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朱淑真·秋夜》诗词注释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朱淑真·秋夜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注释】

①夜久:夜深。

②三更: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三更约在半夜十二时左右。

赏析

朱淑真(约公元1135年—约公元1180年),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宋代女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

南宋初年时在世,幼聪慧,喜诗词,工书画,通音律。因婚后夫妻不睦,志趣不合,抑郁早逝。其作品清新婉丽,幽怨悲愤。相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这是一首闺怨诗,诗的大意是:秋夜里凉气袭人,快到三更天了,诗人依然无法入眠,红红的烛花剪了一次又一次。这里诗人并没有交代无眠所因何事,只是用夜深和秋凉来渲染孤独寂寞的气氛。低头看处,斑驳的月光洒满了床铺,送来阵阵秋寒。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凉”字,而这个凉又恰恰落在诗人的栖身之处,落在了诗人的心里。抬头望时,梧桐缺处,月光明亮。外面明亮的月光与床上暗淡的月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诗人心潮起伏。而一个“缺”字不仅描绘了梧桐缝隙月光的朦胧,而且暗示了诗人情感的缺失。作为封建礼教统治下的女性,诗人婉转地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全诗以景传情,情景交融,最后以景语作结,意境清远,余味深长。联系诗人的不幸遭遇,令人对她产生深深的怜悯和同情。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