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末,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列岛,日本的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为了满足封建领主和商人的欲望,丰臣秀吉积极向外扩张,打算侵占朝鲜后,再进而侵略中国大陆。万历二十年(1592年),小西行长等率日军18万人突袭朝鲜,朝鲜承平日久,200多年没打过仗,军队一触即溃,短短3个月,日军便占领了王京汉城、平壤等城,俘获了朝鲜王子,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朝鲜国王逃到义州,急忙遣使向明朝告急。明朝廷认为朝鲜是明东北的屏障,唇亡齿寒,必须出兵救援。但开始颇为轻敌,只派游击史儒统兵3000余入朝,结果在平壤附近中埋伏全军覆没。败报传来,举朝震惊,即派宋应昌为经略,李如松为提督,率军抗战,但兵部尚书石星对此役缺乏信心,另派嘉兴人沈惟敬与日本议和。沈惟敬到平壤,低声下气地乞求和平,小西行长骗他说: “希望天朝按兵不动,我不久当还,以大同江为界,平壤以西尽还朝鲜。” 明朝廷不许,下令出兵。李如松是名将李成梁的儿子,李氏本为朝鲜人,这之前如松已屡立战功。十二月,如松率4万大军东渡,来到鸭绿江边,只见对岸群山笼罩于云海之中,监军慷慨激昂地说:“这就是你们立功封侯之地了!”第二年一月,明军很快进到平壤城下,攻城相当困难。李如松亲率敢死队冲锋,坐骑被炮击毙,换匹马再战,前锋稍退,他斩一人督战不已;他的弟弟李如柏被铅丸击中盔顶,也毫不畏惧;60多岁的老将吴惟忠,胸部中弹洞穿,仍高呼督战。不久攻入城内,日军南逃。如松连胜,便有些轻敌了,在王京附近中埋伏,精锐受到很大损失。宋应昌急于成功,命沈惟敬去和谈,而日军也因缺粮,急欲休整,便同意归还王京,送还王子,退至釜山一带,朝鲜故土一时复还。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