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风土习俗·红白习俗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巴蜀文化·风土习俗·红白习俗

(1) 婚俗

四川地区的婚俗略同于全国各地,只在少数民族地区保留了一些古老的婚俗。如川滇交界地区的摩梭人(纳西族的一支)的阿注婚即走婚,是一种母系氏族的婚俗。汉族地区则与全国同步。在社会等级上,实行并不是很严格的等级内婚,但到了东汉以后,由于门阀观念的盛行,世家大族和庶民百姓之间几乎概不通婚。东晋以后,四川地区的世族在战乱中几乎消亡殆尽,婚俗开始向重视经济实力倾斜,富裕的少数民族如僚人等与汉族通婚也被视为正常。清代四川婚俗已与全国其他地区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到近代,则更是趋于一致,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盛行姑表、姨表亲,乃至“寒帮媳妇”(童养媳)小女婿、结婚冲喜、结阴亲、歧视寡妇改嫁和上门女婿等。

至于具体的婚姻形式,则是两千多年前的周王朝“六礼”的一脉相传,各地在一些枝节上略有不同而已。缔结婚姻一般是男方主动,也有由第三者提议的,看中某个女子后,即请人前往说合,如成功,则女方要在一张草纸上写上该女子的生辰年月(俗称开草八字)交给男方,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测定女方八字是否与男子的相合。另外还要将双方的“八字单”交付神裁,或将其分别放在两个碟子中,碟子浮在小缸的两边,第二天若漂近则神裁合格,反之则不合;或将其在神龛下的香炉脚下放三天,三天之内若无不祥之兆如鸡鸭死亡等,则为吉利,反之则否。此后便是换庚,此时男方才将其红庚即生辰年月交附女方。然后插香订婚,此时男方要送聘礼,并且从订婚后到正式结婚前这一段时间内,逢年过节以及女方家里有重要活动如父母生日等,男方均要前往送礼。

一旦婚期确定,男方便要准备迎亲了,而女方则要为出嫁女子准备好嫁妆。既然婚姻的价值取向倾向于经济上的富裕,嫁妆也就要尽可能地追求丰厚,甚至有以房地产为嫁妆者。出嫁前女子一般要哭嫁,以示不忍心舍弃亲人。各地哭嫁的时间长短不一,长者一二十天、短的一两天,不哭的很少。男方迎亲要用花轿,敲锣打鼓、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少则一二十人,多者上百人。女方要在侄子辈中选十二岁以下的儿童同坐花轿,称为“堑轿”。一些地方还要先由父亲或者兄长先试坐,据说可以避免新娘晕轿,这应该是某种远古婚俗的痕迹。值得一提的是,凉山彝族迎亲不用花轿,而是背新娘,由新娘的兄弟或叔伯等亲戚将其背往男家,不论路途远近,路途崎岖均是如此。新娘途中不管什么情况均不能下地,否则要被人耻笑,并且子孙不能昌盛,新娘在婚前或二三日、或十几日便开始控制饮食,俗称“杂室”,以避免途中大、小便,更有甚者,新娘若在到达男家三日内大、小便,都要被人耻笑。与此相似,汉族一些地方迎亲时,花轿也不落地。迎亲结束后,拜过天地,闹过洞房后,婚礼即告结束。

(2) 丧俗

四川的丧葬习俗丰富多彩,不少习俗至今具有一种神秘色彩。各种丧葬方式如土葬、水葬、天葬、火葬、崖葬、二次葬、塔葬等在不同的地区盛行,石棺葬、船棺葬反映了远古的葬俗。特别是川南崇山峭壁上的悬棺葬,死者的灵魂之舟被高高地置于人迹不到的绝壁之上。由于人迹不至,加之年代久远,人们便将其附会了不少传说,形成一个个不解之谜,透出浓厚的神秘色彩。

远古时期,四川地区流行船棺葬,死者被置于独木舟形木棺中下葬,反映出先民的生活与江河密不可分。当时,以今重庆为中心的巴国和以今成都为中心的蜀国的葬俗已有明显的区别。川东巴国所使用的船棺两头上翘,酷肖舟形;而川西蜀国使用的船棺却两头平齐,类似槽形。船棺葬所用船棺为楠木制成,在楠木资源逐渐枯竭以后,船棺葬逐渐地用其他木料制成木制棺椁下葬。

