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表达什么?《踏莎行》原文及赏析

作者:秦观 栏目:秦观诗集 2021-03-08 13:59:34

踏莎行
郴州旅舍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赏析】

这是秦观绍圣三年(1096)刚刚抵达郴州时的作品,到了此时,他的作品由年轻时的凄婉完全变成了充满贬谪悲愤的凄厉了。

尽管上一首词也是写于贬所,但那是初谪之时,浙江南部亦去京城未远,所以情绪虽有如海忧愁,但除了风景之外,周遭楼台还是明亮的,还有一些未来希望。但到了郴州时候,不仅更往南迁,希望也万般渺茫了起来,于是眼前的楼台津渡也一片迷离,看不清方向,寻不见踪迹。他想寻觅什么?这里与桃花源所在的武陵不远,应该是在寻找桃源吧。当然,桃花源是陶渊明想象出来的幻境,武陵当然没有,它实际上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里,是供自己安放心灵的空间。

但此刻雾笼月迷,什么也看不清楚,一如秦观不知今朝会面临什么,不知未来又将何去何从。京城早已抛弃了他,故乡也无法回去,心中的那片桃花盛开的地方,也是一片残败,影像模糊了。只能独自面对萧瑟的春寒,迎接着春天的到来。可是花还未开,杜鹃就已经唱起花落的歌谣,红日似乎也还未升起,便已沉沉西下,看不到未来方向的日子里,一切是如此绝望。

在这种境遇下,或许从远方寄来的老友信件可以聊以慰藉,这是难得遇见的温暖。秦观非常有幸,接到了来自各地贬所发来的问候,只要知晓秦观再遭南迁的苏门师友,一定会为秦观送上最诚挚的安慰。可是词人的心思太过细腻,这些饱含深情的问候在他看来是每一位师友对于共同贬谪痛恨的血泪倾诉,于是一封信就是一重恨,此刻来自天涯各地的恨都荟萃在秦观面前,成为一座高墙,让他感到更加压抑,这当然是师友们始料未及的。

也正因为这样的压抑,最后一句才显得异常无理而有力。郴江本自环绕郴山后向北流去,注入湘江,但秦观却要问它是因为谁人的缘故让它向北流去,好像觉得郴江是被迫离开这片郴州故乡似的。这可能是在自我宣誓苏门的身份,我秦观是因为苏轼而被贬郴州的,我就是苏门学士,我和他同升共黜,而你郴江并没有我这样的荣幸。

不过到底谁是真的有幸?在秦观看来,郴江能够环绕郴山是有幸的,而终究与自己一样远离故乡却是不幸的。但郴江毕竟在向北流去,而自己却一路向南,不管是对于京城开封还是故乡高邮,郴江可是越走越近,自己却是渐行渐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