想等手法,画面和声音按“想象的逻辑”去衔接,造成一种有强烈刺激性的效果。全诗没有完整的情节,诗行之间意思不连贯。诗人还博引前人著作,或改换字句的摘录,全诗运用六种语言创作,显得晦涩难懂。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