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绍翁《游园不值》原文解读|赏析综述|题解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题解】

叶绍翁,1220年前后在世,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今浙江龙尔县)人。他终生无官无职,流落江湖,浪迹荒村。他是南宋著名的江湖派诗人。长于七言绝句。

【解读】

全诗四句,诗意发展分两层。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新春的园林,苍苔如毯,春雨乍晴,显得分外清新悦目。穿着木屐踏在上面,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损坏了它那柔软厚厚的美,不由人顿生怜惜之情。来到幽静的花园门前,轻轻地叩击着柴门,静静地等候着,然而良久良久,不见主人来开门,原来门关着,主人不在。〕

第一层,写诗人游园不值,由对园外景的爱怜,到对园内景的神往。

“苔”,苔藓类植物,色绿,性喜阴湿。园林的所在,树木浓密,花草盖地,空气湿润,环境幽静,一经春雨淋洒,“苍苔”乘机繁衍生长起来,犹如绿色绒毯,清新嫩绿,富有光泽,透着活力。寻幽探胜的诗人乘兴而来,适值主人外出不遇,依依难舍,留恋于此,在园门前徘徊起来。由“屐齿印”推知,诗人游园是穿木屐而来。“屐齿印苍苔”,木屐防滑的“齿”,深深地“印”在“苍苔”上,使绿如碧毯,柔如絮棉的“苍苔”受到了创伤,呈现出斑斑伤痕。损坏了“苍苔”柔软的美,似乎也打破了整个园林的清幽静谧,随之怜惜之情油然而生。“怜”前饰一“应”字,写出了“游园”人极为丰富的情感。试想,连地面上的“苍苔”都在诗人的怜爱之列,这更衬出了他游园心切。读诗是须要多用心思的,不要忽视了诗中的“屐齿”与“苍苔”,这表明诗人游园正值春雨初晴,杏花盛开的时节。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杏花”与“春雨”是相伴而行的,它给后文的“红杏出墙”提供了一个春雨后的美妙背景。

言“扣”曰“小”,一个“小”字似见其人,如闻其声。叶绍翁固然是流落江湖,浪迹荒村,但他毕竟是满腹经纶的才子;诗人游园是慕名而来,按常理可以想见,他和主人是情真意笃,对主人怀有尊重与仰慕之情。由于这两方面的缘故,“扣”其门必然轻“小”,谨慎文明,断然不会鲁莽行事的。“小扣”这一典型形象的动作,极能表现诗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小扣”的感情色彩与小园的“春色”极为协调,和门前青绿可爱的“苍苔”,幽雅静谧的氛围也极为吻合。“久不开”照应了题中的“不值”,明点了题。“久”字,足见游园人的耐心,和对小园美景的倾心。诗人叩门之余,在门前徘徊,又照应了首句的“印苍苔”。门“不开”愈久,门前“屐齿印”愈多,游者则愈“怜”,便觉时间愈久。一“小”一“久”,意境无穷,耐人寻味,写出了游人探胜寻幽的鲜明形象和细腻的心理活动。“小扣”而“久不开”,欲进不能,欲走不舍,游移徘徊,景未赏,人未会,悄然若失,留恋情丝不绝,惆怅之感顿生,这即是“小”与“久”的高超艺术所在。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园内芳草茸茸,花木葱茏。杏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展翅盛开,淡红的,火红的,满园洋洋洒洒的春色。竟有那么一枝,越出墙来,昂着头,挺着一身的花儿,溢着浓浓的春意,显示出她那勃勃的朝气和无限的生机。〕

第二层,游人从“出墙来”的“一枝红杏”,看到了“关不住”的满园“春色”。

“春色”极富内涵,并有着很美的感情色彩。在人们的生活中,“春色”的象征有三:春雨、杨柳、杏花。杨柳、杏花离不开春雨,无春雨的滋润,就无杨柳青青;无细若游丝的春雨,杏花则会失去她那潜在的美和神韵。诗在首句写“苍苔”,隐含春雨,这使洋洋洒洒的春色从霏霏春雨中化来,使花草林木在春雨中萌发,生长,蓬勃向上。“满”字用得极为形象,诗味盎然,括进了诗人饱满的思想情感。一个“满”字集洋洋“春色”于一小“园”,使人感触到满园内“春色”流溢,春光融融,春潮翻腾。“满园”极为形象地写出了春景之盛,春色之浓,逗人遐想,令人神往。花园门设而“关”,关而“不住”。“关”是对“满”而言,“关”是生机活力的反向,是融融春色的堤坝。一“满”一“关”,处于矛盾斗争之中,斗争的结果是代表新生的“春色”,冲破高高围墙的禁锢,和园门的封锁,排除“关”的困扰,挺起雄健的躯干,舒展开艳丽的身姿,伸向广阔的空间,冲向更高的境界。什么禁锢、堤坝与困扰,对新生、成长与向上来说都是无济于事的。

“一枝红杏”紧承“春色满园”写来,这是一种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一枝红杏”具有高度的代表性,而“春色满园”具有一般性。这具体的“一枝”,才是“春色”的真正所在。我们再具体些分析,更见二者关系的微妙:“满园”对“一枝”,“春色”衬“红杏”。这“红杏”“一枝”,不只代表着满园春色,而且更胜于“春色满园”,它比“春色满园”更集中更典型。“红杏”是“外”的表现,谁人也会联想到“内”的百花,这在广阔的空间里启人深远的联想。“外”的“一枝”,与“内”的万树相对,这又是一层,新的意境,新的情味,使人颇感韵致幽远。理寓于景内,对人有强烈的感染和启迪的力量。结束句的“出”承前句的“满”字,“满”而溢,溢而“出”。“满”与“出”是对“关”的否定。“出墙来”和“关不住”,写出了洋洋春色,泛泛春光,无处不有,无所不至,围堵无补于事,关锁禁锢不滞。

诗的下联,通过艺术形象的描绘,不仅给人艺术美的享受,同时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新生事物的问世往往是曲折坎坷,关隘重重,但不可战胜,它在一个广阔的空间里放射着炫目的光华,得到人们的青睐。

【综述】

诗通过“出墙来”的“红杏”看到了满园“春色”的描写,赞美了经受过严冬磨难的生物,春天里走向新生和兴旺,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有些人虽未读过《游园不值》,但能背诵这两句诗。它确为佳句,因为:诗用特写镜头,拍摄了一幅“红杏出墙”的小园春色图,使人自然联想起墙内“春色满园”的情景来;上下句在意义上,天然成对,趣味横生;诗中有动(下句),有静(上句),有色(“春色”、“红杏”);更可贵的在于这两句诗富有哲理性的喻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任何力量也禁锢不住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