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写作背景、作者表达思想情感鉴赏

作者:苏轼 栏目:苏轼诗集 2020-05-12 20:44:10

念奴娇

据元稹《连昌宫词》自注,念奴为天宝年间著名歌女。据《开元天宝遗事》:“念奴每执板当席,声出朝霞之上。”曲名本此。这个词调音节高亢,词人多喜用其抒发豪情逸气。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①》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②,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③,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④,小乔初嫁了⑤,雄姿英发⑥。羽扇纶巾⑦,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⑧。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⑨,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⑩。

注释

①赤壁,在黄冈城外,一名赤鼻矶,非三国周瑜击溃曹操大军的赤壁,真正的古战场在今湖北蒲圻县境内。

②故垒:旧时的营垒。

③乱石穿空:乱石高耸,如剑戟刺穿云层。

④公瑾:周瑜的字,即前面提到的周郎。周瑜年二十四授建威中郎将,时人呼为周郎。

⑤小乔:《三国志·周瑜传》载,周瑜从孙策攻皖,“得乔公二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

⑥雄姿英发:身姿威武,英气勃发。

⑦羽扇纶巾:羽毛制成的扇子和系着青丝带的头巾,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此句描写周瑜的从容闲雅,镇定自若。

⑧灰飞烟灭:指曹军战舰被大火烧成灰烬。

⑨多情应笑我:料想人们应笑我多情善感。

⑩酹(lèi):浇酒致奠。

赏析

这是苏轼著名的怀古咏史词。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正是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出处。“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有些研究者不辞辛苦地考证半天,得出结论说原来苏轼怀古的赤壁不是赤壁之战的赤壁,苏轼搞错了。其实这不是新问题。宋代王象之《舆地纪胜》已经指出说江汉那一带叫赤壁的有五个,各有出处。苏轼博览群书,对于这个问题岂能没有耳闻?他说“人道是”,就已经表明了他的不确定,而他并不在乎这是不是真正的赤壁古战场,不过是借此抒怀古之幽思而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是正面描写江山如何如画的句子。“乱石穿空”从姿态来写,“惊涛拍岸”从声音来写,“卷起千堆雪”从颜色来写,有形有声有色,寥寥几笔描摹出如画的江山。“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从写景过渡到抒情,引出他着重要描写的人物周瑜。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对于这段的描写,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是刻画年轻的儒将周瑜的形象。一种认为前几句写周瑜,后几句写诸葛亮,是写了赤壁之战的两位决定性的人物。我认同第一种理解。不提名字而直接以“羽扇纶巾”指代诸葛亮,这至少是罗贯中《三国演义》出来以后的事了,在此之前,不过是对儒将的通用的描写而已。在唐宋时代,杜牧的《赤壁》也好,苏轼的“赤壁怀古”也好,他们接受的是陈寿《三国志》的观点,赤壁之战中周瑜的作用远大于诸葛亮,所以他们多关注周瑜。要说年轻,诸葛亮比周瑜年轻八岁,苏轼为什么不直接用诸葛亮来反衬自己的“早生华发”呢?而且他在上片也说了,“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完全没有提到诸葛亮。“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年作者四十七岁,相比二十四岁封将的周瑜来说,确实算老的,但更老的是他的心。这时作者因乌台案被贬黄州,实则是以罪臣身份流放于此。

作品以雄奇壮阔的山水和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构成一个悠远广阔的时空背景,在“赤壁怀古”的主题下,着力刻画了风姿潇洒、韶华似锦的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其中暗含着作者对光阴虚掷、报国无望的叹息。最后两句深沉而不悲哀,在自宽自解中走向旷远明达。作品意象恢弘,气势磅礴,格调雄浑,在一片花间柳下的浅斟低唱中如同刚强壮武的横槊赋诗,对于当时的词坛可谓有着振聋发聩的作用。当然,虽然是“士大夫之词”,却还是有词的典型特色。年少风流的“周郎”的形象,可说是作者表达对魏晋风度的钦慕,以此对比、感叹自己的华发无成;而周郎旁边那个“初嫁了”的小乔,正体现了词的特色。诗歌当中也有很多年少有成的英雄形象,但将英雄旁边的女性凸显出来,体现豪放且风流的英雄形象,这正是词以及以后的戏曲小说这些带有市民气质的文学所喜欢表现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