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勃洛克:白的夜,红的月亮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 剑钊

白的夜,红的月亮

在蓝天上浮起。

虚幻而美丽,她在游荡,

倒映在涅瓦河里。

我预见,我也梦见

秘藏的愿望就要实现。

莫非吉祥就藏在其中——

红的月亮,静的喧声?……

(飞白译)

(俄国)勃洛克

勃洛克在他的一篇早期论文《色彩与语言》中写道:“温柔、明朗的色彩为艺术家珍藏着童年时代的易感性;但是,成熟的作家却贪婪地在心中厮守着感情的碎片。”他对当时的作家们只会使用单调的、没有色彩的萎靡不振的语汇这种现象大为不满,认为他们的灵魂是“堕落的”;同时,他对画家们抱有极大的敬意,认为“他们能够以通俗的、孩子似的,因此而崭新又鲜艳的语言来传达被作家们埋葬在灵魂深处的那些陈旧的怨辞。”在勃洛克看来,由于画家对色彩的刻意追求,他能够陶醉其间而得到升华,进而忘掉世俗的苦难与烦恼。勃洛克在创作中对色彩的重视于此可见一斑。

勃洛克在进行歌创作时,总是精心地选择最贴切地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的一些色彩词汇。因此,阅读勃洛克的作品,读者常能体会到欣赏印象派绘画时所涌起的那种难以言传、无法捕捉的朦胧美感。《白的夜,红的月亮》这首诗便是较为突出的一个例子。白色是诗人偏爱的颜色之一,它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纯洁”、“安谧”的象征意味之外,在诗人的个人象征系统中,它还代表着在一片神秘的空白中所包孕的无限生机。俄罗斯独特的地理位置让诗人见到了一个罕见的自然现象——“白夜”,从而为“红月亮”的浮现提供了一个背景。红色也是勃洛克在创作中使用得较多的一种色彩,大约是因为与血液的颜色相同的缘故,它往往使人联想到流血,暴乱,战争,在勃洛克那里,红色常常暗示着“不安”和“恐惧”。在众多的色彩中间,蓝色似乎是最得勃洛克的青睐了,诗人常常将和平、幸福、美与善、希望等美好的东西赋予蓝色。从视觉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蓝色往往能使人产生一种深邈旷远的感觉,神秘的遐想在此能获得广阔的自由空间。勃洛克对“蓝色”尤其是对“蔚蓝的天空”抱有特殊的好感是与其对理想的彼岸的热切向往在情绪上是十分吻合的。法国象征主义诗歌怪才韩波在《元音》一诗中,也同样以蓝色赋予元音,用以表示终极的“美”。这一点证明了人类在对色彩的敏感上存在着神秘的求同机制。

《白的夜,红的月亮》的第一节以“红月亮”在“白夜”的蔚蓝天空中浮现这一奇特的意象组合,向我们暗示出诗人惘然无措的不安心情。第二节对上述现象作了一个解释:诗人感受到的不安或许正意味着“秘藏的愿望得到了实现。”而关于“静的喧声”这一显得突兀的结合,我们在普蒙托夫的名诗《帆》那里可以找到某种渊源——“仿佛唯有风暴中才有安详。”或许勃洛克此刻也有着和他的前辈同样的体验,同样祈求着在喧闹中得到宁静。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