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评·名著简介·《文心雕龙》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文评·名著简介·《文心雕龙》

齐梁之际的刘勰撰,约成书于齐代末年。全书计五十篇。根据《序志》篇的提示,全书分为“文之枢纽” (总纲)、“论文叙笔” (文体论)、“割情析采”(《创作论及其它)三大部分,最后《序志》是总序。“文之枢纽”是全书的总纲,包括《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五篇。“原道”、“征圣”、“宗经”作为总的指导思想,刘勰“原”的是儒家之“道”,“征”的是儒家之 “圣”,“宗”的是儒家之“经”;而“原道”、“征圣”最终落实到“宗经”,五经被奉为“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而且五经本身就是文章的最高典范。刘勰把“宗经”作为“正末归本”的唯一良方,要求文章“正言”、“体要”,有益于“政化”、“事迹”、“修身”(《征圣》),具备兼备文质的“六义”;“文能宗经,体有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直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宗经》) 《正纬》与 《变骚》是对《征圣》、《宗经》 的补充,“酌乎纬”、“变乎骚”反映了他重“文”、重“变”的观点。这一论文宗旨,充分说明刘勰是完全站在儒家思想的立场上来论文的,但他并不完全囿于儒家的思想,同时又吸收了道家的自然论思想和玄学的崇本息末的思想。“论文叙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的文体论,包括《明诗》以下二十篇。刘勰将文体分为三十三类,又根据当时流行的“有韵者文”、“无韵者笔”的观念,将文体分为“文”与“笔”两大类。诗、乐府、赋、颂赞、祝盟、铭箴、诔碑、哀吊属文,排在前;杂文、谐隐文笔杂用,列在中;史传、诸子、论说、诏策、檄移、封禅、章表、奏启、议对、书记属笔,排在后。《序志》用“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来概括文体论的内容。具体说,就是考察每一种文体的源流沿革,解释每一种文体的由来和涵义,列举每一种文体的代表作品并加以评论,说明每一种文体的写作原则和要领。刘勰文体论的核心是“敷理以举统”,亦即文体论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揭示各种文体的写作规律,从而为创作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作论是《文心雕龙》最精彩的部分,包括从《神思》到《总术》十九篇和《物色》一篇。刘勰对创作过程作了深刻的阐发。创作之前,须“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神思》); 创作之初,“贵在虚静”(《神思》),“清和其心,调畅其气,烦而即舍,勿使壅滞”(《养气》);进入创作,就是“神与物游”,然后命意谋篇,运用语言技巧,形诸篇章。最后四篇是全书的杂论。《时序》是文学史论,《才略》是作家论,《知音》是批评论,《程器》是文德论。尽管刘勰以“擘肌分理,唯务折衷”(《序志》) 来论文,且他所谓的 “文” 又是杂文学,但《文心雕龙》仍不失是一部体大思精的系统的文论专著。正如杨明照所说:“历代之著录、品评,群书之采摭、因习,前人之引证、考订,与夫序跋之多,版本之众,均非其他诗文评论著所能比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