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南行舟系汴[3],逆风三日沙吹面。
舟人共劝祷灵塔,香火未收旗脚转[4]。
回头顷刻失长桥[5],却到龟山[6]未朝饭。
至人[7]无心何厚薄,我自怀私欣所便[8]。
耕田欲雨刈(yì)[9]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
若使人人祷辄遂(suì)[10],造物应须日千变。
今我身世两悠悠[11],去无所逐来无恋。
得行固愿留不恶,每到有求神亦倦。
退之旧云三百尺,澄观所营今已换。
不嫌俗士[12]污丹梯[13],一看云山绕淮甸[14]。
【注释】
[1]泗州:今江苏盱眙东北。
[2]僧伽(qié):唐高僧,西域何国人,俗姓何。龙朔初入中原,卒葬泗州,建塔供养,即僧伽塔。
[3]汴:汴河,在徐州合泗水东流入淮。
[4]旗脚转:指改变了风向。
[5]长桥:在泗州城东。
[6]龟山:在泗州东北的洪泽湖中。传大禹治水获无支祁,镇于此。
[7]至人: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这里指僧伽。
[8]便:便利。
[9]刈(yì):收割。
[10]遂(suì):如愿,顺意。
[11]悠悠:遥远莫测。
[12]俗士:出家人目中的普通人,是苏轼自指。
[13]丹梯:指塔中的梯子。
[14]淮甸:指淮河一带地区。甸,城外名郊,郊外名甸。
【译文】
前些年,我乘船南下,停泊在汴水边,逆风刮了三天,黄沙阵阵扑面。船上的艄公都劝我去向僧伽寺祈祷一下,果然,一炷香还未烧尽,旗子已哗哗向南舒卷。船顺风走得快如飞箭,转眼间将长桥甩开去,失去了踪影。到龟山的时候,还不到吃早饭的时间。高尚的人从来都不会厚此薄彼,我呢,满足了自己的私心,为得到顺风到达目的地而欢欣。种田的人要下雨,收割的人要晴天,乘船的人要顺风,来的人又对逆风抱怨。如要让人人祈祷都如愿,老天岂不是一天要万化千变?我如今自身与世俗两不相关,去没有什么追求,来也没什么留恋。能走得快些固然很好,走不了也无所谓不便。每次到这里都去求神,神一定也感到厌倦。往昔韩愈诗所说拔地三百尺的高塔,如今见到的已不是澄观苦心经营所建。僧伽塔啊,你若不嫌我带来的俗尘玷污了你的丹梯,请让我登上你,饱览群山环绕下的淮河两边。
【解析】
这首诗的前六句是对往事的回忆,五年前(1066年),苏轼护父丧归蜀,由于饱受逆风之苦,于是船上众人劝诗人在僧伽塔祷风于神,没想到香还没燃完,风向变改变了,逆风变成了顺风。一时之间,顺风而下,船速迅速提高,“回头顷刻失长桥,却到龟山未朝饭”极言船速之快。
然而诗人并不因为神灵有助于自己而相信神灵,尽管他私心感谢神灵给他提供了方便。诗人马上想到号称“无心”的神灵为什么厚待他而薄待别人的问题。因为处在不同环境中的人对神的要求并不相同。耕田的祈雨,收获的祈晴,来往于江上的人对风向也各有所求。如果人人求神辄验,那么,神岂不要一日乃至一刻千变?因而,“灵”出于偶然,“无神”倒是必然的。诗人抓住了这种突然袭来的想法加以发挥,平淡而又诙谐地揭示了一个极简单却又常被人忽视的道理。
“今我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得行固愿留不恶,每到有求神亦倦”,写诗人当时的心情。诗人认为自己已远离世俗,对去留行止已不放在心上,因而也用不着去求神,给它增添麻烦了。在这里,诗人表现了自己不系于物的自由心境。结尾四句写登塔观看风景。前二句写塔已非旧观。后二句写登塔观览。这首诗表面上看起来是反佛的,但禅学精神却深入其中,因为禅学的真谛在于求得精神上的解脱,这首诗正是表现了佛家“真谛”。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