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题西林壁》人生哲理诗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题西林壁①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②。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①西林:指西林寺,在江西庐山,晋时江州刺史陶范建,高僧慧永所居。宋时改名乾明寺。

②远近句:一作“远近看山总不同”。

【评析】

元丰七年三月,宋神宗以“苏轼黜居思咎,阅岁滋深,人才实难,不忍终弃”,改授苏轼汝州(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这样,苏轼便结束了在黄州四年多的谪居生活,于四月沿长江东下,先往江西筠州去探望弟弟苏辙。《题西林壁》这首诗,便是作者途经九江、游览庐山时所作的。

这是苏轼第一次游庐山。《东坡志林》卷一“记游庐山”条载:“……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殆应接不暇……往来山南北十余日,以为胜绝,不可胜谈……最后与总老(庐山东林寺长老常总法师)同游西林,又作一绝云:‘横看成岭侧成峰……’仆庐山诗尽于此矣。”可知《题西林壁》一诗,是作者遍游庐山七岭之后,写下的一首对庐山此行带有总结性的题咏。了解这一点,对我们理解此诗的涵义是极有益的。

庐山的面貌是怎样的呢?此诗的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为我们展示出一幅雄奇峻伟而又姿态万千的庐山画卷。从横的方向面对庐山,这是一派颠连起伏、郁郁苍苍的崇山峻岭;可是转到侧面一望,却见无数峭拔的奇峰,高耸入云。无论从远处看还是从近处看,从高处看还是从低处看,庐山永远是那么神奇,那么多姿多彩、千变万化,令人目眩神迷。这两句诗,不仅为我们描绘了庐山巍峨、壮丽的景色,而且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庐山是无限丰富的,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观察庐山,都会得到不同的印象。这样,作者在下面两句诗中,便十分自然地引出了此诗的结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所谓“真面目”,是指对庐山的完整的认识,是庐山的全貌。在作者看来,“身在此山中”,虽然对所见的一峰一石、一草一木,可以产生具体、深刻的印象,但都不能把握庐山的全貌,因而并不是对于庐山的真正的了解。要想认识庐山的“真面目”,就必须摆脱局部环境的限制和束缚,走出山来,站在山外来看山。

作者的这一思想,与他在《初入庐山》绝句之二中所表达的思想,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对照。其诗写道:“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意思是说,如果与庐山素无往来,它就会非常高傲(偃蹇),不和你亲近。要认识庐山的本来面目,只有做它的朋友,对它有长期的接触和了解。从表面看,这两首诗的观点似乎完全对立,其实却是相反相成的,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的侧面。

王国维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人间词话》本编第六十)苏轼的这两首诗,讲的恰恰就是这个“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道理。初入庐山之时,因为作者对庐山全无了解,所以必须“入乎其内”,去接触、熟悉庐山,取得对一峰一石、一草一木的具体的、感性的认识。没有这种局部的、细微的观察,所谓认识庐山的真面目,就是一句空话。但是,这种站在特定角度上的观察,是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的。只要“身在此山中”,就难免“横看成岭侧成峰”,囿于一隅之见;就难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而无法取得对庐山全貌的正确认识。这时候,就必须摆脱局部经验的束缚,从“此山”之中跳将出来,到山外来总览全观,也就是“出乎其外”。苏轼的这两首诗,实际上是从哲理的高度,分别阐述了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只不过《题西林壁》写于作者遍游庐山之后,因而更侧重于对事物的总体认识,将着眼点放在“出乎其外”这一面罢了。

千百年来,《题西林壁》这首小诗受到了我国人民广泛的喜爱,因为它通过大自然中人人可见的景物,巧妙地表达了新鲜的、深邃的哲理。陈衍说“此诗有新思想,似未经人道过。”(《宋诗精华录》卷二)并非夸张。清人赵翼评此诗说:“庐山诗名作如林,若再实做,断难出色。坡公想落天外,巧于以偏师取胜。”(《瓯北诗话》)所谓“偏师”,就是指的作者能因景寓意、妙寄物外之理,能够使理趣渗透于情景之中,做到浑然一体、水乳交融。其实对于重视思理、讲究“以文为诗”的宋代来说,这恰恰代表了时代的特点,并不算怎样的“偏”。

此诗不仅思想活泼新鲜,而且语言生动简洁,说理透彻,十分雄辩。黄庭坚曾赞叹此诗“……横说竖说,了无剩语,非其笔端有舌,亦安能吐此不传之妙。”(《冷斋夜话》卷七)这也是此诗的重要特点之一。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