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陆游·书愤》注释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陆游·书愤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释】

①书愤:书写心中的郁愤。

②瓜洲渡:扬州渡口。隆兴二年(公元1164年),三十九岁的陆游在京口(今镇江)任通判。当时抗击金兵的张浚,以右丞相都督江淮诸路军马,往来于建康、镇江,楼船横江,军容整肃。

③大散关:位于陕西宝鸡南郊秦岭北麓,自古为“川陕咽喉”。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四十七岁的陆游曾任王炎幕僚。王炎当时以枢密使出任四川宣抚使,计划进兵关中,恢复中原。陆游曾多次到过大散关前线。

④塞上长城空自许:檀道济自称为万里长城。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济传》,南朝时宋文帝病危,其弟刘义康恐名将檀道济日后难以钳制,便假作诏书,杀害了檀道济及其所有的儿子,临刑前,檀道济愤怒地喊:“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宋书·檀道济列传》)

⑤出师一表:指诸葛亮的《出师表》。

⑥伯仲:兄弟之间的老大和老二。

赏析

这首写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春。陆游以“擅权”之罪罢官还乡已有六年。此时六十一岁的他再被起用,感慨万端。他自嘲当年血气方刚,以为凭着一腔热血就可以收复中原。哪知世事艰险,自己倾力主战,却反遭迫害,壮志难酬。回想往日宋军在瓜洲、大散关两地英勇抗敌的旧事,令人振奋。可是当年的豪情壮志早已落空,如今两鬓斑白,只落得对镜长叹。诸葛亮坚持北伐,千百年来,有谁能与之相提并论呢?

这里诗人以典明志,包含了对诸葛亮的无限仰慕之情。诗人虽已六旬,但依然渴望建功立业,正所谓:“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首诗中,在诗人把当年的雄心壮志和如今的镜中白发来比较,将昔日的抗金胜利与今日的自毁长城来比较,巧用典故,旗帜鲜明,辛辣地讽刺了投降派迫害忠良、苟且偷安的丑态,同时也展示了诗人自己坚持抗战、恢复中原的决心。读来倍感豪迈,气势恢弘。体现了陆诗兼收并蓄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特点,诗风宏丽、热情奔放。陆游以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