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文化·中州教育·中州的私学和书院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中州文化·中州教育·中州的私学和书院

春秋时期,我国始有私人讲学的风气,如孔子聚徒讲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一统局面。孔子带领他的学生周游列国,走遍了位于中州的大部分诸侯国。孟子、墨子也都在中原地区讲过学。在我国的历史上,官学虽然一直居于主要地位,但是私人讲学,即私学对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隋、唐以后,科举制度兴起,一些士人发奋读书,参加科举考试以求取功名,他们“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国子监府学、县学等官学远不能满足天下学子投师读书的需求,于是私人开办的书院应运而生。唐玄宗李隆基曾在东都洛阳建立“丽正书院”,系专为整理、校勘经典而设。故丽正书院只起广泛搜集天下图书并加以整理的作用,而无教人读书的功能,只是一个国家图书馆。

五代至北宋时期,河南的一些私人书院大大发展起来。宋代,河南境内的书院在国内闻名的有:应天、嵩阳、花洲、龙门、百泉、和乐、伊共七所。另外还有如开封的信陵书院、二程书院,洛阳的河洛书院、嵩洛书院、睢州的道存书院、西平的文城书院、宝丰的巾车书院、春风书院等各府、州、县的书院十几所。这些书院皆为私人所办。

元朝时期,见于史书记载的河南境内书院有睢阳(应天)、嵩阳、百泉、花洲、龙门、伊、浍滨、志伊、颖谷、崇义、诸葛十一所,其实元代河南的书院远远大于此数。

明朝时期,河南境内新建和修复的书院共有八十所。明朝中叶以后,河南各书院官学化的倾向日益严重。

清朝初期,由于满族贵族对汉族知识分子的不信任,故一些官办书院大部分停办,但是一些民间士人所办的书院却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河南省的地方官也应民间知识分子的要求,热心地兴办书院。清初,河南省境内有书院七十一所,清朝中期,书院增至一百零二所,清末,书院有一百零六所。河南境内各府、州、县皆有书院。这些书院多为官办,如著名的大梁书院、明道书院等。

自唐、宋以来,书院遍布中州大地。这些书院,特别是一些有名的书院,如北宋的应天书院、嵩阳书院、清朝的明道书院、大梁书院等,培育出了许多优秀人才,其中有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等,为我国文教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 应天书院。应天书院,在今河南省商丘(古称宋州)市境,是北宋时期全国最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五代的后晋时期,由于中原地区的混乱,官学遭到严重的破坏。私人创办学舍、书院的现象随之出现。当时归德军(今河南省商丘县)有一个名叫杨悫的地主绅士在家乡创办了“南都学舍”。南都学舍建有藏书楼,收集四方图书,并招揽天下名士,聚徒讲学。杨悫死后,其弟子戚同文继承他的事业,并且得到归德军驻守将军赵直的支持,使南都学舍很快成为中原地区教育的中心。

北宋王朝建立后,归德军改称南京应天府,应天府富豪曹诚出银三百万两,在南都学舍原有的基础上,扩造房舍一百五十间,聚书一千五百卷,广招天下名士,聚徒讲学。宋真宗时,曹诚主动将南都学舍交给官府,并请求让戚同文的孙子戚舜主管学舍事务。此后,南都学舍改名应天书院,成为宋代的第一所州郡官学,宋真宗为其亲题“应天府书院”匾额。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应天书院升格为府学,由官府拨给学田十顷,以为书院经费。宋王朝将应天府称作南京,因为这里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发迹的地方,故北宋一代对此特别优厚,北宋王朝的国号“宋”还是因宋州之“宋”命名的。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北宋政府又将应天府书院升格为南京国子监,与东京国子监、西京(洛阳)国子监地位等同。应天书院遂有国学性质。

应天府书院曾经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学者。范仲淹少时曾就学于应天府书院。他求学时因家贫,故每日煮粥,待粥冷凝,用刀划为四块,早晚各取食两块,虽食不饱腹,仍昼夜苦读不止,自甘其乐。人们常把范仲淹与孔子的大弟子颜回相比。孔子评价颜回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指颜回),不改其乐。”(《论语·雍也》)范仲淹也自比颜回,他曾写诗云:“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锤君恨即销。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范仲淹苦读寒窗,终成饱学之士。大中祥符七年(1014),他通过科举,中榜成为进士,登上朝廷的殿堂。范仲淹官至宰相,主持庆历新政,他以天下为己任,“居庙堂(指朝廷)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欤?! 其心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范仲淹正是这样激励自己,同时也激励了无数志士仁人为国为民奉献牺牲。范仲淹成名后,因母丧辞官,居住在应天府,受应天知府晏殊的邀请,又来到应天府讲学。在这里,范仲淹“不出户庭”,讲习艺文,教劝徒众,对应天书院做出了重要贡献。经宋至清历朝,应天书院里都一直保留着他讲课的讲堂,后人还立碑勒石为《宋范文正公讲院碑记》,建藏书楼,以纪念范仲淹。

