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集句诗创作考察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元代集句诗创作考察

由于《全元诗》没有编辑出版,笔者对元代集句诗的了解难以做到全面和完整。从现在掌握的文献材料看,除了一些生活于金、元之际和宋、元之际的集句诗人已经在上面第二节和第三节予以介绍外,其余可以考出的文献尚有以下内容。

1.耶律铸集句诗1首。耶律铸(1221~1285),字成仲,耶律楚材之子。中统二年(1261)任中书左丞相,后任中书左丞相多年。《元史》卷一百四十六有传。耶律铸著有《双溪醉隐集》六卷,已佚。今本为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分为八卷,卷六《明妃二首》其一诗后注云:“右百家衣。”

2.王义山集句诗2首。《元诗选》二集卷三“稼村先生王义山”条云:

义山字元高,富州(今江西丰城)人,生于宋嘉定间。义山治《易》兼词赋,四以赋荐。景定壬子(按:此有误,景定间无壬子年),为九题之冠。壬戌(1262)试别闱,发榜,考官见义山名,皆以得人为贺。廷试,乙科,授永州司户关,累升通判瑞安军府事。丙子(1276),宋大皇诏官民归附,遂还故山,以读书著文为事。至元己卯(1270),行中书省俾路学以贽币礼聘于家,辞勿获,遂教授诸生。明年,使掌江西学事。辛巳(1281),退老于东湖之上。环所居皆莲,名其堂曰“君子”,又于先庐之旁扁一所曰“稼村”,四方学者皆称为稼村先生。一日,整衣冠端坐而逝,年七十四。所著有《稼村类稿》。如《斋居杂兴》云:“诗思已随春意动,夜衾不怕晓寒新。”《赠陈梅垣》云:“一枝潇洒无尘涴,半夜高寒对月明。”《和九月十日紫极登高韵》云:“满斟绿斝安排醉,牢里乌纱照顾吹。”亦复刻意求新,但全篇率多累句,不免瑜为瑕掩耳。

《元诗选》二集所收《稼村类稿》卷九有《龙画赞(集书句)》和《虎画赞(集诗句)》。

3.滕安上集句诗1首。滕安上(1242~1295),字仲礼,号东庵,中山(今河北定县)人。精研理学,被荐为中山府教授,仕至监察御史。滕安上著有《东庵类稿》十五卷,已佚,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为《东庵集》四卷,卷三有《暮春再到仙林,寂然无人,因忆觉大中,集句以寄》。

4.卢挚集句诗1首。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曾任廉访使、翰林学士等职,诗文与刘因、姚燧等齐名。卢挚著有《疏斋集》,已佚。《元诗选》三集辑为一卷,有《集句饯张知事子中并序》一诗,其序云:

子中吾友秩满,总幕受代,属尔访余山中,礼意良厚,至今耿耿不能弭忘。闻还卫有日,逋客卢挚偶读陶诗,至“一朝辞吏归,从我颍水滨”,有会于心,遂集比成章,远寄祖席,兼叙高义,永以为好也。

5.程文海集句诗2首。程文海(1249~1318),字钜夫,以字行,号远斋,建昌(今江西南城)人。仕至翰林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商议中书省事。程文海著有《雪楼集》三十卷,卷二十三有《乔达之学士真赞(集诗句)》和《乔达之内子真赞(集诗句)》。

6.刘因集句诗3首。刘因(1249~1293),字梦吉,号静修,本名曰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属河北)人。元朝著名理学家、诗人,曾任承德郎、右赞善大夫。《元史》卷一百七十一有传。《静修集》是其诗文选集,卷一有《杂著(二首集陶句)》,卷十九“拾遗”有《集杜句赠王运同彦材》。

7.无名氏《唐人集句》,已佚。元任士林《松乡集》卷七《书唐人集句后》云:

“活剥张昌龄,生吞郭正一”,昔人所讥也。自王介甫、石曼卿始集古人句为戏,孔毅父遂刻意为之,苏子瞻已不恕矣。近世百家衣盛出,能不无“天吴与紫凤,颠倒在裋褐”之失耶?某氏子新意如硎,久事游历,使能原性情之感,知礼义之所止,儒先生当避阀阅,如搜掠未穷,鼓不足而讽席,虽李商隐之“祭鱼”、杨文公之“衲被”,祗见其劳,而发亦止耳!名山大川,清气未歇,其必有以语之者。试挟此以行。

任士林,字叔实,号松乡,宋末元初人,则其所谓《唐人集句》,当是宋末或元初人所为。姑列于此。

8.马臻集句诗11首。马臻(1254~?),字志道,号虚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年轻时出家为道士,隐居于西湖之滨。长于诗、画。马臻著有《霞外诗集》,今存,卷八有《集句题山村图二首》、《集句题张玉田画水仙》、《集句和陈渭叟见寄诗韵五首》,卷十有《集句遣怀三首》。