汉代,四川广泛流行的葬俗为崖葬,长江及其大大小小的十多条支流均有分布。崖葬就是在江河岸边的石壁上开凿墓窟,将死者葬于其中,受汉代事死者如生人的思想的影响,崖葬并不是简单地凿个石洞即可完事,而是开凿工程宏大,按死者生前的生活需要,凿有墓门、墓道、甬道、前室、中室、后室、前堂、例厅、耳室、侧室等,甚至灶台、排水沟等都一一俱备。崖墓还要雕刻出半拱梁枋、门槛瓦当等,既作装饰,也是对死者生前居所的摹仿。其文化内涵为死者可据此过上体面的生活。

与此同时,成都地区由于缺乏石壁,乃实行砖墓葬,砖上多有画像,形象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这就是著名的汉画像砖。

在今凉山彝族聚居区,还保存有神秘的大石墓葬的遗迹,彝族自古实行火葬,大石墓显然不是彝族墓葬,而是曾经生活在这一地区的某个民族的墓葬。大石墓是用重达数千斤或上万斤的巨大石块在地面上砌成,其葬式采用二次合葬,一墓数十人或百余人,最多可达一百三十余人,骨架杂乱堆集,男女老少均有。死者死后,亲民将其尸体置于一露天平台上,任其肌肉腐烂。然后择定时间,将众多的死者骨骼集中入葬。大石葬的本身就与远古大石崇拜的意识有关。到后来,又由于其主人从这一地区消失,大石墓就逐渐被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唐时四川地区广泛流行砖墓葬。宋代砖墓在墓室中部死者腰部位置的墓底下面另设一坑,俗称“腰坑”,内置随墓品。腰坑为风水先生所选定的“穴位”位置,具有祈求吉祥的意义。宋代还十分流行分室墓葬,从唐时的夫妻合葬扩展为兄弟、父子联葬,一墓数穴非常普遍。宋人苏轼在其《东坡志林》中对此有所论述。合葬墓为事先建好,称为“寿堂”,随死者死亡时间的先后陆续下葬。为便于死者的亡灵互相交往,墓室之间的隔墙上留有通道,人未入葬时用砖或石块填塞,入葬时撤去,可见生者为死者考虑非常周全。

明代葬俗更多注重的是墓葬的坚固、密封和尸体防腐。解放后四川地区至少有十具明尸出土。不仅尸体,而且随葬的衣物等均完好无损。明代墓葬采用了三合土浇灌砌筑技术,三合土是用石灰混合石粉,与碎石和糯米浆搅拌而成,硬度很高,密封性能优良,可以创造一个坚固的封闭环境,再加上墓内有防腐剂,对尸体也进行防腐处理,如灌注水银。坚固的墓葬和高明的防腐技术,说明明代葬俗的文化内涵更多地偏重实际,即对实实在在的尸体的保存,而不是如唐宋以前那样看重灵魂世界。

清代葬俗沿袭秦汉以来的习俗,有一套复杂的礼仪,有五十多个环节,主要有闭敛(敛尸、换寿衣,停于尸床),点路灯(长明灯,点至安葬时),念经(做道场),丰都路引(冥途路引,丰都即今丰都县,有鬼城及十殿阎王,故称,路引上有死者姓名、籍贯、出生日期及填发日期及道符等),吾地、择期、铭旗(送葬、送灵队伍中走在最前面的就是铭旗,故名),填七单(做七),点主(灵牌上“主”字在此之前写成王字,此时要请达官贵人或社会名流来加上一点,成为“主”字。有趣的是,一些地方用鸡血来点),经过这些环节后,丧事才算办完,以后就是定期上坟了。

晚清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开始出现现代丧葬习俗,如佩戴黑纱,送花圈、挽联等,追悼会的出现,则是光绪、宣统年间的事,其过程与现代基本相同。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