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云文化·滇云文化的起源·独具一格的青铜文化
青铜是一种红铜和锡的合金,较红铜质地坚硬,能制出各种合用的工具和武器。当滇云先民们掌握了这种铜锡合金的冶炼方法后,便把云南的历史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文明时代——青铜时代。早在西周时期的云南文化遗存中就已发现云南先民已进入铜石并用的时代,到东周的春秋时,青铜器数量大大增加,汉代的云南青铜制造已臻于成熟,并开始向铁器时代过渡。毫无疑问,自东周始云南已存在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青铜文化,这独具一格的青铜文化是云南古文化的辉煌篇章。
云南青铜文化分布广泛,发现青铜器的地点遍及楚雄、大姚、姚安、祥云、大理、昆明、晋宁、江川等地,大至可分滇池和洱海两大青铜文化区域。云南青铜文化材料,器形丰富、数量极多,云南各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共达四五千件之多。云南青铜文化其发展显现出一定的延续性,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
总的来看,滇池区域青铜器种类繁、数量多,制作工艺精湛,这都是洱海青铜文化所不及的。其代表性器物有:梯形铜斧、阔叶形铜锄、无格剑和一字格铜剑、柳叶形铜矛、宽边铜镯和“黑格尔一式”铜鼓等,这些青铜器的器形、纹饰和洱海文化有较大的差别。有的学者认为洱海区域的青铜文化是古代“昆明”人创造的,滇池地区的青铜文化是《史记·西南夷列传》所载的“滇”人的文化遗存,有的学者又认为是古越人的文化遗存,尽管在这些问题上还有争论,但辉煌的青铜文化是滇云古先民们不断共同创造的结果。洱海青铜文化是对已产生贫富分化,迈向阶级社会边缘的先民社会生活的反映,而滇池青铜文化则向我们展示了已跨入阶级社会的古滇池先民们的社会生活状况,他们的耕作、收获、畜牧、狩猎、纺织、战争、商品交换等诸多方式均已打上时代的、地方的、民族的烙印。
滇云文化中青铜器的数量在全部出土器物中的比例之大以及器物的种类之多,为其他地方的青铜文化所少见,从最早的剑川海门口遗址到最晚的滇池区域墓葬,滇云文化青铜器的发展经历了大约一千年之久。云南及相邻地区丰富的铜锡蕴藏为创造精美的青铜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在青铜制造工艺上古老的石范铸造被淘汰,代之而起的是陶模和熔模铸造及火蜡法的广泛采用,使铸件的精密光洁度大大提高。同时对合金配制比例的熟炼掌握,可据不同的器物配以不同的合金比例,如加锡百分之二十制成的剑硬度大,加锡百分之六制成的镯富有柔韧性,便于佩戴,加锡百分之十五制成的鼓音响效果好。合金比例与中原青铜合金“六齐”之法相近,体现出古代先民在冶金技术上的高度成就,青铜器与玉石、玛瑙等多种原料和工艺综合使用使得青铜制品更加光彩夺目,富丽堂皇。云南青铜器铸造最突出的成就是“失腊法”,这一由云南青铜文化独创的铸造技术,不仅能铸成各种复杂的铸件,而且表面光洁、美观。这一技术一直保留到现在。青铜文化是古先民们智慧的结晶,是当时人们生产水平的集中反映,是我国青铜文化中一枝独放异彩的奇葩。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