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萧萧吹菰蒲,开门看雨月满湖。
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
夜深人物不相管,我独形影相嬉娱。
暗潮生渚(zhǔ)[1]寒蚓,落月挂柳看悬蛛。
此生忽忽忧患里,清吊境过眼能[2]须臾。
鸡鸣钟动百鸟散,船头击鼓还相呼。
【注释】
[1]渚(zhǔ):水间的小块陆地。
[2]能:诗中当“这样”讲。
【译文】
微风吹拂水草,飒飒声中意境萧萧,疑是雨声,开门看看,满湖月色皎皎。同在梦乡里,舟人伴水鸟;水中大鱼惊窜急,宛如飞狐在奔逃。夜过半,物自在,人自安,——互不扰,两不管;独我形与影,嬉娱在月前。听水中晚潮声呜咽,在凭吊寒蚓似的清涟;看落月仿佛银色蜘蛛,还悬在夜色中的柳帘。我这飘转的人生,饱尝了多少忧患,置身于清幽的境界,欢娱的时刻这样短暂。公鸡唱晓,晨钟响起,觅食的百鸟从湖边四散,何处击鼓,人声喧喧,——湖上驶出了打鱼船。
【解析】
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轼从徐州知州改任湖州知州,此篇即作于赴湖州旅途中。苏轼有个“寓意于物”的人生信条,意即以物境寄寓自己的情感,从中获得喜悦与美感。这首诗所写的苏轼对夜半湖上的视、听、想象、思索与感受及其独有的情趣,正是诗人“寓意于物”的体验与注释。清代方东树《昭味詹言》赞叹这首诗“空旷奇逸,仙品也”。仔细读来,可以窥见这位大诗人迷人的个性与特质。舟中夜半时刻,旅途劳顿之中,依然有丰富细致的感知:谛听“微风萧萧”“暗潮生渚”“鸡鸣钟动”,凝神月色满湖、大鱼惊窜、落月挂柳。还有诗人独到的情感观照与想象:舟人与水鸟同梦、人与物境两安,把晚潮的呜咽想象成凭吊寒蚓似的水波,把柳帘上的落月描绘成银色的蜘蛛。更有诗人独有的不乏天真烂漫的情趣:在月下与自己的形影相嬉娱!这自然使人想起那位月下起舞的李白的身姿与神采。菰蒲:两种水草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