9.陈孚集句诗10首。陈孚(1259~1309),字刚中,临海(今属浙江)人。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因上《大一统赋》,被授临海上蔡书院山长,仕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建德路总管府治中、台州路总管府治中等职。《元史》卷一百九十有传。陈孚著有《陈刚中诗集》,今存,卷二有《入安南,以官事未了,绝不作诗。清明日感事,因集句成十绝奉呈贡父尚书,并示世子及诸大夫,篇篇见寒食》。

10.韩性集句诗1首。韩性(1266~1341),字明善,绍兴(今属浙江)人。精通性理之学,卒后朝廷赐谥号“庄节先生”。《元史》卷一百九十有传。明宋绪《元诗体要》卷八录其《集杜句题五马图》。

11.尹廷高集句诗2首。尹廷高,字仲明,号六峰,遂昌(今浙江遂昌)人,生卒年均不详。大德间(1297~1307),任处州路儒学教授。又尝掌教永嘉,秩满至京,谢病归。著有《玉井樵唱》三卷,今存,卷中有《悲故乡集杜诗句二首》。

12.杨载《仲弘集古诗》二卷,已佚。杨载(1271~1323),字仲弘,浦城(今属福建)人,“元诗四大家”之一。《元史》卷一百九十有传。《千顷堂书目》卷二十九载有“杨载《杨仲弘诗集》八卷,又《集古诗》二卷”,注云:“浦城人,徙居杭州,咸祐举进士,历宁国路推官。”

13.黄溍集句诗3首。黄溍(1277~1357),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属浙江)人。与柳贯、虞集、揭徯斯,被称为“儒林四杰”。《元史》卷一百八十一有传。黄溍著有《日损斋稿》《义乌县志》《黄文献集》等。其《文献集》卷一有《集渊明句题李中甫员外稼亭》《集渊明句题胡生嘉树轩》《永嘉王君自制挽歌辞,盖能安死生而未忘情乎死生者也。集渊明句以释之》。

14.张雨集句诗3首。张雨(1283~1350),早年名泽之,字伯雨,一字天雨,号句曲外史,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年二十余弃家为道士,道名嗣真,道号贞居子,居茅山。曾入京,以诗风清丽名震京华,与杨载、虞集、范椁等友善,拜在虞集门下。晚年还俗,隐居杭州,与杨维桢等人关系较密。程杰《刘基〈张伯雨墓志铭〉及相关问题》一文对其生卒年及相关事迹有具体的考察。《元诗选》卷六十六录其《集太白语酬僧净月》和《集王摩诘书语》(2首)。

15.吴师道集句诗2首。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人。元至治元年(1321)进士,仕至国子博士,以奉议大夫、礼部郎中致仕。明冯从吾《元儒考略》卷三有传。吴师道著有《礼部集》,今存,卷九有《集句二首赠答潘季通》。

16.陈泰集句诗1首。陈泰字志同,号所安,潭州路茶陵州(今属湖南)人。雍正朝《江西通志》卷六十五有传。陈泰的生卒事迹不详,张金铣《元诗人陈泰出身辨正》一文不但考察出其并未考中进士,实为“湖光乡贡进士”,而且推断出其生年在至元二十四年(1287)到二十七年(1290)之间。陈泰著有《所安遗集》一卷,卷中《天岳图歌并序》是一首集杜诗。

17.马麐集句诗1首。马麐字公振,太仓(今属江苏)人。明王鏊《姑苏志》卷五十四载:

马麐字公振,太仓人。元季避兵于松江之南,园池亭榭,幽閴自娱,屏绝世虑,日诵经史。为人不事修饰,乐与贤士大夫交,杨廉夫深器重之。长于诗歌,有《醉渔》、《草堂》二集。

既然杨维桢(1296~1355)“深器重之”,可见其生活时代当略近。《元诗选三集》卷十五录其《集句题水仙图》。

18.陆仁集句诗4首。陆仁,生卒年不详。《元诗选三集》卷十五辑有其《乾乾居士集》一卷,并附其小传云:

仁字良贵,河南人,寓居昆山。为人沈静简默,明经好古文,诗不苟作,自号樵雪生。所居曰乾乾之斋,因自号乾乾居士。与郭翼羲仲、吕诚敬夫相唱和,其翰墨法欧楷章草,皆洒然可观,馆阁诸公推重之,称为陆河南。杨铁厓谓良贵诗学有祖法,清俊奇伟,如《佛郎国进天马颂》、《水仙庙迎送神辞》、《渡黄河》、《望神京》诸篇,尤极称之。

