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昔怀[1]幽赏[2],今兹[3]得纵探[4]。
长江连楚蜀,万派泻东南[5]。
合水来如电,黔波绿似蓝。
余流细不数,远势竞相参。
入峡初无路,连山忽似龛。
萦纡收浩渺,蹙缩作渊潭。
风过如呼吸,云生似吐含。
坠崖鸣率率(sū)[6],垂蔓绿毵毵(sān)[7]。
冷翠多崖竹,孤生有石楠。
飞泉飘乱雪,怪石走惊骖(cān)[8]。
绝涧知深浅,樵童忽两三。
人烟偶逢郭,沙岸可乘篮。
野戍荒州县,邦君古子男。
放衙鸣晚鼓,留客荐霜柑。
闻道黄精草,丛生绿玉篸(zān)[9]。
尽应充食饮,不见有彭聃。
气候冬犹暖,星河夜半涵。
遗民悲昶衍,旧俗接鱼蚕。
板屋漫无瓦,岩居窄似庵。
伐薪常冒崄,得米不盈甔。
叹息生何陋,劬劳不自惭。
叶舟轻远氵斥,大浪固尝谙。
矍铄(jué shuò)[10]空相视,呕哑莫与谈。
蛮荒安可驻,幽邃信难妉。
独爱孤栖鹘,高超百尺岚。
横飞应自得,远飏似无贪。
振翮游霄汉,无心顾雀鹌(ān)[11]。
尘劳世方病,局促我何堪。
尽解林泉好,多为富贵酣。
试看飞鸟乐,高遁[12]此心甘。
【注释】
[1]怀:想。
[2]幽赏:到幽静的地方去玩,欣赏那里的美景。
[3]今兹:现在。
[4]纵探:随意寻探幽美风景的地方。
[5]万派:谓长江支流众多;派,水系,支流。泻东南:长江向东南方向流去。
[6]率(sū)率:形容声音细小。
[7]毵(sān)毵:枝条细长的样子。
[8]骖(cān):一车所驾的三匹马;驾车时辕马两旁的马。此谓马。此句意谓峡中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石头好像受了惊吓的马在奔跑。
[9]篸(zān):即簪,簪子,古代用来插定发髻或固冠的长针形首饰。此句意为黄精草就像绿色的玉簪,在峡中一丛一丛地生长。
[10]矍铄(jué shuò):健康的有精神的老者。
[11]鹌(ān):同鹌。鹑类鸟。一说即鹌鹑。
[12]高遁:高高飞起,离开尘世。遁,离。
【译文】
我喜欢三峡风光已经很早了,直到今天,我才有机会纵深探访。长江连接着蜀楚广大土地,简直是一泻千里,归入茫茫的东海。沿途支流像闪电般奔来,黔之来水如同乐天笔下《忆江南》。数不清的溪流,都汇集到大江中。舟进夔门突然觉得眼前无路,连绵的群山就像一座座神龛。江水一会儿弯曲一会儿浩渺,一会儿紧缩一会儿放开。风急迫如呼吸一起一伏,云生成在天空一舒一展。悬崖峭壁处窣窣声起,吹动着细长翠绿的藤蔓。我最喜欢的竹也长在冷峻的崖缝里,还有长着红果孤生的石楠。啊!抬头望,飞泉似狂舞的乱雪,低眉处,怪石如奔驰的惊骖。忽然看见有三三两两砍柴的小童,他们最知道山涧的深浅。偶尔也看到有人烟的城郭,河滩还有人坐着滑竿。荒废的哨所记载着曾经的历史,首领的爵位不高,只是子男。下班的衙门敲起了晚鼓,好客的山民拿出了霜打后的橘柑。路旁有吃了能长寿的黄精草,还有一丛丛好看的绿玉簪。尽管有这些草药食用,还是不见有老翁出现。冬天这里暖和,溪潭里夜空星河的倒影清晰可见。山人怀念以前的国君,传承着从前的生活习惯。用木板建成的房屋没有瓦,岩洞像破庙有穷人栖眠。砍柴常有危险,换来的粮食装不满罐。生活贫困不叹息,辛苦劳累不悲观。轻舟熟路去远航,不惧恶水斗险滩。老者们豪爽勇健,人操方言交谈。蛮荒之地不适合人居住,住在这里会感到诸多不便。独爱悬崖上孤栖的山鹰,本领高强能飞越高高的山巅。盘旋横飞悠然自得,展翅远飏无所贪恋。扇双翼搏击长空,无心思为裹腹顾及明天。回看人间世俗劳苦,真让我不堪忍耐!莫为荣华富贵奔忙吧,我情愿与林泉为伴。你看看山鹰多么快乐,出世隐居我心甘情愿。
【解析】
这首诗苏轼写于嘉祐四年(1059)江行赴荆州途中。
诗为五言长篇排律,共六十句。通篇对仗,每两句一对,共三十对。此为一难。苏轼所押者为“谈”韵。据南宋刊《钜宋广韵》,“谈”韵与“覃”韵同用。二者合为二百八十四字,不少是不常用的冷僻字,为险韵、窄韵。此为二难。
苏轼时为二十四岁。他迎难而上,这首诗实为刻意锻炼之作,对仗工稳,险韵、窄韵运用自如;而又语言警峭,气局开朗:实为成功之作。清代评论家汪师韩《苏诗选评笺释》、纪晓岚评苏诗均盛赞之。
从这首诗看来,苏轼已经具备了作为一个大诗人所应具有的非凡学力与才力。特选这首诗,以见苏诗发展痕迹。首二句写入峡之由。“长江”六句总叙,峡在长江中。“入峡”十二句写峡中的景物。“绝涧”十二句写峡中所见人物活动。“气候”八句写居峡老百姓的简陋生活。“叹息”八句写入峡付出了艰苦劳动。“独爱”六句写孤鹘高超自得之乐。末尾六句,用我的“局促”与孤鹘飞扬相对照,知高超之乐,亦知高遁林泉之甘。章法严谨,层次分明。自末六句略知,苏轼此时乘舟经荆州入京师,实非本愿。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