北宋许多达官显贵,名人学士皆曾学于应天书院。如宋太祖时的左仆射、司空薛居正,宰相郭贽,翰林学士宋准,宋太宗时的右仆射向敏中,宋仁宗时的富弼等。应天书院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 嵩阳书院。嵩阳书院亦创办于唐末五代时期。是时,中原战争频仍,教育式微,官学遭到破坏,一些读书人对政治不感兴趣,于是聚徒讲学。后周显德二年(955),隐居在太室山的许多学者于太乙观旧址办起书院,初名为太乙书院。太乙观原是北魏太和年间所建的佛寺——嵩阳寺,隋唐之际改为道观,至此改宫观为书院,成为一儒学教育场所。

北宋建立以后,天下太平,教育大兴。宋太宗改太乙书院为少室书院;宋仁宗景祐年间,更名为嵩阳书院,赐田一顷,以为教学经费。嵩阳书院设有藏书房、讲堂和斋房等。宋代著名学者有许多学于嵩阳书院,如吕蒙正、宋太宗的太子太师;陈尧佐,官至参知政事;司马光,北宋有名的史学和文学家,宋哲宗时为宰相。北宋著名的理学家曾在此讲学,程颢还亲自为嵩阳书院制定了学制学规。是时,许多学子士人慕名师前来嵩阳书院求教。程颐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政,退归河洛地区,创办伊皋书院,与嵩阳书院相辉映。

历史上,嵩阳书院横遭劫难。公元1127年,宋室南迁,嵩阳书院毁于兵灾。元代曾重修嵩阳书院,但明朝初年,重官学,曾多次令禁书院。成化年间虽经重修,明末又废毁。

清康熙十三年(1674),登封县知县叶封重建嵩阳书院。重修学堂三楹,筑起围墙,把幸存的汉代的两株大柏树围在书院中。历经千年的古老书院得以中兴。之后,登封名儒耿介又对书院进行扩建增修。今天的嵩阳书院基本保持了清代的格局。

嵩阳书院从大门至最后边的藏书楼,前后共五座院落,依次为先贤祠、讲堂、道统祠(专祀程朱、藏书楼。两边厢房有丽泽堂。嵩阳书院中的两棵汉代柏树是为“将军柏”。相传汉武帝来中岳嵩山,看到这棵大柏树,赞叹说:“真是一个大将军啊!”后又看到另一棵更大的柏树,但因已封过“大将军”,只好将此树封为“二将军”。被封为“大将军”的柏树笑弯了腰,被封为“二将军”的柏树气炸了肚,如今树洞中尚可容数人。这两株汉柏历尽沧桑,是嵩阳书院兴废的见证。

(3) 义学和私塾。除了官学和书院外,河南还有义学,也是私人所办。所谓义学,就是免费对学生进行教育。义学的创办,始于北宋宰相范仲淹。范仲淹在应天府居丧时期,到书院讲授儒学六经,生徒甚众,他忆及自己当年家贫力学情状,遂以自己的俸禄接济贫苦学子;还置义庄,以赡养族人。这大约是义学的雏形。于是,封建士大夫纷纷效仿:置义庄,以赡养族人;捐义田、办义学以教养贫苦学子。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凡由私人捐资捐田兴办的学校,皆称义学。

清代义学大兴,河南省见于府、县志记载的义学共有八百二十八所。这些义学设置在乡里庙观、祠堂等处,学生一般只受启蒙教育。义学的兴办对中州的教育亦起了很大作用。

清代,河南的私塾教育也很发达。所谓私塾,即富豪人家单独请先生教习家中学童;或几家联合请先生,在学东家设置学馆教授这几家的儿童读书;或士人自设学馆招收儿童读书。据宣统三年(1911)《河南教育官报》统计,河南全省私塾总数达三千二百多处。

河南当时有些非常有名望的塾师。如归德府(今河南省商丘市)的刘履安兄弟,他们曾中进士,因不满当时社会的黑暗,退归乡里讲学,因学识渊博而声名大噪。又如固始县陈淋乡的詹谷堂先生,不仅认真授课,还免收贫苦学生的学费,深受百姓赞誉。私塾,与官办中、小学相辅;对河南的教育起了重大作用。(参见刘卫东等《河南教育史》)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