虽然吕诚的生卒年亦不可考,但郭翼的生卒年为1305~1364,据此可推测陆仁的生活年代略与之相当。《乾乾居士集》中有《春草堂诗集诗句》(《春日四章》,二章章十四句,一章十二句,一章廿八句)。

19.郭豫亨《梅花字字香》前集一卷、后集一卷,共计98首,今皆存。郭豫亨,自号梅岩野人,里居及生平、事迹不详。自序言是集作于至大辛亥(1311),可知其大致生活在元代中期。其序云:

余爱梅花,自号梅岩野人。凡见古今诗人梅花杰作,必随手钞录而歌咏之,积以岁月,遂成巨编。熟之既久,若有所得,暇日辄集其句,得百篇(按:今存实为98首),目为《字字香》。其间句煅意炼,璧合珠联,亦有天然之巧者,吾不知其为古作也。

20.徐原父《听香亭集句》,已佚。徐原父,金华(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浙江通志》卷二百五十二《经籍》十二“听香亭集句”条下注曰:“正德《兰溪县志》:徐原父采凡古诗之咏梅者。”胡翰《胡仲子集》卷三有《书〈听香亭集句〉后》,中云:“吾里徐原父,采凡古诗之咏梅者,以为《听香亭集句》。”胡翰(1307~1381),字仲子,浙江金华人。胡翰仅言徐原父为“吾里”,并未言及年岁,大概徐原父的年岁比他小,据此可推知徐原父为元末人,很可能生活到明初。

21.王谦《集杜诗》一册,已佚。王谦(1319~1375),字自牧,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徐一夔《始丰稿》卷六《王自牧墓志铭》一文曰:“钱唐有卓行之士,曰王君自牧。以洪武八年十有二月甲午卒于家,年五十有七……”毛奇龄《王自牧集杜诗序》曰:

自牧遭逢类杜甫,故喜集杜甫诗。当其目有所接,意有所感,友朋有所况,临山川道涂园林楼台有所览,观吾所欲言,杜甫已言之矣。特虑其言之单也,从而复之;其已复者又从而更复之,就其意而得其句,句在意间;就其句而亦得其意,则意并在句外,岂无时与地与人与往来眺望之相符者乎!

22.无名氏集句诗1首。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九“谣言”条载:

后至元丁丑(1337)夏六月,民间谣言朝廷将采童男女以授鞑靼为奴婢,且俾父母护送,抵直北交割,故自中原至于江之南,府县村落,凡品官、庶人家,但有男女,年十二三以上,便为婚嫁,六礼既无,片言即合……又有人集古句云:“翡翠屏风烛影深,良宵一刻直千金。共君今夜不须睡,明日池塘是绿阴。”可谓深于命意者矣。

23.黄则行《集杜诗》一册,已佚。黄则行,字号、生卒年不详,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元至正十六年(1356),春秋进士及第。雍正朝《江西通志》卷五十一《选举三》“至正十六年丙申乡试”条载:“黄则行,清江人。”元末胡行简《樗隐集》卷四《黄则行集杜诗句序》云:

清江之东里,黄氏世以科第显。赵宋时名荐书者七人,登科者三人。有元至正丙申,郡上贤能书于行相国黄氏之彦曰则行,复以春秋举进士……(则行)闭门却扫,利达不入于心。辟一室以书史自娱,壶觞笾豆列置左右,酒酣激烈,则取杜少陵诗长哦高咏,慷慨怀古,人莫测也。或问之,辄曰:“吾所欲言者,少陵先言之矣。”因摘其诗中语,集而成诗,凡若干首,不异其自赋也。远近多传诵之。从弟则建悼其兄之志不遂,欲托诗以自见也,率族人之好事者捐金绣梓以传于世,征序其端。余惟少陵所遇之时,即则行所遇之时也;则行之学之志,盖希乎少陵也。少陵志不获展,感时抚事,形诸歌诗,以舒其忠愤之气,盖有不得已耳。则行借少陵语以发其性情,其志亦犹是也。但少陵羁旅万里、艰阻备尝,而则行栖迟丘壑,与湖山风月相周旋,其吟兴差可羡也。或谓坡仙无取于集句,盖有激而云,不可以评是集也。读是集者,能无慨然于斯?

