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篇选自《李太白全集》卷十八。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天宝末年,李白在宣城与秘书省校书郎李云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所作。谢朓楼,一称谢公楼或北楼,南齐诗人谢朓官宣城太守时所建。唐末,改名为叠嶂楼。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1),中间小谢又清发(2)。俱怀逸兴壮思飞(3),欲上青天览明月(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5)。
【注释】
(1)蓬莱文章:东汉时官家著述和藏书之所称东观,又称之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据说蓬莱是仙府秘录所在。建安骨:建安,东汉末献帝年号。当时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诗文内容充实,语言质朴,风格刚健俊爽,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2)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举,称为大谢、小谢。谢朓诗风清新秀发,深为李白所喜爱。(3)逸兴(xìng):飘逸豪放的兴致。壮思:雄心壮志。(4)览:同“揽”,摘取。
【导读】
这是一首借饯别以咏怀的七言古诗,抒发了诗人因怀才不遇而引发的无尽烦忧,也体现了诗人豪放坦率的性格。全诗如歌如诉,情感跌宕起伏,韵味深长。章法跳跃,一波三折。语言明朗朴素,似脱口而出,音调激越高昂,豪放与悲愤共存,天真与苦闷统一,形成太白独特的“纵逸”风格。
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这里既蕴含了“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淮南卧病寄赵徵君蕤》)的精神苦闷,也融铸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这是对他长期以来政治遭遇和政治感受的一个艺术概括。忧愤之深广、强烈,正反映出天宝以来朝政的愈趋腐败和李白个人遭遇的愈趋困窘。三四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画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从极端苦闷忽然转到爽朗壮阔的境界,这正是李白长期为黑暗污浊的环境所压抑,所以时刻都向往着广大的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下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这里用“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指刚健遒劲的“建安风骨”。上句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下句则以“小谢”(即谢朓)自指,说自己的诗像谢朓那样,具有清新秀发的风格。李白非常推崇谢朓,这里自比小谢,正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这两句自然地关合了题目中的谢朓楼和校书。七、八两句就“酣高楼”进一步渲染双方的意兴,说彼此都怀有豪情逸兴、雄心壮志,酒酣兴发,更是飘然欲飞,想登上青天揽取明月。上天揽月,固然是一时兴到之语,未必有所寓托,但这飞动健举的形象却让读者分明感觉到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然而诗人的精神尽管可以在幻想中遨游驰骋,诗人的身体却始终被羁束在污浊的现实之中。因此,当他从幻想中回到现实里,就更强烈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不可调和,更加重了内心的烦忧苦闷。“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一落千丈的又一大转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出现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的矛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这结论当然不免有些消极,甚至包含着逃避现实的成分。但历史与他所代表的社会阶层都规定了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李白的可贵之处在于,尽管他精神上经受着苦闷的重压,但并没有因此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诗中仍然贯注豪迈慷慨的情怀。
思想感情的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在这首诗里被完美地统一起来了。这种起落无端、断续无迹的结构,最适宜于表现诗人因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而产生的急遽变化的感情。
【思考】
1.李白诗中表现了哪些思想矛盾?它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请举例说明之。
2.清沈德潜认为《渡荆门送别》“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诗别裁集》),有道理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