据此序,知其《集杜诗》曾拟付梓,并征序于胡行简。

24.柴潜道《秋岩小稿》一帙,已佚。柴潜道,襄陵(今河南睢县)人,生卒年不详。据其在《万姓统谱》卷十五、《山西通志》卷一百三十六中的排列顺序推测,当为元末人。《山西通志》卷一百三十六《人物三十六·文苑一》“柴潜道”条载:“柴潜道,襄陵人,志高尚,博极群书,工词翰,不乐仕进,教授乡闾,有古隐逸风,号秋岩庄靖处士。集古诗一帙,名《秋岩小稿》行于世。”《千顷堂书目》卷二十九“柴潜道《秋岩小稿》”条下注云:“襄陵人,隐居不仕,人称秋岩庄靖先生。诗为集句。”

25.郑允端集句诗3首。郑允端(1327~1356),字正淑,平江人,著有《肃雝集》。曾亚兰《元代学杜女诗人郑允端》一文有较详细的介绍。《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3册收录了《肃雝集》。《御选四朝诗·御选元诗》卷八十一录其《杜少陵春游曲集句》《春词集句》《秋词集句》。

26.释至仁集句诗1首。释至仁生活于元、明之交,具体生卒年不详。《元诗选初集》卷六十八“澹居禅师至仁”小传云:

至仁字行中,别号熙怡叟,鄱阳人。得法于径山元叟端和尚,驻锡苏州万寿寺。博综经传,贡尚书泰甫、黄侍讲晋卿,皆服其说。虞文靖公称其文醇正雄简,有史笔,宗门之子长也。其诗句如“松间石榻春云护,花底山尊夜月开”“沙渚草香流水活,海天云净碧峰遥”“醉题梧叶秋阴合,坐对槐花莫雨来”,又《咏海棠再花》云“月里精神今更好,雨中颜色向来新”,俱稳秀有法。判官皇甫琮编次其诗文曰《澹居稿》,江左外史雪庐新公为之序。

该卷录其《集杜句述怀寄见心》。

27.金岷集句诗1首。金岷,字号、生卒年、事迹俱不详。《御选四朝诗·御选元诗》卷八十一录其《植芳堂诗集陶》。

28.何理问集句诗1首。何理问,字号、生卒年、事迹俱不详。《御选四朝诗·御选元诗》卷八十一录其《题宜春台集古》。

29.茂枯林集句诗,已佚。茂枯林,事迹不详。元朱晞颜《瓢泉吟稿》卷二有《跋茂枯林集句题东坡画像》:“秀毓峨眉德望高,风流元是玉堂豪。冥鸿匹对天边鹄,痴虎精神颊上毫。生气百年存大节,哀歌九些续余骚。紫云饭饱秋堂寂,一穗炉熏对和陶。”据此,可知茂枯林曾写有集句诗。

30.无名氏《春居集注[疑当作杜]》,已佚。胡可先《杜诗学引论》在列举宋代以后的集杜诗集时云:“文天祥之后,元陈岩有《凤髓集》、元□□有《春居集注》……”

据本节统计,元代共得集句诗作者30人,今存作品153首。在诗人和诗歌的数量上都比金代多一些,大约与北宋的情况持平,而远远落后于南宋。把以上四节的数据加起来,从西晋到元代,可以考出的集句诗人共有107人,保存到今天的诗歌1822首。

从本章所排列的集句诗作品可以看出,集句诗在北宋发展起来以后,至南宋作品迅速增加。金国占据中原后,北方的集句诗虽然没有绝迹,但非常萧条。迨至元代,集句诗作品虽然比金代多得多,但无论诗人数量还是作品数量远远不及南宋,事实上是大大衰落了。至于集句诗再次得到大发展并走向繁荣,则是明、清两代的事情了。

注释:(元)耶律铸:《双溪醉隐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99册,第485页。###(清)顾嗣立:《元诗选》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第76页。###(清)顾嗣立:《元诗选》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第298页。###(元)任士林:《松乡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96册,第575页。###(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第722页。###程杰:《刘基〈张伯雨墓志铭〉及相关问题》,《梅文化论丛》,中华书局,2007,第249~253页。###张金铣:《元诗人陈泰出身辨正》,《中国典籍与文化》2008年第3期,第114~115页。###(明)王鏊:《姑苏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93册,第1028页。###(清)顾嗣立:《元诗选》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第624页。###(清)顾嗣立:《元诗选》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第593~594页。###(元)郭豫亨:《梅花字字香》,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05册,第668页。###(清)沈翼机等:《浙江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25册,第730页。###(明)胡翰:《胡仲子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9册,第35页。###(明)徐一夔:《始丰稿》,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9册,第233页。###(清)毛奇龄:《西河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20册,第217页。###(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第111页。###(清)陶成等:《江西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14册,第685页。###(元)胡行简:《樗隐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1册,第138页。###(清)储大文等:《山西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46册,第645页。###(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第726页。###曾亚兰:《元代学杜女诗人郑允端》,《杜甫研究学刊》1994年第3期。###(清)顾嗣立:《元诗选》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第771页。###(清)张豫章等:《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御选元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41册,第793~794页。###(清)张豫章等:《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御选元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41册,第795页。###(元)朱晞颜:《瓢泉吟稿》,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13册,第395页。###胡可先:《杜诗学引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第121页。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